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縣老爺聽到之後,更加震驚的不知該作何反應。
那可是東陵王,身為皇上的親生兒子,也是有可能繼承皇位的。
如果東陵王同意孟超此舉的話,那豈不是就是把皇帝的位置拱手讓人,把他們祖先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嗎?
所以要不是知道孟超是個什麼樣子的人,知縣老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他的話。
這實在是有些驚世駭俗。
顧白聽到之後,也是非常詫異的看著孟超,又重複了一遍。
“孟超,你的意思是說,東陵王已經同意你要造反了?”
孟超對他說。
“什麼造反,說的這麼難聽,我們這叫匡扶正義,保衛龍騰王朝的百姓,這種事情,東陵王身為一介王爺,
自然也是要為百姓們著想,所以自然是同意我的做法。”
縱然孟超說的再怎麼好聽,但是他的行為終歸還是造反。
但是顧白和知縣老爺本人,聽到孟超這麼說後。
也逐漸放下心來,看樣子就連東陵王都不用擔心了。
他們這一夥人,說不定還真的能成功。
想到這裡,知縣老爺對孟超的態度更加尊重。
覺得假以時日,孟超一定會成為一屆皇帝。
不過雖然孟超這幾次暫時把那些匈奴給打退,匈奴之亂還是終將沒有解決。
孟超的目的可不僅僅只是防禦,這些匈奴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略他們龍騰王朝。
孟超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匈奴徹底給解決了,所以孟超對之前一直留在桃花縣的魯板問道。
“魯板,這些日子我們不在的時候有沒有其他人來加入我們?”
魯板聞言,立刻點頭說道。
“那當然,現在東家您的名聲已經打出去了,這方圓百里有不少訊息靈通之人,知道您這裡的情況,
都紛紛想來投奔您呢。”
主要也是因為他們家裡也沒有存糧,再加上現在處於戰亂時期,社會動盪不安。
所以也沒有什麼穩定的工作,讓他們足以生活下去。
儘管他們知道孟超是要造反,這個行為非常的危險。
但是他們不管怎麼說,也總歸是要活下去的。
所以一咬牙,一狠心就直接來投奔孟超了。
魯板接著說道。
“這些日子來投奔您的,足足有3000多號人呢,並且隨著時間的往後推移之後,這個人數會越來越多。”
“又有3000多號人了?這人可太多了吧。”
二狗子聽到之後,有些詫異的說道。
如果說之前的話,他在得知又有這幾千號人加入過來,他可能會有些擔心孟超手下的糧食夠不夠用。
雖然說之前康家給了他1萬擔的糧食,再加上之前剿滅黑虎寨也收繳了很大一批糧食。
但是這人數太多了,每天都要吃三頓飯,再加上都是一些壯年。
飯量非常的大,就算是這些糧食,也遲早會坐吃山空。
但是現在有了康家的支援,想必就算他們再沒有糧食,康家也會無限量的給他們供應著。
康家的糧庫沒有見底,那麼他們就肯定不缺糧食。
所以二狗子鬆了一口氣對孟超說。
“大哥,幸好康家現在投靠您了,要不然的話,咱們這糧食估計還有些不太夠用。”
一提起糧食這事兒,孟超倒是想起來之前一直被他遺忘的大司農和太子。
孟超摸著下巴想了想說道。
“如果咱們南方實在是拿不出糧食的話,那也不用慌,直接去京城把大司農之前收繳的那些糧食全部都搶了就行了。”
反正他們都已經決定要造反了,也沒有必要再對京城的那些人保持尊敬了。
他們不仁,那孟超也不義。
那些人沒有想著給百姓們留下活路,直接就往死裡面的徵糧。
那孟超就把他們徵的糧食,全部都搶了,也省得自己再為糧食發愁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孟超發現顧白的神情有些不自然,所以問道。
“顧白,怎麼了?”
顧白看了一眼孟超,表情有些憋屈的說道。
“孟超,太子前兩天剛剛發下公告,說是大司農研究糧食生產的事情,有了眉目,現在所有缺糧的地方,都可以等待他們京城的支援,他們會把糧食給派發下去。”
看來太子那邊,也是已經有些瞭解南邊這裡的情況。
知道如果他們再繼續按兵不動,什麼都不做的話,那麼男方遲早會變成他孟超的地盤。
所以連忙把這個公告發下去,說可以把糧食派發下去。
現在南邊這些百姓,最重要的不還是因為缺糧。
大部分百姓,可能真的沒有造反的心,也是因為實在活不下去了,所以才被迫的加入孟超這邊。
如果他們有了糧食的話,有沒有這麼多人來繼續加入孟超,還真的說不準。
所以顧白有些擔憂的看著孟超說道。
“孟超,這樣一來的話會不會對我們有影響?”
孟超又看了一眼周圍的這些人,他們剛剛回到桃花縣,還沒有來得及回去。
現在周圍圍著很多的人,孟超先對顧白說。
“不用著急,咱們回去慢慢說這件事情。”
接著,孟超又對眾人保證說道。
“大家都不用擔心,就算是京城要把這些糧食給發下來,對我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我們現在最重要的,
是把南邊這塊的情況給穩定下來,並且把匈奴給趕出去。”
只有把外人給趕出去了,那麼自家人好解決。
周圍的那些人見孟超神情依舊淡然,看來這個事情確實沒有那麼難。
反正只要有孟超在,天就塌不了,所以他們也沒有那麼擔心。
回了府中之後,帶回來的康雨桐,還有幾位姑娘家,都非常的有眼色,避開了他們談話的大堂。
所以整個大堂,就留下孟超還有他身邊的這些心腹。
當然,就連知縣老爺也在旁邊。
孟超對顧白問道。
“你仔細說說,我不在這兩天,京城發下來的什麼訊息?”
之前他在咸陽城的時候也是因為太過於匆忙,所以並沒有注意京城的那些訊息。
想必當時就連知府老爺也沒有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