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寧沒想到他們兩個竟然已經挖好了,空間還挺大,足有二三十平,住下他們一家幾口完全沒有問題,只是中間沒有牆,倒是少了一道遮擋,而且這麼大面積,中間沒個東西支撐,沈安寧還是有些擔心會坍塌的,看來等磚塊燒製好後可以先拿來在中間砌一道牆。
窯洞足有兩三米深,為了上下方便,出口的地方留的是樓梯的形狀,這樣出去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走土階上去,
沈安寧打量了一番,對這個窯洞是相當滿意,剛要誇讚陸懷朝兩句,一回頭,就對上了陸懷朝那滿是幽怨的眸子,還有額頭上滾落的汗珠,
“呃......朝朝啊,辛苦了,”這一聲朝朝,讓陸懷朝瞬間如順毛驢一般偃旗息鼓,原本的一肚子怨氣頃刻間煙消雲散,耳根瞬間染上一層紅暈,
他有些彆扭的說了句“不辛苦,大嫂你先把東西歸置一下吧,我帶三叔去河裡洗洗,”
說罷,陸懷朝便有些慌亂的出了窯洞,陸遠橋對著沈安寧笑笑也跟著陸懷朝一起出去了。
因為條件比較艱苦,所以他們想要在這裡洗澡是不可能的,好在溧水河離得不遠,村裡的老少爺們幹完活都會結伴去溧水河沖洗一番,那邊的水流不是很急,再加上他們去的人多,所以倒是不用擔心,平時他們的生活用水都是在溧水河挑回來的,
就連村裡的婦人漿洗衣服也都是在那邊河裡,雖然說並不是很遠,但是走路過去一來一回也得小半個時辰,尤其是地裡澆灌,十分不方便,沈安寧想著以後是不是可以挖河引渠,將溧水河裡的水引過來一些,這樣以後用水就方便了。
但是現在大傢伙都忙著糧食和房子的事,這飲水的問題怕是還要在等等。
沈安寧的窯洞在挖好的第二天就被推廣開了,村裡人白天上工,晚上回來沒事就挖一會,也有男人出去上工,女人領著老人孩子挖的,人多的就挖大一些,人少的就挖小一些,挖出來的土全部堆在了窯洞的上面,遠遠看去好似一個個小土堆,
但是那窯洞確實比上面睡著要舒服多了,至少不用怕風沙了,
就連隔壁新搬來的那個趙家村,見到了沈安寧住的窯洞,也都開始效仿起來,沈安寧倒是沒有攔著,畢竟這也算是變相做了一件好事,可惜沒有功德值。
空間裡有了毛球的精心管理,那簡直就是沒日沒夜的產出,瓜果蔬菜,只要沈安寧說出名字,毛球立馬就能給她種出來,糧食更是無限生產,沈安寧根本不需要去外面在買糧食了,
她現在只缺一個將糧食拿出來換取勞動力的辦法,她想要在這荒原上打造一個世外桃源,勞動力是必不可少的,如今那麼多的流民,都是現成的勞動力,他們缺糧食,自已缺勞動力,現在只缺那麼一箇中間人,但是這件事沈安寧自已是不能出面的,畢竟她的底細村裡人都知道,她要是一下子弄出太多糧食必然會被人懷疑。
這件事沈安寧暫時還沒想到解決辦法,但是磚窯廠那邊卻是要開始燒製磚塊了,沈安寧親自過去指導著,那火足足燒了兩天一夜才停下,
葛天奇因為好奇磚窯的燒製過程,所以一直守在磚窯廠這邊,等著開窯,就連拉煤渣的事都交給了其他隊的人去幹了。
磚窯廠開窯的那天,村裡所有人都來了,許是因為村裡人多口雜,不知道怎麼被隔壁趙家村的人聽到了,所以開窯這天趙家村的人也來了,
又經過幾個小時,溫度完全冷卻下來,葛天奇在沈安寧的命令下,帶人去開窯,開啟封窯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往裡看,只可惜那磚窯太深,他們說什麼都看不到,
直到葛天奇帶著幾塊燒製好的紅磚出來,大家才看到那磚塊的樣子,
足有三指厚的大紅磚塊,看起來十分結實,沈安寧拿起一塊看了看,又在水裡泡了一會,確定沒有問題後這才宣佈燒製成功。
“沈村長,你們村竟然還會燒製磚塊?”
趙村長擠過來激動的看著沈安寧,有了磚塊就能蓋房子了,而且還是他們村裡自已燒製的磚塊,那價格一定很便宜,
有了這紅磚,他們就不用蓋土坯房了。
沈安寧點了點頭“對,我們村燒製磚塊就是為了蓋房子的,你們要是想要磚塊,也可以用開墾好的田地來換,一畝地能換一千塊紅磚,”
這話一出,趙村長激動的直拍大腿,“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快,趙家村的人都去開荒去,”
只要開荒就能換糧食換磚塊,這樣的好事哪裡找去?
沈安寧見那趙村長就這樣風風火火的走了,不由得扯了扯唇角,
紅磚燒製成功的事算是村裡的頭等大事了,還有一件事就是地裡的小白菜已經長得巴掌大小了,不過幾天的光景,這長勢著實有些驚人,大傢伙不由得開始相信沈安寧說的二三十天能長成了。
趙家村用開墾出來的十八畝荒地,跟沈安寧換了許多的粗糧,還有一些小白菜的種子,他們村裡人也不是全都出來幫他們開墾荒地的,自家村裡還留了一些人開荒,他們也準備先種小白菜,但是他們捨不得一下子種十畝,所以只種了三畝地,剩下的地他們也準備跟著半月村的,到時候換一些紅薯苗來種,找村長有預感,半月村的這個女娃不簡單,
那半月村比他們也早來沒多久,但是卻能這麼快站穩腳跟,有條不紊的分工合作,還弄出了磚窯廠,可見是那女娃有本事,他們跟著半月村的走,準沒錯。
紅薯在育苗的第二天就發芽了,只是上面蒙了土,所以大家沒看到,等到第二天第三天的時候,那小芽長得格外快,但是沈安寧因為忙著磚窯廠那邊的事,所以倒是耽擱了幾天,等他們分割紅薯苗的時候,上面的紅薯芽都已經長得很大了。
沈安寧教了那些嬸子大娘嫂子弟妹的怎麼切割紅薯上面的芽點,等那些紅薯苗都被切好後,沈安寧開始帶著大家去種植,為了方便澆灌,沈安寧讓大家在地裡起壟,然後開始種植芽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