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龔具把影片投放到了50多歲的漢武帝那個時空裡。
此時的劉據已經20多歲了。
他爹在他這個年紀,都當了快十年的皇帝了。
作為嫡長子,漢武帝對太子劉據花費的心思最多,為他找的都是大漢最優秀的老師,一切全是按照未來皇帝的標準培養的。
劉據成年後,漢武帝還給太子專門修建了一個院子,叫“博望苑”,作為太子結交賓客之用。
一直以來漢武帝都不喜歡手底下的人結交朋黨。
為了太子,他破了例,他希望太子能多和政見不同的人多交流。
隨著太子的一天天長大,兩人的性格差異逐漸展現了出來。
武帝劉徹奔放,太子劉據內斂。
漢武帝雖然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可是他外儒內法,骨子裡是個徹頭徹尾的法家。
而劉據信仰的是儒家的仁厚寬和。
影片介紹:
【在治國的道路上,劉徹和劉據,完全是兩個相反的方向】
【劉徹好大喜功,長年征戰,導致民生凋敝,百姓流離失所】
【而劉據寬厚仁政,反對武帝的嚴刑峻法和無休止的戰爭】
【別裝啦!】
【其實劉據心裡就是不認同外儒內法的武帝的鐵腕手段】
畫面裡展示了父子倆因為政見不同而激烈爭吵時的場景。
西漢。
看到天幕上居然如此批評一向英明神武的漢武帝。
所有大臣都噤若寒蟬。
劉據低著頭,不敢說話。
天上的神仙居然在貶損他父親的同時還誇獎他,這不是把他往火坑裡推麼。
還嫌他被皇上猜忌的不夠是麼。
面對此種尷尬,正在朝堂上和眾位大臣議事的漢武帝突然哈哈大笑。
太子有自已的主見這是好事。
他有些自豪地告訴大家:
“家有錚子不敗其家!國有錚臣不亡其國!”
百官們各懷鬼胎,但表面上他們還是裝作諂媚的樣子,恭維皇上和太子父慈子孝。
“太子耿直仁孝,實乃國之大幸。”
但這些酷吏心裡想的是:
太子是寬厚,是整治了很多冤假錯案,是得民心。
可是你得民心了,我們就不開心了,以後我們還怎麼搜刮和壓榨百姓?
顯得我們跟大反派似的。
我們可是給皇上辦事的,你打狗也得看主人吧!
現在你是太子,我們不能怎麼著你,敢怒不敢言。
將來你要是繼位了,我們還有活路沒有?
劉據,你斷我們財路,我們遲早弄死你。
漢武帝太志得意滿了,他只把自已手底下養著的酷吏當成一把好用的,可以替他幹髒活,可以刮取民脂民膏的刀。
漢武帝沒意識到,他老了,沒多少年活頭了,他手中的酷吏這把刀,已經不那麼聽使喚了。
漢武帝忘了,這刀也是人,是有感情的,這刀也要為自已的將來考慮。
這些漢武帝一手提拔的崇尚嚴刑峻法的官員們不能讓太子上臺,否則等著他們的就是一個死。
後來把太子劉據逼死的巫蠱之亂的隱患,在此時就已經被漢武帝無意之中埋下了。
龔具惋惜:“劉據你傻啊!你自已現在只是個實習生,你不能和你爹的那些爪牙來硬的。”
“你得來軟的,麻痺那些酷吏,你現在就氣勢洶洶的站在他們的對立面,這不是逼著他們對你下手麼!”
“還沒真正當上皇帝呢,你就給自已豎了這麼多敵人,你不會真的以為你未來的皇帝位置超級穩了吧?”
“劉據啊,你也是天胡開局了,嫡長子、家裡兩個大將軍,你怎麼就這麼慘淪落到後來的天坑結局啊?”
這時,有個腦子不靈光的跟著太子混的博士諫官狄山心想,要不我趁著皇上心情好,給他提個平時不敢提的建議吧。
狄山站了出來:“啟稟皇上,最近匈奴派使節來,請求和親。”
“依臣之見,興兵動武會讓人民困貧,為了結束戰亂,臣建議和匈奴恢復和親。”
此話一出,整個大殿都安靜了。
鴉雀無聲。
太子劉據想攔都沒攔住,他只能裝作不知情,心裡暗罵狄山你真是豬腦子。
狄山是太子黨,這個事所有人都知道。
狄山的意思,就是太子的意思。
漢武帝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他打了這麼多年匈奴,就是為了不要和親,不要再受這份屈辱。
現在太子的諫官告訴他,如今還得靠和親才能保住和平。
那意思是這麼多年,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打匈奴都都白打了?
霍去病和衛青要是還活著,聽了這話,能現場就劈了你!
太子是朕的親生兒子,朕不捨得動他。
你個小小的諫官居然敢狐假虎威地來氣朕!
漢武帝是一點沒忍著,當場有火就發了。
皇上大怒。
漢武帝衝著狄山吼道:
“想要和親,你自已去!”
“朕派你去邊境治理一郡,你可以讓匈奴不犯嗎?”
狄山慫了,真和匈奴硬碰硬,這他哪會呀。
“不能。”
漢武帝咄咄逼人:“那一縣呢?”
狄山還是說:“不能。”
漢武帝又問:“那邊塞上險要之處的城池呢?”
狄山不敢再說不能了,他怕自已漢武帝第四句會問,那你還能不能活著了。
就這樣,狄山被貶去治理一個邊塞小城去了。
一個月後,訊息傳來。
匈奴來犯,把狄山的頭給斬了。
所有溫和派的大臣都驚得後背冒冷汗,彷彿死過一回似的。
漢武帝在朝堂上和藹地告訴太子:
“吾當其勞以逸遺汝,不亦可乎?\"
由我來承擔辛苦,讓你去享受安逸,難道不好嗎?
這話倒是漢武帝的真心話。
可是,看著老爹劉徹那一直以來咄咄逼人的樣子和無形的壓迫感,劉據不敢信吶。
看著自已的兒子,漢武帝有些疑惑。
將來朕死了,劉據這個新皇帝那必然是愛民如子的明君。
這不就襯托的他是個暴君了麼……
那他這輩子東征西討開疆拓土,豈不是既沒有落下好名聲,又為兒子做了嫁衣?
他,一代雄才大略的帝王,哪能吃這個虧!
龔具覺得劉據是多好一孩子啊,孝順,仁義,愛民如子,寬厚敦靜。
劉據唯一的缺點就是他不懂得迎合漢武帝的喜好,他甚至都懶得去裝一裝。
隨著漢武帝年齡的逐漸增長,太子劉據在他心裡的形象逐漸變成了:
政敵。
劉據,你如果不肯服軟。
如果你不肯拋下你的政見來哄一鬨老父親,讓老父親放心的話。
朕就一步一步地,給你佈一個必死的局。
不信敲打不醒你。
玩政治謀略,沒人能玩得過朕。
哪怕朕已經很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