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章 明家小姐

【上一章之前亂了,已修,建議早看的讀者們重新整理】

小廝離去,素秋幾人輪番恭喜她。

柳拂月也道一句,這才哪到哪?他若能考上舉人進士,你們再來好好恭喜我。

但也確實高興,和素秋說:“今晚聽雪院加菜,我個人出錢。”

素秋去開錢箱拿錢給小丫頭了。

等她回來,柳拂月又問起:“怎樣,紅喜和對聯貼完了麼?”

“貼完了。”

“新衣服都發下去了?”

“已發。”

“隨同去明家接親的婆子小廝也都挑出來了?田總管可都訓練過?”

再過幾日就是楚暄大婚。

“算了,你把人都叫來,我再叮囑一二。”

那明小姐為人怎樣且不知,可明小姐的母親絕不是善茬。上回她讓田邱氏送花去明家,對方提了一堆要求。

本來婚宴前,命人去詢問一下小姐的要求是尊重,小姐們為了顯示自已的矜貴也會提一兩個無傷大雅的要求,比如說成婚當日新房的燈籠要新郎親手做,新房的對聯要新郎親自寫,再打一對金釵等等。

可明家提的就多了,衣服首飾都好滿足,誇張的還是楚暄那院子。

若是慣著對方,指不定要刷幾次呢。先是說她家閨女希望自已住的房子室內是墨綠色,墨綠色才刷好,又要改成淺綠色。淺綠色刷完,又命明家老奴來傳話,說淺綠色不好看,想要改成湖水藍色。

田邱氏是會說話的,就和明家老奴說,別說你們家小姐要改成湖水藍,就是牆壁貼金都成,我們國公府最不缺銀子,只是成親花銷有規制,用超了都需要從各位公子月例上扣。

對方聽說要扣月例,就說再回去和自家奶奶們商量商量,過後沒再提刷房子。可又派人來說,聽聞國公府有幾棟靠水的二層小樓,他們家小姐喜歡水景,想將婚房設在有水景的地方。

國公府確實有這麼幾處小樓,可一處楚晴住著,一處楚暖住著,有一處是柳拂月日常聽回話的地方,那個地方小了點,想住也可以,但最好是擴建完再住。還有一處最大,是楚晏生母住的地方。

怎麼看最後只能柳拂月讓地方。

柳拂月有那麼一瞬間就懷疑明家事先打聽過府上的院落,故意來讓她騰地的。

她不想慣著明家,就命人去問楚晴,要不你為你三嫂騰個地?

楚晴一下子就火了,直接跑到玉蘭院和大老爺大鬧一場,憑什麼楚暄成親,卻要她騰地方?姓明的愛嫁不嫁,不嫁就滾。

她這一鬧,明小姐還沒嫁過來呢,就惹了府上主子都不快。

婚房自然也沒換。

楚晴正想討好二哥和二嫂呢,又跑去和柳拂月說,“你若不好回話,就往我身上推。命人去和明小姐說,府上只有我的小樓能騰給她住,但是我不願意騰。”

於是,原話傳到明家耳朵裡。

此事再無人提及。

回到此時,柳拂月見過那些嬤嬤,和他們說了一些注意事項,又各處巡視一二。

晚上楚晏回來,還帶回兩筐櫻桃、兩筐李子、一筐新鮮的黃魚。

他白日裡就知道柳旭透過縣試的事,看見桌上的加餐,笑問:“這下你安心了?”

“考過院士才能安心。你這櫻桃比咱家莊子上結的好。”

“那當然了,這是皇莊上司農官種出來的,我去找陛下要的。送半筐去給我岳母,半筐給祖父,我們留半筐,另外半筐分給辰哥兒的先生們。黃魚也給岳母送些。李子你就隨便分。”

柳拂月就去安排了。

辰哥兒也在,就說陛下還不錯嘛。

楚晏心想,我不去要你能吃上?宮裡貴妃最喜歡櫻桃,每年最好的除了皇上就是送到她那,連皇后都得靠邊站。

想到過幾日是楚暄婚宴,家裡賓客那麼多,和辰哥兒說:“後日你和星哥兒陪徐先生前往道觀,道觀的櫻桃最甜。”

“爹,您不用拿櫻桃誘惑我,陪徐先生去道觀我還是極樂意的。”辰哥兒手撐著小臉又問:“為何每年徐先生都要去道觀?去年也去了。”

“他妻子忌日。”

辰哥兒點點頭。

待柳拂月分好東西回來,楚晏又說:“還得勞駕夫人幫徐先生準備些祭祀之物。”

“這有什麼勞駕不勞駕的,你儘管放心。”

“夫人做事我自然放心。”楚晏想到帶回的沒她愛吃的水果,道一句:“過些日子有從建安運回來的荔枝,荔枝你肯定喜歡。”

“那麼遠運回來,還能吃麼?”

新鮮荔枝還是當年祖父在世時,皇上賞了兩盤,她吃過一次。好吃是好吃,可運輸是真困難。說起她自已的祖父,活著的時候待孫子孫女都還不錯,可惜去的太早。

“連著樹一起運,再走水路,不出意外你能吃上新鮮的。即便運回來的不能吃,也有幾罈子蜜醃荔枝給你品嚐。”

柳拂月不禁有些期待。

次日上午,她先命馬嬤嬤把祭祀之物送去給徐先生,又命夏嬤嬤給孃家送東西。

孫氏收到吃食,就和身旁的馮嬤嬤說:“我是萬萬沒想到,還能享到楚晏的福,自從他們成親,有新鮮的就往咱們這送。他越孝順,越說明和月兒感情好。”

“是呀,當日外面把世子傳的像個二流子,比紈絝都不如。哪成想他竟這般出息?咱們大小姐是個有福的。”

孫氏點點頭:“當日我還不願意的,還是月兒自已的主意。”

“不管誰的主意,您都是享福的。”

孫氏一笑,捏個櫻桃塞到馮嬤嬤嘴裡:“你也沾沾光。”

“您這可折煞老奴了。”

“我們處了一輩子,姐妹似的,什麼折煞不折煞?那黃魚命人做了,今晚上都加道菜。”

馮嬤嬤應著好,不出意外,她是要陪著夫人到老的。

馮嬤嬤吩咐完廚子回來,孫氏又和她說起一件事:“你說月兒有沒有動靜呢?她若再有個孩子,我就徹底安心了。”

“若有,大小姐應該會命人來和您說。”

孫氏就叨咕:“也有些日子了,怎麼還沒有呢?”想想說:“我聽說城外道觀出的百子千孫圖有用處,回頭我去求一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