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章 棗花棗花

這天黃昏。

劉家昌看到四方小窗透進落霞餘暉,耳聽門外院裡雞歸窩“咕格咕格”和豬拱槽“哼哧哼哧”聲,讓他眼窩發熱,翻身下地走出房門。

葦子編織的籬笆院牆爬滿綠色植物,大多是豆角、冬瓜、南瓜秧。闊葉爬藤植物點綴紫色或白色小花,秋風裡更顯景緻幽雅。

遠瞧幾株合抱粗的槐樹下環繞茅屋兩三家,自然成村,盡皆葦子疏籬,雞犬追逐嘻戲,滾圓了肚皮的牛羊,臥於堤岸葦塘邊磨牙。

秋風起處,熟粟色葉片飄飄灑灑如蝴蝶翩躚翻飛。

劉家昌呆呆出神,忘了身處何處。

走出籬笆院落,下到河堤,見女孩牽一頭羊羔一路小跑過來。女孩年齡似乎與自己相近,上身紅底碎白棗花上衣,褲短過膝,眼眉膝黑,臉紅樸樸的,甚為可愛。

“哥。爺爺說叫你先不要下地走動,你身體太虛弱。”

這一聲哥讓劉家昌心裡有種熱到心窩窩裡的感覺。

“小妹。爺爺現在哪裡?”家昌或而感到與這家人有著無法說清的親切感,甚至是親情。

“爺爺在河裡起鉤。”小女孩邊說邊拴好羊羔。

“帶我去找爺爺好嗎?”

“天黑前爺爺會回來,也沒船去。”

家昌不言語,看河面落霞紫氣蒸騰,如煙籠翠。再遠處是暗綠綿延起伏成嶺的河岸樹梢。

河水不再喧譁,溫順如吃飽肚子躺在草坡邊的小羊羔,神態悠然。

此情此景勾起劉家昌回憶小劉圩子那片美麗的河灘,那片葦子,槐樹林,金燦燦的稻田,落霞纏了霧帶,飄飄嫋嫋。

“哥哥,你想家嗎?”小女孩問。

“嗯。”劉家昌的眼睛有些溼了。

“你家很遠嗎?”

“我也不知道,可能很遠。”

女孩的話勾起劉家昌思家的心傷。

“棗花,棗花。”遠處一位婦人揹著筐,挽起褲腿走在堤岸。

“娘,我在家了尼。”小女孩答。

“妹妹,你叫什麼名?”劉家昌問。

“棗花”。她說完迎著媽媽跑去。

“棗花……棗花……”。家昌喃喃自語。

棗花接過媽媽手中鐮刀和草筐往家走。

“嬸。”家昌瘸著腿,迎著棗花娘,想接過她背上的稻穀。

“放下,放下。你身子弱,病還沒好淨了,歇著吧。”

“我行的”。劉家昌說著搶過棗花娘背上的稻穀扛上肩,搖晃著身體隨棗花往回走,不小心扯動腳上的傷口,踉蹌幾步,差點摔倒。

棗花娘驚呼:“小心,快給回我。”

“沒事,嬸,我能行。”家昌站穩腳繼續往前走。

棗花娘的目光流露疼惜。

晚飯,一家圍坐在陳舊的方木桌上旁,吃著毛爺爺剛鉤上來的新鮮鯉魚,說說笑笑。

大花狗鑽來鑽去尋魚骨頭,棗花就把魚尾,野兔骨扔進桌底。

毛爺爺的兒子也就是棗花的爸爸叫毛朋,與住的茅棚同音。依岸農家田少,所收稻穀粟米僅夠一家人全年口糧。毛朋大多數時間外出找木工活掙些散錢貼補家裡用度。秋收時回家幫女人收割稻穀。毛爺爺一年四季在河裡捕魚,冬天在雪地裡打些野兔野鴨一家人生活也不拮据。

家昌隨棗花叫爺爺,叫棗花爸媽叔和嬸。一家人看著這個從河裡撿回的略顯瘦弱的半大男孩,有幾分同情也有些喜歡,讓他這麼叫著到似乎真是自己孩子。

平時極少有陌生人到此,逢年過節親戚互相走動,對毛爺爺半夜從河裡撿回的小夥子,儘管身帶殘病,仍感新奇。

“你家在哪兒?如何會半夜到河裡葦子地的?”毛朋問。

家昌經此磨難,連堂哥也會賣了自已,還有誰可以相信?聽毛叔叔如此問。觸及傷心處,悲從心起,眼淚叭噠叭噠流出來。

“八歲時被強人擄走了,家裡拿不出贖金,強人打壞我一條腿棄於路邊,我找不到回家的路,靠乞討活命。來到一個莊上,那個莊叫劉圩子。莊上老爺看我可憐,讓我看管糧庫,管我吃飽肚子。不想前天又有一群匪徒打劫圩子糧庫,匪徒誤把我當少爺綁來了,敲詐劉老爺,可是,我不是真的少爺,劉老爺沒拿錢贖我,匪徒帶我上船,半夜推我落水,要淹死我。劉家昌真真假假說到傷心處竟而嗚咽成聲,無比委屈。

棗花和娘聽著不禁熱淚盈眶。

“苦命的孩子。”棗花娘說。

“哥,你住我們家吧!不會再有壞人欺負你的。”棗花說。

“謝謝棗花妹妹。”劉家昌抹去臉上的淚說。

“劉圩子。”毛朋自言自語皺眉苦想一陣,無結果。

毛爺爺也想不起這個地方,一生在田裡耕作河裡找食,沒去過太遠的地方。連常在外找活的毛朋也不知小劉圩子所在,毛爺爺放棄了冥思苦想。

如果此時劉家昌說出臨河鎮,毛朋肯定會知道,但他故意漏了不說。

“先在家裡住著,傷養好了慢慢找。”毛爺爺說。

“哥,我明天帶你下河起鉤。”平時也少有同齡人和棗花說話,如今有一個哥哥,心裡很高興。

“嗯。”劉家昌笑著應她。

毛家老人看著劉家昌頗為懂事,也很高興。

第二天,棗花帶家昌去河裡起鉤,她雙手划槳,動作嫻熟,紅樸樸的臉上溢滿笑,忽而啟口唱道。

叫我來我就來哪,

撥根蘆柴花花,

清香裡格玫瑰玉蘭花兒開,

小小的郎兒來哎,

月下芙蓉牡丹花兒開呀!

白米飯麼好吃田吶難的個種哪,

撥根蘆柴花花,

清香裡格玫瑰玉蘭花兒開,

小小的郎兒來哎,

月下芙蓉牡丹花兒開呀!

……

小船載著脆生生的歌聲在水上葦地裡軟軟飄移,劉家昌聽呆了。

這是一首流傳於江蘇水鄉的民歌《撥根蘆柴花》。劉家昌會唱,於是隨著棗花一起唱。

粑粑麼好吃呀磨難的個挨哪,

撥根蘆柴花花,

清香裡格玫瑰玉蘭花兒開,

小小的郎兒來哎,

月下芙蓉牡丹花兒開呀!

……

“棗花妹,你唱的真好。”劉家昌呆呆地望著她。

倆人對視一笑,忽而臉都紅了。也許棗花還不懂小小郎兒是誰。

太陽爬上葦梢,曬在兩人身上臉上暖洋洋的,葦內有水鳥飛起又落下。

槳聲水聲如他們歌聲一般舒緩。

家昌幾次想對她說:媽媽也叫棗花,到嘴邊又收住了。

劉家昌想起媽媽又愣愣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