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11章 歷代秦王都是教科書裡的反派

大臣口中,繞來繞去,全是高屋建瓴的大道理,沒有一個人能說動嬴政。

直到年輕的秦王慢慢冷靜下來,自己想通了。

趙姬再罪不可恕,再怎麼不堪,終究是與他在趙國患難與共,死生不棄的母親。

這種相依為命的感情他沒辦法放下。

當初在趙國時,他還小,父親又走了。

他最弱小無助的時候,在趙國監獄裡的時候,是母親給了年幼的他在危機重重的邯鄲唯一的倚靠。

那些年,母親對父親已經失望了,甚至放棄了有一天能來秦國當王后享福的想法,更何況她本身就是趙國人。

來秦國,就意味著母親要背井離鄉,此生不能重回故土。

如果沒有他這麼個累贅兒子,母親在趙國也不會遭受這麼多苦難。

父親都已經拋棄了他,可是母親始終捨不得放棄他,一次次豁出命保護他。

母親帶著他躲過了搜捕,捱過了“易子而食”糧食奇缺的饑荒,逃過了趙國人對他們的滿腔仇恨,母子倆相依為命苦熬歲月。

那些年月,小孩子的夭折率本來就高,嬴政被母親這麼拉扯著能活下來,這本身就是個奇蹟。

於是,在第28個抱著必死的覺悟,已經寫好了遺囑的大臣,來勸嬴政的時候。

嬴政根本沒心思聽他在說的那些車軲轆話,只是想著終於有個機會能就坡下驢了。

茅焦是吧?算你小子走運!

藉著茅焦給的這個臺階,嬴政聽了勸,順勢把母親接回咸陽,頤養天年。

讓趙姬得以善始善終,去世後被追封為太后,入祖廟 ,享受後世子孫祭祀。

趙姬做了和秦宣太后一樣的醜事,可卻沒有像秦宣太后那樣對秦國做出過巨大貢獻。

趙姬沒有秦宣太后的手段、心機和聰明才智,可卻得到了比秦宣太后還要好的結局。

趙姬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帝太后”,僅僅只是因為她兒子是嬴政。

在整個滅六國的過程中,秦軍幾乎都沒有屠過城。

除了邯鄲。

趙國,是滅六國的過程中,最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在滅趙的戰役中,嬴政親自去了邯鄲,把當初欺負過他們母子,和他母親家族有仇的所有人,全部坑殺。

嬴政在邯鄲的故居五里範圍之內的鄰居,全部坑殺。

從此以後,這個世界上他在童年所受的屈辱的所有知情者,全死了。

龔具簡單算了算,秦始皇在趙國的時候是幾歲,回邯鄲大開殺戒的時候是三十多歲。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秦王啊,你滅六國的時候不屠城,一定不是因為仁慈,一定不是!你只是以人為本,咳咳,就是以人為資本。你還得留著他們在統一後給你服徭役幹活修長城呢 ……”

天幕中,趙姬的身影逐漸變淡,慢慢消失了。

秦始皇發現自己早已潸然淚下。

母親已經去世十多年了。

沒有親眼看到自己的兒子當上皇帝。

這些年,他和六國鬥,和朝臣鬥,和秦朝宗室鬥,和那些儒生學子們的天地理法鬥,遭遇過無數人的刺殺和誹謗。

可是這些,他很少放在心上。

這個世界上,能傷到他,讓他破防崩潰的人,都死了。

影片既然聊到了趙姬,就不得不提一下秦始皇那撲朔迷離的身世問題了:

【漢朝的儒生大部分都對秦始皇有著深刻的敵意,說他不應該叫嬴政,而應該叫呂政】

【但真相其實很平淡,也有點無聊,秦始皇的確是秦國王室血脈】

【這就說明,得罪讀書人的後果可太慘了】

天幕上,呂政這個兩個字一出。

天下皆驚。

這是把皇家所有黑歷史都揭了個底兒掉啊!

六國的亡國貴族和讀書人對秦朝恨之入骨,卻又無處發洩,他們早已瘋癲:

“不可能!他就是呂政!秦朝早在滅六國之前,就已經被偷家絕嗣了,就已經被六國給滅了。”

“滅六國的秦王,他不是秦國的後人嬴政,他是呂政,他是我們六國中趙國的後人!”

