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把東西和筆墨研好拿來。”
老田去了老衛王的書房,東西準備好拿來,楚晏上前將小飯桌擺上。
老衛王手還有些抖,仍舊提起筆,他寫一句,老田念一句。
大致意思就是,衛王府長房長子楚元坤,不孝親父,薄恩寡義,因逼迫父親為次子求官,為妾室扶正而頂撞親父,並將親父氣病臥床。更口惡言,要等親父死後,以不孝之名將長子下獄。
昔日長子楚晏幼時,他還時常無緣無故責打長子,薄待妻子。
如此為子不孝,為父不慈之人,不配為人子,不配為人父,不配為人夫。
然,子不教父之過,長子長成這般,他楚博文難辭其咎,為護孫兒周全,忍痛為其做主,親自斬斷楚元坤與楚晏的父子關係。
自此,楚晏不必孝順,也不必贍養楚元坤,更不必為其服喪。
楚博文親筆。
寫完日期地點,和兩位弟弟說:“你們在這文書上簽名,蓋上私章。你們寫完,老大你自已籤。”
楚晏對待親父上,怎樣處理都會受人詬病,不如斷了乾淨。
本來兩位叔祖還想勸一勸的,到底是親兒子,氣病了也是你沒教好。可聽到後面,兩位叔祖接過文書後,果斷簽字蓋章,半點不猶豫。
楚晏若真讓他告了,即便沒有不孝,朝臣也不會輕易放過他。
楚元坤愕然的視線在老衛王和楚晏之間來回轉動:“父親!我真的是一時衝動,說話未三思。楚晏再怎樣也是我兒子,我怎會如此?”
“我死了,這個府上你最大,你想讓他怎樣,他若應了你,你自然不會告他。可他若不應,你準會去告。”
楚晏這些年得罪的人多了,一旦讓楚元坤去告,趁你病要你命,其他人就會蜂擁而上。
嚴閣老會被皇上處置,表面上看是牽扯進了嚴家一案中,實際是結黨營私,營私的證據,就是陛下未回京之前,呈到他面前的。
他先前以為這事是宋首輔乾的,後來發現是陳大學士做的,他想上位,就只能除掉前面的。
而宋首輔早晚會被皇上清理,所以他先動嚴閣老。
昔日都察院參楚晏不孝的那些摺子都在呢。
因而他在文書的後面,將楚晏從這些事上摘了出來。
老衛王催促:“籤!你若不籤,我將楚暄逐出家族。”
提起楚暄,他籤的比誰都快。
柳拂月看了楚晏一眼,見他表情平常,放下了心。
簽完一封,老衛王又寫了一封。
大意就是,原想因此事,將楚元坤扭送官府,可胳膊斷也得斷在袖子裡,不能損及家族顏面,不能連累孫輩被人詬病。因而再三決定,將其困於京城外楚家莊楚氏宗廟,自此青燈常伴,今生不得出。
若擅自外出,看守之人可將其亂棍打死。若與人勾結外出,視為死人。
這封文書寫完,楚元坤都嚇傻了。
就連兩位叔祖也倒吸一口涼氣,這是給看守之人生殺大權,這、這——
眾人總算明白,秋天那會老爺子為何好端端的要修宗廟。
楚家先祖原是鄴州人,但自先祖起,這一支就定居在京城,與鄴州早已不聯絡,那邊也沒了親人。
這些年祭祀都是在府上祠堂。
但是分支越來越多,各家每年來國公府祭拜祖先並不方便,有更遠的甚至已經不過來了。
秋天那會老爺子以此為藉口,從賬房劃了一筆銀子說要在莊子上修建宗廟,方便京城這支祭拜。
如今再看,竟是為了幽禁自已的兒子。
老衛王:“這件事我原先想等我死了再辦,既然你等不及,那就現在去吧。”
“父親!”楚元坤痛哭流涕,委屈壞了,更是質問:“您何至於此?我不過為了暄兒求個官,您何至於如此狠心?您偏心楚晏,心裡只有楚晏,其他人就不算楚家血脈了嗎?”
這一刻孟姨娘也慌了,大老爺去宗廟,她怎麼辦?
老衛王搖搖頭:
“你根本就不明白我為何讓你去宗廟苦修。你頭腦簡單,耳根子軟,別人吹點風,你就能瘋。你和孟氏在府上,只會折騰晚輩。至於求官,別人都是自已考出來的官,楚暄就特殊不成?楚昀他想當王府長史,也得去考,你張口就讓我去求,你是不把整個王府架在火上考,你是不死心嗎?”
楚家子孫,要麼沒本事留在家混吃混喝,有本事的都是自已掙出來的。楚晏、楚晗都是先去軍營歷練,拿命拼出了功績才走進皇上的眼中。
楚易是自已考的,雖是家中出面讓他不外放,可也不單是因為他出手。更是因為人家親爹,武將在外,家眷留在京城,皇上喜聞樂見。
處理完兒子,看向孟姨娘。
他也不明白,這女子哪好。
“孟氏,你與老大不是偶遇,你是有意遇上,你兄長為你打聽的時辰路線。你們最初瞄上的是信國公府世子。老大愚蠢,將你帶回來。往事不提也罷。我為你準備五百兩銀子,你素日裡的私藏都可以帶走,讓老大給你放妾文書,你離開。要麼你與老大一起去宗廟。府上不留你。”
孟氏撲通跪地,大哭:“老王爺,您未免也太狠心!我為楚家生兒育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們怎麼能過河拆橋!”
“若非看在你生了兩個孩子的份上,你能在府上養尊處優二十多年?我不想聽你多言。做選擇,多言無益。”
“大老爺犯的錯,你們為何牽連我?”孟氏仍舊不甘心,離開王府,可就很難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了。
縱使她這些年私藏許多好東西,可王府的吃穿用度那不是銀子能買來的,就說金銀首飾,也多數是請內廷打造。
無人應她,她倏然看向明氏:“說話啊!你是死人啊?你就眼睜睜的看著我被趕出去,待暄兒回來,你怎麼和他交代?”
“祖父做的主,我一個晚輩不敢插手。”明氏回了一句。
她巴不得孟姨娘被趕走呢。這可是想扶正的人,若讓她扶正,並不會為她和楚暄帶來什麼好處,反而折騰人起來會更加名正言順。
老衛王見她逼迫明氏,出言:“你不選,我替你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