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章 朝堂之爭

至於嚴閣老,作為次輔,對開海禁海的態度是反對,支援,今日又反對……如此多變,他的眼神瞄到站到前方回話的宋首輔身上,他是想一箭多雕啊。

宋首輔:“陛下,臣的確收到了兵部的摺子。可臣之所以未上報,是在核查事情的真偽。”

嚴閣老嘲諷起來,下巴上的小鬍子一翹一翹的:

“只怕宋首輔不是在核查事情的真偽,而是在給上川衛指揮使解散私兵的時間。上川衛指揮使解散完畢,摺子恰好呈到御前。還真是背靠大樹好乘涼,上川衛指揮使好福氣。”

衛國公:“嚴次輔會這麼說也能理解。幾年前欽差大臣奉旨西巡,人本是輕裝簡行,可到了冀州地界,卻見百姓夾道歡迎。冀州知府更是設宴款待,嚇得人家欽差大臣都未下馬就離開了。聽說冀州是嚴閣老你的家鄉。”

衛國公是在說嚴閣老,因為你自已幹過提前通知的事,才會覺得別人和你一樣,也幹提前通知的事。

他話畢,刑部那邊一位官員小幅度點頭,贊同,他就是當年那欽差!

宋首輔:“陛下,臣贊同衛國公所言。上川衛在南,燕京在北,相距千里,來往不便。更何況臣這些年謹記朝廷律例,朝臣不得結黨營私,為避嫌,已與外甥女多年不曾聯絡。嚴次輔所言,實乃誅心之語。”

接著又說:“家丁私兵確有其事。然,各地指揮使只能說在踩著大鄴律例的線,實則未過線,也就難以定罪。當務之急應當詳查,為何出現家丁私兵,私兵數量幾何,是收編還是解散。除此,海上剿匪、重開海上貿易也是重中之重。”

宋首輔將話題又引回了海上貿易上。

嚴老狐狸絕不是才知道私兵的訊息,卻趕在今日提出,估計是想阻止開海。如此反覆,看來昨晚偷雞補腦了。

嚴閣老:“陛下,臣不明白衛國公、宋首輔之言。冀州是臣的家鄉,可臣已離開家鄉多年。更不敢苟同宋首輔之言,既然指揮使們踩著線,就該斥責,而不是一句難以定罪揭過。更應該定衛國公瀆職之罪。”

楚晏摸著袖裡的東西,正要拿出來呢,端坐在高座上的皇上,出來總結髮言了:

“好了。私兵一事依宋首輔之言,先摸清各地私兵多少,再論收編與否。另重新擬定各府護衛、家丁的數目。衛國公雖早已上報,然失察是真,罰俸半年。同時下詔,自今日起不再限制各路商船出海。

至於外來商船能否靠岸,待市舶司恢復時再議。既不再限制商船,護航迫在眉睫,剿匪刻不容緩,此事交由建安水師,退朝。”

聽罰俸半年,楚晏又將東西往袖子裡塞了塞。

不過嚴閣老以及不支援開海一派,追著皇上走了。

左都御史也跟著走了,他不滿皇上的處罰。

楚晏看向站在原地不動的宋首輔:

“宋首輔,前些日子聽陛下說,他新得了一本棋譜。”

宋首輔瞥他一眼:“是嗎?正巧本官近來在研究棋局,去找陛下借來一觀。”

也走了。

楚晏和衛國公一塊出宮。

衛國公推著他:“人家都是孫子推著祖父遛彎,我這倒好,推著你在宮裡行走。孫子,祖父半年沒銀子花,你支援些。”

“您真的不是在藉機坑我銀子嗎?” 楚晏回問一句,手卻去拽荷包,將碎銀子拿出來,銀票給了衛國公。

衛國公笑呵呵的接過,他倒是不缺銀子,就是坑孫子銀子的感覺不錯。

宮門口祖孫分開,衛國公去兵部處理皇上在早朝上交代的事。

楚晏叫上等在宮外的清雨,送他去都察院官署,好歹是副都御使,得去瞧瞧。

皇宮內,因為宋首輔也跑去了,嚴閣老的目的自然沒能達成,不僅沒能達成,還趁機敲定了此次領兵之人。

離開皇宮,嚴閣老借商討公務的藉口叫走了戶部金尚書:

“楚晏一上朝就提出剿海盜開海,只怕是受了皇上的意。皇上主意已定,後續只能從市舶司入手了。”

金尚書卻說:

“算了,既然皇上主意已定,我等再阻攔,反倒君臣離心。”

嚴閣老咻的下看向金尚書,就差直接罵,你莫非豬腦子!要阻止的是你,說算了的也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