“呵呵哈哈哈,秦朝早就被六國滅了!秦才是七國中最早被滅國的!!!”

漢朝。

班固:“不聽不聽,王八唸經,我寫的《漢書》裡,就要用‘呂政’這個稱呼。”

“不編排點秦始皇黑料,文章在漢朝不好過審……”

秦始皇冷哼,他活著的時候就有無數人誣衊他。

如今才發現,在他死了以後,編排他的身世的讀書人更加肆無忌憚。

從小到大,對於自己的身世,嬴政自己還沒覺得怎麼著呢,他母親就主動來找他解釋了。

趙姬詛咒發誓,說嬴政是秦王的兒子:“我的名聲已經無所謂了,可是你父王的名聲不容玷汙!”

嬴政知道,她母親沒有多少心機,說的倒也不像是謊話。

呂不韋也給嬴政解釋過,說他是來秦國是求富貴和權勢的,不是來玩命的。

他這個戰國第一精明人,可不敢隨便賭上自己的九族開玩笑,這牽扯到好幾百口人的身家性命呢。

其實從來不需要外人的解釋,嬴政回秦國,跟著老師正式學了歷代秦王的事蹟之後,驚喜地發現,他要的就是秦昭襄王那種對待六國既囂張又不要臉的感覺!

心裡那一團逼著他必須東出函谷關,必須擴張秦國版圖的熊熊烈火,早就已經告訴他了,他繼承著祖輩的血脈和遺志。

燭之武退秦師,裡的秦王是秦穆公。

重用張儀,把楚國騙得團團轉,害的屈原被楚懷王猜忌疏遠的,是秦惠文王。

完璧歸趙、澠池相會、重用白起殺了一百多萬人、間接導致屈原投江自殺的……都是秦昭襄王。

嬴政發自內心地欣賞自己這些祖宗們不要臉的欺負其他六國的所做所為。

尤其是他曾祖父,那個被稱為戰國大魔王的,被公認的為了秦國的擴張可以沒有任何底線的秦昭襄王嬴稷。

可以說,大部分語文課文裡提到的那個無恥秦王基本都是秦昭襄王嬴稷。

龔具都要開罵了:

“就你,秦昭襄王嬴稷是吧!為了得到和氏璧,逼的趙國的藺相如差點在柱子邊上一頭撞死。”

“你害的屈原寫了《離騷》,害的我們語文課必須背誦!你都不知道那玩意多難背!”

“敢情就是你派白起攻陷了楚國都城,導致國破家亡的屈原悲憤之下投了汨羅江。”

“我們每年端午節放假,爭執到底是甜粽子好吃還是肉粽好吃,這些都得感謝你嬴稷唄?!”

龔具都無語了:“政哥,你知不知道?你崇拜的這些秦王祖宗,都是我們現代人語文課本文言文小故事裡的究極大反派!”

“奮六世之餘烈,可是這六世秦王,全員惡人,在其他六國眼裡,秦王沒一個好餅!”

“尤其是你最崇拜的大魔王曾祖父嬴稷,翻遍史書,愣是找不到一件他做過的和正義有關的事!”

“甚至都有個說法,沒有做過混蛋的流氓不是一個好秦王。”

“你崇拜他們也正常,畢竟歹竹出不了好筍。”

“而且,由於這麼多秦王裡,政哥你的名聲是最大的,導致你的爺爺祖爺爺欺負其他國家幹過的壞事,也都被算到你頭上了。誰讓你們都叫秦王呢……”

“慚愧,我小時候也以為課本里那些戰國時期的終極大反派秦王,都是你……其實,只有挨荊軻刺殺,繞著柱子逃命的那個秦王是你,其他的都不是你。”

“不過,看你這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樣子……嬴政你要是知道自己為祖爺爺們背了鍋,估計還會覺得挺榮幸的。”

“突然就理解胡亥作為你兒子為什麼這麼殘暴了,他不是基因突變,他只是不學無術,然後放大了你們老嬴家不要臉的流氓本性。”

“原來扶蘇才是你們家的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