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38章 李斯,你自己體面地走吧

秦始皇還在盛怒中,影片開始放重頭戲,李斯之死。

就連李斯自己都沒想到,好歹當初他對秦二世胡亥有擁立之功,胡亥居然對他也不手軟。

影片中的李斯,單獨找胡亥,說趙高的壞話,讓胡亥不要重用趙高。

胡亥心說,笑話!你個老登,居然敢挑撥朕和老師趙高的關係。

疏不間親。

看在你是輔政老臣的份上,先不罵你,給你留點臉。

但是轉頭,等李斯走了以後,胡亥就事無鉅細地把李斯說的話,都轉告給了趙高。

“老師,朕怕李丞相會對你不利。”

趙高也發現了,丞相李斯是他把持秦國朝政,追求權利巔峰的最大阻力。

於是,趙高藉助胡亥的勢力,先是逼死了站在李斯那邊的老臣馮去疾和馮劼等人。

又以謀反的罪名逮捕了李斯。

趙高親自來提審李斯,嚴刑拷打,多達一千多次。

嚴刑逼供之下,李斯不得不屈打成招,承認了謀反罪。

他本人被判了“俱五刑”。

臉上刻字、削去鼻子、挖眼睛、割掉耳朵、割去荔枝、砍腳、用鞭子抽、胳膊腿都卸了,砍頭,最後被大斧子從把軀幹砍成三節。

那個過程,就甭提多慘烈了。

李斯被俱五刑弄死以後,屍體被大卸八塊,剁成肉泥。

他的九族,也都被殺害了。

龔具都驚了:“趙高你這也太瘋魔了,這得多大的仇?”

“你不會以為,給李斯定的罪過越重,就證明你趙高是越正確的吧?”

影片最後又來了個預告:

【明天是胡亥的最後一個罪狀,也是重頭戲,敬請期待】

天幕收回。

李斯渾身僵硬,不敢相信,自己謹慎一生,竟然落到如此下場。

他怎麼會謀反,他這輩子從一個平民到列侯,早就富貴已極了。

他又沒瘋。

再說他都七十多歲了,哪還有心思謀反,還要單上不忠不義的罵名。

秦始皇一向待他不薄,他哪有立場和動機去謀反。

秦始皇恨,恨李斯為什麼這麼糊塗,糊塗就算了,還沒用。

“先生,你被自己貪戀權力的弱點害了!”

“先生當初,就該阻止趙高矯詔。”

是啊,如果李斯當初在秦始皇死了以後,用自己的地位和威望,揭發趙高,扶持扶蘇當皇帝。

扶蘇繼位後,也不會慢待李斯,無論如何,李斯有擁立之功。

況且李斯是扶蘇老丈人。

秦始皇拿著劍,在李斯面前暴躁地邊走,邊用劍尖點地。

劍和地磚之間撞出了一連串的火花。

李斯後悔,他明白,自己與其說是死在了趙高手裡,不如說是死在了自己對權勢的貪慾上。

此時他才反應過來,自己這輩子能遇到秦始皇,能夠施展抱負,是多麼幸運。

他現在已然想通了。

死就死吧,死在秦始皇的劍下,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先生,你是荀子的學生,是韓非的同學,是呂不韋的門生。”

“先生要是真的為大秦著想,為何不學呂不韋那樣籠絡朝臣把持朝政?”

“整個朝堂,竟無一人能剋制趙高?”

龔具沒想到:“這時候了,嬴政,你又想到呂不韋了?”

“你忘了呂不韋的下場?”

“誰還敢學他。”

“大臣都不傻,誰跟皇上走得近,誰吃香,大家巴結趙高還來不及,怎麼會想到要去鬥倒他。”

“那要是這麼一想,還是胡亥這個皇帝不行,才導致的朝堂上奸臣當道的。”

秦始皇那邊,氣還沒有消,他開始抱怨:

“沒用!當初背叛了朕,卻又鬥不過趙高。”

龔具都替李斯覺得憋屈:“那是鬥不過趙高麼,趙高又不厲害,子嬰後來都能把趙高給殺了。”

“罪魁禍首是你兒子胡亥,是他縱容的趙高啊!”

“你看胡亥後來死了以後,趙高想謀朝篡位,大臣們誰還吊他,趙高不還得老老實實把秦王位置傳給老嬴家的人麼。”

“有胡亥護著趙高,你讓其他大臣怎麼鬥?不是擺明了和皇帝過不去麼,想謀反?”

慢慢地,秦始皇也想通了,不怪大臣,就怪他兒子胡亥……

那問題又來到了李斯勾結趙高改遺囑這件事上。

畢竟秦始皇立的遺囑裡,繼承人是扶蘇。

那還是得怪李斯。

李斯,你改變了大秦的走向。

“先生,你想過,如果下了黃泉,將如何面對朕麼?”

