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樹領地內,巨大的世界樹矗立在領地中央,山嶽一般的體積讓它看起來就像一座巨大的綠色山脈。
經過四年多的發展,領地再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於整個領地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不斷擴張的龐大領土了。
領地每天會增加24591.15平方千米的領地,1500天過去了,總共增加了3688.6725萬平方千米,領地總面積達到了3737.8548萬平方千米。
相比離開前的領地面積49.1823萬平方千米,現在的領地足足翻了76倍。
原本第二階段分配給他的領地48萬平方千米佔了無主之地的1\/33,也就是所有的無主之地加起來也就1584萬平方千米,這是被淘汰的第一第二階段的九十九萬領主加起來的地盤。
加上晉級的一萬領主的地盤,整塊大陸差不多有1600多萬平方千米。
(俄羅斯的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千米)
也就是說,如今林宇自己的領地就堪比兩塊大陸的面積。
還好防禦植物們已經不需要進行建造,它們自己就能開花結果,生長出新的植物,所以勉強維持住了幾條的防禦線。
隨著領土面積的急劇擴大,領地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地廣人稀,廣袤的荒原需要大量的人口。
即使領地現在鼓勵生育,讓領民們繁殖人口,並對積極響應的家庭提供了大量的補助,但是領地內的大多數種族還是沒能跟上領地的擴張速度。
還好,小精靈一族只需要能量足夠,就能進行分裂繁殖,生長也只需要吸收靈能,而他們自己只需要附著在樹木上,就能生產靈能,能做到自給自足。
運用晨曦新改進的方法,結合日月吐納訣和星辰訣,小精靈一族從積累能量,到分裂出幼體,只需要一週時間。
幼體的成長也不需要過多幹預,在領地其他領民的幫助下,這些幼體小精靈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兩個月後他們就會生長成熟。
一旦成熟,他們就能工作生產靈能,開始繁育後代。
一生二,二生四......裂變的速度總算趕上了領地的擴張速度。
當然,小精靈們的教育也沒有落下,生長成熟之後,小精靈們就可以附著在學校內的大樹上,一邊生產靈能,一邊發育,一邊學習。
(由於一棵大樹上有數十個小精靈,生產速度和發育速度相較於正常的,一棵大樹一個小精靈的模式,要慢上很多)
為此,城建規劃局專門在不斷擴張的領地荒野中,修建了數不清的靈能綜合進修學院。
這個綜合性成人教育建築,對於在其中學習的成人有著極大的教育加成。
剛好,小精靈兩個月就成熟了,算的上“成人”了,能夠享受學院的教育加成。
加上學院內可傳授的知識齊全,領地內已有的知識體系都被包含在裡面,而且從入門到精通的內容都有,適合各階段的小精靈們學習。
......
和小精靈一樣的,還有從小精靈異化而成的史萊姆一族。
不,應該說是饕餮史萊姆一族,在林宇離開領地回到翠微星之後,所有的普通史萊姆,全部轉化成了饕餮史萊姆,只要沒有小精靈自己異化成史萊姆,就不會出現普通史萊姆了。
饕餮史萊姆們同樣能夠進行分裂生殖,而且,他們分裂後的出生的個體還不是幼體,直接就是1級的成熟體,只是每一名饕餮史萊姆至少需要成長為2級,才能進行分裂。
好在,領地有著《日月呼吸訣》和《星辰訣》兩種修煉法訣,加快了饕餮史萊姆們自然升級的速度。
加上饕餮史萊姆吞噬領地廢物、殘骸就能吸收其中的能量,升級速度還是挺快的。
當然,新生的饕餮史萊姆也會和小精靈一樣在靈能綜合進修學院中學習。
小精靈們在靈能綜合進修學院內的大樹上,饕餮史萊姆們在靈能綜合進修學院的其他地方。
小精靈們和饕餮史萊姆們分裂生殖的特性,加上他們極小的繁殖間隔,讓他們的數量呈指數型上漲。
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整個領地新增的土地上,除了各種植物,大部分地區只有大樹上閃爍著點點綠光(小精靈),以及在草叢和枯葉下流動、遊走的果凍(饕餮史萊姆)。
......
