往事已隨風,26歲之前的人生對於江泠來說已經是上一輩子的事了,
儘管如此,當江泠談起過往,也難免哽咽。
江泠在某些時刻是很難界定自已的出生是不是幸福的,因為拋開淡漠的家庭,出生在江家和世界上很多人相比,江泠是幸運的,江家的底蘊在雲城是數一數二的,藉著良好的家世,江泠從小得到的培養也非常人能比。
所以後來在森城最出名的凌雲寺裡,香燭長明,檀香嫋嫋,江泠閉上雙眼虔誠地跪在蒲團上,在陣陣低喃誦經聲中,雙手合十唯一能夠叩謝神佛的也只有出生於鐘鳴鼎食之家,免受飢貧之苦。
在其餘的很多夜不能寐的時刻,江泠總會想如果自已出生在一個普通溫馨的家庭會是什麼樣呢,可越是這樣去想,她越是悵惘,人生沒有如果。
其實江泠一生的開始,並沒有那麼的狗血,只是有點尷尬。
出生的那一年,江父江母的感情剛好走到了盡頭,江泠的到來不過只是一個意外,又礙於家中長輩的“要離婚就把孩子生下來,不用你們養”的約定,才迫不得已將她生下來。
因此對於江泠這個不被期待甚至打亂他們離婚計劃的孩子,兩人施捨幾分憐愛都覺得麻煩,就這樣剛出生1個月的小江泠就被迫交給奶奶和爺爺撫養。
在江泠的記憶裡,7歲之前的小江泠是在凝園中長大的。
凝園偏僻深幽,鮮少有人來訪,爺爺那時候的身體便不大好,平日裡大半的時間奶奶都在照顧爺爺,所以還在襁褓中的她大多數時間是家中的傭人蘭姨照顧。
蘭姨待小江泠很好,只是江家規矩繁多,很多時候兩人的關係都止步於主僕情份。
幽靜的凝園門口前面有一個很大的噴泉,每年過生日的那天,小江泠都會一大早地守在那裡,因為只有在她生日的時候,爸爸媽媽才會來看她。
儘管只是一頓飯的時間,小江泠還是滿懷激動,這樣爸爸媽媽來的時候第一眼就能見到她。
豆丁大的身影在噴泉宏偉的雕塑下顯得更加的矮小又倔強,即使蘭姨再三地跟她保證爸爸媽媽來看她的時候,一定會第一時間告訴她,小江泠還是不願意,撅著小嘴巴乖乖坐在給她準備的小木蹲上,睜著圓圓的眼睛巴巴地等著總是姍姍來遲的爸媽。
回憶裡稚嫩懵懂的她,葡萄似的眼睛總是泛著淚花,常常用哽咽的聲音問奶奶,
“是不是囡囡不乖,所以媽媽生氣了,才不...不來看囡囡”,
每當這個時候,奶奶都會溫柔地抱住小江泠,輕輕地嘆了口氣:
“囡囡是世界上最乖最乖的小孩了,是因為爸爸媽媽太忙了,所以才忘了來看囡囡。”
可是小江泠不懂,不知道爸爸媽媽已經拋棄了她,也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很多人總是用奇怪的眼神看她,好像她變成了一隻受傷的、被雨淋溼的小貓咪。
因為那樣的眼神在撿到小咪的時候,小江泠也在蘭姨的眼睛裡看到過。後來,江泠長大了,漸漸地明白,原來.......這樣的目光叫做“憐憫”。
人生無常,爺爺奶奶又在江泠7歲前相繼離世,而那時江父江母都各自和愛人組建新的家庭,所以狠心的前任夫妻倆再一次拋棄了這個7歲的孩子。
後來,由江氏其他年長些的世伯主持,小江泠被送到江大伯家撫養。
含蓄的江大伯夫妻對於這個輾轉來到他們家的小江泠卻很難分出一絲疼愛,只是冷漠且一板一眼地撫養江泠長大直至成年。
而那個時候的江泠,已經很好地學會隱藏自已的感情,不會再哭著問爸爸媽媽為什麼不來接她,也不會在生日的時候固執地守在門口,因為就在離開凝園的那一天,她把那個小小的、可憐的江泠永遠地埋葬在了那裡。
江泠剛成年的時候,就搬出了江大伯家。此去經年,江泠再也沒有回來。
後來在異國他鄉檢查出不治之症的時候,江泠又覺得自已是幸運的,殘酷人間她一個人就要走到盡頭,往事隨風早已化為雲煙。
“雪夜終將會過去,待那時,我們會在春天相遇”,也許,流離人生結束的那一刻,是幸運敲響的門鈴呢,誰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