李斯無言以對。

他靠著秦始皇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而他也因為改變秦始皇的詔書,改變了整個大秦的命運。

他終究是負了大秦,負了皇上。

年輕時,他離開楚國,這算叛國。

年老時改遺詔,這是叛君。

這一輩子,他都在背叛,在割捨。

秦始皇也想到了自己這一生,兒時被父親拋棄,後來被母親拋棄,被年少時摯友背叛,被親人背叛,死後又被最信任的大臣,甚至兒子背叛。

“朕,從未有負於先生,而先生,實負朕良多。”

龔具也無奈:“政哥,你可能是命裡犯楚國人。”

“李斯是楚國人、你曾經的王后是楚國人、昌平君是楚國人、你父親為了認華陽夫人做母親,連名字都改成了嬴子楚……”

“那啥,一把大火把你咸陽燒了三個月,把你的珍貴藏書都燒了的項羽也是楚國人。”

等冷靜了下來以後,秦始皇回到自己的皇位,一樁樁一件件,想起了李斯的功勞。

李斯,雖然罪也昭昭,但他的功也煌煌。

君臣攜手三十多年,一起睥睨天下。

這大秦,是嬴政的畢生心血,又何嘗不是李斯的畢生心血。

包舉宇內,囊括四海,車同軌,書同文,依法度,明律令……

可惜,李斯的功勞,幾乎都發生在秦始皇死之前。

“朕,本以為會和先生成為千古君臣佳話。”

現在看來,這個願望要成夢幻破影了。

李斯,你糊塗。

你如果不做矯詔的事,那將會是妥妥的千古名相。

“先生,”秦始皇沉吟半響:“朕已經不相信先生了。”

龔具吐槽:“嗨,相不相信的重要麼?

“反正你也不會立胡亥當皇上了,以後就繼續用著李斯唄。”

“畢竟這麼好用又順手,有經驗又懂你心思的大臣可不多。”

“李斯將來或許,應該,大概是不會出什麼大錯了。”

龔具沒聽懂秦始皇的話外之音,但李斯懂了。

秦始皇要賜死他。

其他大臣們也都懂了,但沒人勸諫,他們也都知道,這對犯下如此大錯的李斯來說,算是很好的結局了。

一般,皇上想讓某些大臣去死,說的會比較委婉。

也有不委婉的,直接賜毒酒、白綾、寶劍之類的上路套餐。

賜死,可比直接拉出去砍頭,體面多了。

被公開在菜市口行刑的,死後要被暴屍,不能直接下葬。

而被賜死的大臣可以有葬禮,而且家人都能去參加。

相比於直接被判死罪,賜死已經算是減刑了,是皇上給你開了恩,給你和你的家人都留了最後的顏面。

家人九族的命,算是都保住了。

很多皇親國戚和大臣在得知自己要被賜死以後,無不感動得痛哭流涕,磕頭謝主隆恩。

李斯跪到秦始皇面前,痛哭:“臣此生所有的榮耀和權力,都是皇上賜予。”

“臣何其幸哉,得遇明主,必萬死不辭。”

磕完頭之後,李斯就顫顫巍巍地離開了咸陽宮,回家。

現在就死,至少還能留有風骨。

死的乾乾淨淨,葬的清清白白。

皇上待他,已經仁至義盡了。

看到李斯回家後給家人安排後事,龔具都是懵的。

“秦始皇沒說讓你死吧?你為什麼這麼主動?”

“啊?說不相信你了,就是讓你死的意思?”

“啊,那我這種不太懂這種套路的,要是回古代,得死多少回?”

“皇上頭天陰陽怪氣說我一頓 ,內涵我,話裡壞外的意思都是讓我回家去死。”

“但我沒聽懂,回家之後該吃吃,該喝喝,還調戲小丫鬟。”

“結果第二天上朝,我沒事人似的,嘚嘚瑟瑟又舉著個笏板在下邊站著。”

“皇上問:你咋來上朝了?”

“我回復:啊,不然呢?不來上朝,難道上你的后妃?我要是能帶薪休假,那我現在就回去躺著,這個破班,一天都上不下去!”

“怪不得穿越回去的,基本上都自己造反當皇帝了,當大臣真憋屈。”

李斯匆匆寫完了遺囑交給家人之後,沐浴更衣,開始寫謝表。

這篇謝表將會在他死後,由他的家人呈交給秦始皇。

在謝表裡李斯坦言自己心存愧疚,但也希望秦始皇看在他為秦國操勞這麼多年的份上,不要遷怒於他的家人。

他兒子李由在軍中作戰勇猛,將來仍可為大秦抵禦內外的叛亂和敵軍。

再接下來寫的就是感恩的話了,謝謝皇上對他這麼好,顧全了他的名聲之類的。

也許以前對秦始皇歌功頌德,會有一些刻意逢迎的成分,但現在,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李斯所寫的感激,都是真心的。

龔具覺得沒啥意思,就換了個視角,看看胡亥躲哪去了。

果然,鏡頭一轉,龔具看到胡亥正平躺在咸陽城裡負責斬殺犯人的高臺上。

臺子挺高的,搜捕計程車兵在夜色裡,也沒注意到臺子上躺著一個人。

都走過好幾隊搜捕的官兵了,都沒發現胡亥。

龔具怒贊:“胡亥,在苟且偷生這方面。”

“你他孃的真很是個天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