另外,領地還多出了一個新的種族——人族。
這些人族是之前被淘汰的領主們麾下的領民、士兵、英雄,在失去了領地的庇護,他們全都成為了流民。
大賽方在分配無主的地塊的時候,這些流民跟隨地塊被分配到了林宇的領地裡,然後被巡邏隊們發現,陸續收為了領地的領民。
經過林宇的同意之後,領地為他們建立了專門的聚居點。
在經過前期的適應之後,他們也慢慢的融入了這個奇異的領地。
這些人族倒也勤快,有能力找到工作的都早早的開始工作。
能力不足的人,也在領地給予的新手保護期間,積極的進入學校,努力學習知識,讓自己跟上領地的文化水平。
其中還出了幾個天才人物,一兩年就完成了中學學業,進入了靈能與綜合科學學院,未來他們肯定能進入各個研究中心,進行科研。
-----------------
除了增大的領土,領地的另一個極為重大的變化,就是一項規則的變化。
在過往的時間裡,由於自然主宰的作用,領地所有的動植物都自動歸屬於領地。
初期的時候,為了增加領地的兵力,林宇讓所有歸屬領地的動物不得相互攻擊,這其中不僅僅包括了各種飛禽走獸,甚至還包含了一些飛蟲、游魚。
後來領地增加了傳說品階建築——“野獸巢穴”,飛禽走獸成為了小精靈之後的,第二類可招募的領民,加上領地詞條“妖”的出現,飛禽走獸的潛力大增,這一規定就一直沒有改。
大賽第一階段很短,林宇沒發現什麼不對勁,反而覺得自己的決定非常正確,要不然最後的怪物攻城會打得很辛苦。
第二階段的8年時間過後,林宇發現了領地的一絲不對勁,不過他只以為是食肉動物們吃素導致的,整個第二階段又很繁忙,加之地廣人稀,也就沒有細想。
但是,這一次4年的休整期,林宇的分身一直和世界樹處於深度融合狀態,能夠時刻觀察整個領地的,從領地的發展中,他發現了一些領地內不和諧的地方。
由於禁止領地領民相互攻擊,植食性動物可以放開了吃,放開了生,領地的生活條件又好,動物們的夭折率大大降低。
這些原本在自然界處於底層,只能依靠多生維持自身種群數量的植食性動物們,數量增長的非常快。
而肉食性動物,卻只能靠領地的資源樹——百味肉果樹上結出的肉果充飢,偶爾還得去吃點草、樹葉之類,生活需要依靠領地資源供給,雖然衣食無憂,但是繁殖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植食性動物。
(不管怎麼說,肉食性動物是不願意主動去吃草的,8年的吃草階段,已經讓這段歷史成為了領地肉食動物廣為流傳的傳奇故事,他們都知道了領地曾經的這段艱苦歲月,以及這段時間裡,老一輩食肉動物的堅韌不拔。)
之前領地的靈能充足,植物生長速度極快,倒也不懼與日俱增的植食性動物。
而這一次第二階段結束,林宇迴歸翠微星之前,領地的靈能被消耗的快要見底了,領地植物在缺少靈能的情況下,生長速度變的很慢。
植食性動物們(包括各種食草的昆蟲)卻依舊沒有約束的吃著植物,導致領地內圈,差點被吃成了沙漠。
一個世界樹為領心的領地,差點成了沙漠,說出去都是個笑話。
於是,林宇罕見的使用分身和領地高層們見了一面,開了個會,商量了一下對策。
這之後,領地不可相互攻擊的政策,以及植食性生物隨便吃的規則就變了。
首先,整個內圈層(最內層的防禦圈內),劃為絕對安全區,所有領民都不得傷害領地資產和其他領民,也就是說,內圈的植物只能看不能吃。
內圈層的植物由城建規劃局下屬的園林規劃局進行統一管理,植物人們也不能隨意在內圈層紮根休息,需要去指定的花園。
植食性動物想要吃植物,要麼離開內圈,去中圈層(中層防禦線和外圍防禦線之間)或者外圈層(外圍防禦線外)自己找吃的;要麼用領地發行的靈幣購買;要麼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大吃大喝,合理分配領地發放的食物資源。
(靈幣:領地使用人造初級靈能晶體制作的貨幣。)
內圈層還加入了准入門檻,除了進入內圈學習的學生們、需要進入工作的工作人員、英雄、研究員、學者、士兵等獲得許可的群體,其他領民都不得入內。
次圈層(中層防禦線和內層防禦線之間),劃為相對安全區域,這裡分佈著每個種族的聚居點(蟲族按照大類劃分),只要在自己種族的聚居點內,其他種族就不得對其傷害,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公共活動區域,同樣是安全區。
一旦進入其他族群的聚居點,就不再受到領地庇護,跟其他族群發生衝突受到傷害在所難免。
不過,這一區域是有領地法律存在的,警察局也分佈在這一區域的各個聚居點裡,無故傷害其他領民還是會受到領地的懲罰。
在次圈層構建了一個多種族社會。
(類似於瘋狂動物城)
中圈層(中層防禦線和外圍防禦線之間),劃為了有限度競爭區域,這裡被劃分成了無數大小不一的區域。
每一個區域內,正常狀態下,允許植食性動物自由覓食,肉食性動物也會進行狩獵(僅限於填飽肚子)。
如果生產者(植物等)的數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或者植食性動物超過最高警戒線,就會開啟殺戮模式。
放任肉食性動物進入捕殺其中的植食性動物,或者將植食性動物驅趕到其他區域,直到將植食性動物降低到最低警戒線下。
等到該區域生產者恢復到正常數量,才會重新允許植食性動物遷移進來。
迴圈往復,既能保證動物們的繁殖和生存,又能讓大自然的神態平衡不會出現問題。
外圈層(外圍防禦線外),劃為競爭區域,不對處於這些區域的生物們做出任何限制,恢復正常的大自然的原始生存法則,生物們靠自己的能力,自謀生路。
外圈層鼓勵鬥爭,在相互戰鬥中讓領民們快速成長,成就英雄,或者達到轉職要求,轉職為兵種,加入軍隊,吃領地飯。
另外,這些競爭規則對領地的一些特殊人群例外,這些人群就是領地僱員(有正式工作的領民,包括各兵種、小精靈等),領地的智慧生物(達到智慧幼苗小學畢業水平),領地英雄等。
所有領地成員都不得對這些特殊人群進行攻擊,當然這些人群也不得隨意對其他領地成員攻擊,他們是領地的終極消費者,生態平衡的制定者、維護者、最終參與者。
領地會為這些人群提供合適的、足量的食物和物資,讓他們不需要為衣食住行煩惱。
......
