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哭的稀里嘩啦的黃龍,元始天尊眼神中也是多了幾分憐惜。
“好了,如今龍族已經是過去式,你正好可以藉此斷了心中不捨,好好修行我玉清大道,早證混元,至於說龍族大仇的事情,你就不要再想了。
這世間因果,豈能簡單以冤仇說明,龍族有今日之禍,真的只是因為長生嗎?
其實你也知道,龍族覆滅的根源,還是龍鳳大劫中造下的業孽,如今一朝爆發,如之奈何。
你是我玉虛宮弟子,為師保證,只要你不離開玉虛宮,誰都不能將你怎麼樣。”
黃龍心底更涼,這仇,真的就不能報了嗎?
但是聽著元始天尊的話,黃龍也是對元始天尊再生不出半分怨念,只能心中安安賭咒,一定要好好修行,日後境界足夠的時候,為龍族報仇。
佛門三教的道觀佛寺,一下子就在人族大地上鋪開了,原本在人族之中,文武二道才是主流,尤其是武道,因為地皇和人皇推行武道的原因,人族幾乎是人人學武,就連仙道明明更加的清貴,但也只有小部分人修行。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佛門和三教在人族傳下仙門大道,無數資源投入人族,佛寺道觀,更是開始大肆收徒,人族的大道,一下子就不再單調,而是豐富起來。
佛門三教爭得厲害,不過,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唯一得利的可能就是人族了。
因為仙道的大肆傳入,讓人族的水平,開始又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桃源寨。
循禮現在作為張友人的師尊,每日裡都在教張友人修行,武道、仙道甚至是其餘大道,都有涉及,而又不只是大道,還有其他一些道理、感悟。
這讓張友人真的很感激,也在慶幸那日他進城了,不然的話,如此機緣,可不就錯過了嘛。
張友人發誓,他一定不能辜負自家師尊的栽培,好好修煉,爭取早日成材。
循禮雖然在教導張友人修行,卻也是沒有落下天庭的事情,每日裡,南方天庭如果有大事,其他人處理不了的,都會呈報到他這裡。
這一日。
“師尊,我已經找到通臂猿猴了。”
六耳獼猴站在循禮的面前,激動的說道,如今的六耳獼猴和通臂猿猴都是南方天庭的戰將,鎮守南天門,六耳獼猴身負六耳神通,聽天聽地,訊息最是靈通,所以循禮就將尋找通臂猿猴和靈明石猴的任務交給了六耳獼猴。
如今看來是通臂猿猴出世了。
“哦,既然已經出世,你就將其帶過來吧。”
六耳獼猴聞言,當即便是離開桃源寨,向著通臂猿猴所在而去,這麼多年了,六耳獼猴和赤尻馬猴早就擺脫了那股想要吞噬彼此的衝動。
他們混世四猴的關係,本來就像是親兄弟一樣,如今有了通臂猿猴的訊息,在六耳獼猴看來,和找到自已的親兄弟幾乎無異。
離開桃源寨之後,六耳獼猴直奔梅山。
梅山是洪荒南方的一座靈山,算是小型靈山,有山神坐鎮,其中亦有不少修行生靈。
其中修為最強大的,稱為梅山七怪。
此時的洪荒,已經沒有了妖族的概念,人族對於洪荒的把控,已經很見效了,似乎真就讓妖族從洪荒的歷史長河中,消失了一樣,如今洪荒的動物化形,都被稱為精怪。
梅山七怪便是如此,七怪分別是白猿、狗、水牛、野豬、蜈蚣、白蛇和山羊化形,梅山也屬於是人族的一部分,七怪為了融入人族,都給自已起了人族名字。
白猿稱袁洪、狗稱戴禮、水牛稱金大升、野豬稱朱子真、蜈蚣稱吳龍、白蛇稱常昊和山羊稱楊顯。
七怪的資質都是不錯,化形之後,因為功法不全的原因,都只能靠著吸食日月精華,緩慢修行,直到遇到人族之後,才是知道,原來他們可以在人族中尋找修行功法的,當然了,需要資源來換。
梅山中自然是有資源的,七怪聞言自然是心中大喜。
便是帶著山中資源,直接進入了人族城池之內,以山中資源換取了武道功法,還有武道修行資源之後,便是又進入山中修行,不僅是如此。
各城池中,還有一個組織名為:英雄會。
意為聚天下英雄至此,其實就是一個釋出任務,接取任務,獲取報酬的組織,也能交換資源。
每個城池,都有英雄會的分會,每日都會有任務釋出,無論是人族還是其他族群都可以接任務,然後完成任務,獲得報酬,梅山終究是小靈山,資源有限,坐吃山空,袁洪他們也知道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他們還要定期出山去城裡接任務,完成任務,以換取資源進行修煉。
別說,七怪的本領不小,在梅山周圍的名聲,也是越來越大,六耳獼猴也是因此聽到了袁洪這個通臂猿猴的聲音。
六耳獼猴來到梅山的時候,先是進行了一番考察,發現這梅山七怪,袁洪這個親弟弟不說,其他六怪,也都是可造之材,心性資質都不錯。
想到這裡,六耳獼猴也是點頭,他們南天門等通臂猿猴和靈明石猴都就位之後,應該有四大戰將才對,既然是戰將,自然該有自已的班底才行,這剩餘的六怪,倒是正好做通臂猿猴的第一批班底。
一步進入梅山之中。
此時的梅山七怪,都是正好完成任務回來,看到有人突然出現,當即便是一驚。
但是看著身披金甲的六耳獼猴,又是為其氣勢一攝。
不僅是六耳獼猴,六耳獼猴身後還有不少的天兵天將,六耳獼猴出行,喜歡派頭,這些天兵天將,都是六耳獼猴的親兵,最低都是真仙修為,要知道,梅山七怪最厲害的袁洪,如今也就是真仙而已。
六耳獼猴和天兵天將的裝扮,也是讓袁洪他們明白了什麼,尤其是在六耳獼猴出現之後,一道身影便是及時出現了,是梅山山神。
“小仙拜見將軍,不知將軍到來,有失遠迎,還請將軍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