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脈象的奧秘,脈象是血氣執行的神韻,也是判斷體內邪正盛衰的鏡子。體內的情況必然會反映到體外,因此血氣旺盛的人脈象必然強盛,血氣衰弱的人脈象必然衰弱。沒有疾病的人脈象必然正常,有疾病的人脈象必然異常。更何況人的疾病,無非表現為表證、裡證、寒證、熱證、虛證、實證這六種,這六個字就已經概括了所有病症。然而在這六者之中,又以虛證和實證最為關鍵。因為無論是表證、裡證、寒證還是熱證,都存在著虛實的不同。如果能既瞭解表裡寒熱,又能以虛實二字來決斷,那麼千變萬化的疾病,就可以一貫而通了。
治療疾病的方法,無非就是攻邪和補益。而決定使用攻法還是補法,關鍵就在於辨別虛實。要觀察虛實,最準確的方式就是透過脈象。雖然脈象有二十四種名稱,各自對應不同的病症,但一種脈象可以兼有多種病症,一種病症也可以兼有多種脈象。這其中隱含的微妙之處,深藏著玄妙的秘密,正是因為各種脈象中都存在著虛實的變化。談論脈象到這裡,就已經涉及到其神韻了。如果不知道要害而泛泛地尋求跡象,那麼就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必然會導致很多迷惑和錯誤。所以我特別強調這一點。就像在洪濤巨浪中,關鍵在於牢牢把握船舵;而在病情危重時,關鍵在於準確辨別虛實。只要虛實判斷準確,那麼標本陰陽就不會出錯。如果脈象有疑似之處,還必須結合症狀和病理來觀察,分辨出哪些是客邪,哪些是主病,哪些是緩證,哪些是急證。能知道疾病的本末先後,這就是脈象診斷的至高境界了。
接下來是脈象部位的解釋:
左寸部對應心臟,其脈象反映心臟和心包的情況。它得到南方君火之氣,受脾土滋養,受肺金制約,主要反映人的神明是否清明,氣質是否清濁。
右寸部對應肺部,其脈象反映肺和膻中的情況。它得到西方燥金之氣,受腎水滋養,受肝木製約,主要反映人的情志是否正常,性格是否善惡。
右寸和右關兩部,主要候診上部疾病,所以凡是頭面、咽喉、口齒、頸項、肩背的疾病,都在這兩部候診。
左關部對應肝臟,其脈象反映肝膽的情況。它得到東方風木之氣,受心火滋養,受脾土製約,主要反映人的官運和貴賤。
右關部對應脾臟,其脈象反映脾胃的情況。它得到中央溼土之氣,受肺金滋養,受腎水制約,主要反映人的財富多少。
右關和左關兩部居中,主要候診中焦疾病,所以凡是胸脅、腹部、背部的疾病,都在這兩部候診。
左尺部對應腎臟,其脈象反映腎、膀胱和大腸的情況。它得到北方寒水之氣,受肝木滋養,受心火制約,主要反映人的陰氣壽命。
右尺部對應三焦,其脈象反映腎、三焦、命門和小腸的情況。它得到北方天一相火之氣,受脾土滋養,受肺金制約,主要反映人的陽氣壽命。
右尺和左尺兩部,主要候診下部疾病,所以凡是腰部、腹部、陰道以及腳膝的疾病,都在這兩部候診。根據經典記載:脈象形狀出現在上部的候診上部疾病,出現在下部的候診下部疾病,這是自然的道理。自從王叔和提出心與小腸合於左寸,肺與大腸合於右寸後,後人就有了左心小腸、右肺大腸的說法,這是非常錯誤的。小腸和大腸都是下部的腑器,自然應該對應兩尺部。然而脈象的兩尺部,左尺為水位,是真陰所在;右尺為火位,是元陽之本。小腸屬火,火應該位於火位,所以應該配在下部的右尺;大腸屬金,金和水相互隨從,所以應該配在下部的左尺,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大腸和小腸都與胃相連,氣本是一貫的,所以在《內經》中並沒有說它們的具體位置,只是說大腸、小腸都屬於胃,這也意味著在胃氣中,總可以觀察到二腸的氣象。然而凡是在下焦的臟腑,都各自具有陰陽,如果想要觀察下部的陽氣,應該在右尺部;觀察下部的陰氣,應該在左尺部,這樣就掌握了要害。有人問:為什麼右尺為陽而屬火?回答說:尺部是蛇和武的所在地,而地的剛強之氣位於西北,所以手足的右側比左側強,這就是左陰右陽的道理。這篇內容還有詳細的論述,都記載在《類經·求正錄》中,應當參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