新的規則實行後,飛禽走獸們受到的影響最大。
同為可招募領民,小精靈一族(含大精靈)全員都是生產者,異化出來的史萊姆一族同樣是領地重要的生產者,進化而成的精靈全員英雄,分化的妖精則非常聰明,輕鬆小學畢業進入中學。
矮人一族,天生擁有超凡的鍛造天賦,作為領地最重要的靈能裝備的製造者,每一名合格的鍛造大師,領地都會為他們建造專門的鐵匠鋪,而那些沒能成為鍛造大師的矮人會在這些鐵匠鋪中工作、學習,他們同樣全員都是公務員。
還有數量很多的植物人,他們是領地重要的防禦線的組成部分,而且同樣是生產者。
只有飛禽走獸們由於內部種族眾多,習性差異巨大,天賦高低不同,很多成員達不到進入內圈層的條件。
雖然在靈能的滋養下,他們的智慧相比野生的同族要高很多,但是離全員小學畢業還是有些距離的。
而次圈層的各族聚居點大小是有限的,無法無限制的容納他們。
領地每日擴張的領土也不會直接擴充聚居點,雖然不在聚居點也可以在次圈層生活,但是並不能如聚居點一樣獲得絕對的安全,需要冒一點點風險,食物也並不充足。
因此,新規實行止之後,在生活的壓力下,有很多普通的、天賦一般的動物遷移到了中圈層中,較少數激進的動物進入了外圈層。
不過,懷孕的動物們會得到領地的照顧,可以前往內圈層待產。
生產出的幼體,同樣會得到領地的照顧,當然也可以自己撫養,在撫養期間領地同樣會負擔相應的衣食住行。
幼體可以在成熟之前進入學校學習,或者在成熟之後離開原生家庭再進入學校。
針對某些種族幼體生長到成熟期時間很短的問題,領地允許三歲以下的領民從靈童啟蒙園開始學起。
不過,一般來說成熟期的動物還是進入靈能綜合進修學院學習比較好,因為進入成熟期之後就相當於成人,在靈能綜合進修學院內學習有加成。
並且每一名進入成熟期的動物,擁有一年的準備期,這期間領地同樣負責其衣食住行。
這些剛剛進入成熟期的領民,可以選擇繼續學習,爭取達到小學畢業的程度以留在內圈層,也可以選擇磨鍊自身,為進入中圈層或者外圈層做準備,只要透過了轉職,甚至成為了英雄,也能進入內圈層。
總的來說,就是領地不再無償的養育所有領民了,現在的領地不養閒人。
-----------------
最後一個大的變化,就是領地教育體系和研究體系的完善,讓領地的研究程序大大加快。
從冰川世界獲得的民用電氣科技,都完成了適配工作,轉化成了符文科技。
在矮人們的打造下,一批批符文科技產品新鮮出爐,內圈層的生活質量直線上升。
各種低空懸浮的車輛開始普及,居民家中出現了收音機、通訊器之類的符文靈器(以靈能為驅動的器械)。
軍事裝備也跨越式前進,除了傳統的刀劍、盔甲一類冷兵器靈器,還開發出了靈能、符文的更多用法,出現了靈能護罩發生器、元素手雷、靈能手雷、元素飛彈發生器(形如槍械)。
不過,少部分軍用科技和尖端科技,由於領地自身的符文技術限制,無法進行適配,強行適配的話,只能得到劣化版的物品。
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電腦,領地目前的符文技術,完全無法對電腦的CPU進行適配替換。
原理上,現有的符文法陣可以對晶片中的各種電晶體、電路等進行替換。
但是,領地目前的符文法陣的刻畫是依靠人工精神引導,無法做到奈米級別的符文法陣刻畫,也就無法制作出晶片這種要求極高的科技產品。
由於符文法陣的製作工藝無法達到晶片的要求,最後只在靈能與綜合科學學院中製造了一臺,佔了上百立方米的符文靈能智腦原型機。
使用上沒有啥問題,可以幫助各大研究中心和學院解決繁複的計算問題,提高了領地的整體研究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