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聽趙老頭說這個侄女是個有本事的,開始她還沒覺出來。
經過上次母親偷拿二哥家土坯的事,侄女沒有聲張,給她們娘幾個留了面子。
到今天蓋房子給的意見,現在又能買來低於黑市價格的糧食~
絕對妥妥地佩服~
“真的嗎?能找來多少?噢~~也不用太多,夠喂到秋天糧食下來就行。”趙蘭生怕自已說的多了,讓侄女為難。
趙茹怡笑著說:“肯定夠,你放心大膽的喂吧,對了,村裡一起買的家禽飼料你也一定要給家禽喂上,一是不容易生病,還有能早點出欄多下蛋。”
趙蘭的身體就像充滿了電的電池,一下子渾身是勁。
以後有什麼事她要找這個侄女商量,跟她聊一會兒,自已頭頂的一片烏雲全散開了。
聽說二嫂家餵鴨子,她也這麼安排,跟著他們家總不會錯。
先找村主任安排蓋房子的事,晚點再定買小鴨子。
說辦就辦,趙蘭直接去村委會找周林生。
周林生正在讓人從村裡找能孵蛋的人,看看有多少?夠不夠村裡人用。
看到趙蘭過來,叫她坐那等一下,自已安排完。
自從趙蘭離婚回到大榆樹村,周林生還是挺照顧她的。畢竟自已帶著四個孩子生活,挺不容易的。
“蘭子,有什麼事?”周林生安排好,過來問。
趙蘭用商量的語氣說:“主任,我打算趕快把房子蓋起來,想麻煩你幫我從村裡找點人,工錢按重勞力給,每天管一頓飯。”
按說她給的不算少,還管飯,人肯定好找。
“行,我幫你找人。你打算蓋多大的房子?我看看找多少人合適?”
房子的大小格局她已經想好了,“我打算就按我二哥家的房子大小來蓋,就想快點蓋好就行。
對了,土坯還不夠,需要買一些。”
周林生心裡計算了一下,“那先找6個勞力就行,需要兩個小工,看你家自已安排還是?”
“一起找了吧,”趙蘭沒有猶豫,直接回答。
“你打算從哪天開始蓋?”
“後天行嗎?來不來的及?”趙蘭詢問著。
周林生點頭,“後天行,這些日子天氣都挺好,趁著天氣晴朗,趕快蓋起來也挺好。”
趙家的事,周林生也不方便說什麼,痛快地答應馬上去找人。
下午孩子們放學回來,都聚在一起寫作業。
他們讓趙茹怡一次次的優秀成績對比下,顯得那麼黯淡無光。
所以,他們都暗暗下定決心,努力學習。
不然老師和同學都來問,你是趙茹怡的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嗎?
他們也是有自尊心的·····
經常吃空間食物的趙茹霞記憶力非常好,只要是老師課上講過的知識,她就能記住。
孫相喜正在努力學著古詩,“茹霞姐,學習古詩你有什麼好方法嗎?”
“我用我姐給的方法,把古詩都寫在一個本子上,沒事就背誦。
等都能背熟了,可以找人問意思。比如我家的人,你都可以問,他們都懂。”
這個方法還是趙茹怡說的,趙茹霞用起來果然很好用。
孫相喜從來沒有哪一刻像現在這樣,羨慕趙茹霞。有那麼好的姐姐,和家人。
他暗暗告訴自已,一定要努力,成為對趙茹怡有用的人。
趙學鵬聽到他們兩人的對話,心裡也偷偷計劃,要不要也學這個方法,把古詩全都寫一起背下來。
不就是背古詩嗎?有什麼難的,趙茹怡都會,自已也肯定不會太差。
趙友鵬一頭黑線,心裡嘀咕:哥,你怎麼也開始努力學習了?你要是也學習好了,那我怎麼辦?難道只有我不努力嗎?
左右看看王家的三個姐妹,人家也是寫完了作業,在學自已薄弱的課目。
他瞪著大大的眼睛,欲哭無淚~
把寫完的作業放進書包,也拿出本子開始寫一年級所有的古詩。
他也得努力了,不然秋天他們幾個都升上二年級,難道就自已還在一年級繼續上嗎?
又看了一眼孫相喜,那傢伙難道不累嗎?
每天在學校學,回來學,聽茹怡姐說,他回家還學。
趙茹怡看孩子們都在學習~
自已去倉房裡,進入空間。
上次種的葡萄藤,結了二十幾串葡萄,這個季節又不能直接拿出來。先摘下來,放到架子上。因為空間裡保鮮,所以,並不擔心壞掉。
把肉在空間裡變成肉餡,晚上準備做肉餅吃。
檢查了一遍受精家禽蛋的數量,確保村主任要的數足夠。
忙活完,迅速出了空間。
用白麵和玉米麵各一半,和好面醒發。
看孩子們還在學習,自已去前院裡割了一些韭菜。
坐在小板凳上把韭菜挑揀好,洗出來。
用肉和白菜,雞蛋和韭菜,開始烙餅。
沒一會兒,香味就傳了出來,孩子們再也坐不住了,都跑過來。
趙茹怡氣笑了,“你們這些饞傢伙,我剛才忙活時,沒一個來幫忙的。
現在餅快烙好了,都跑來了。”
孫相喜馬上挽起袖子去洗手,“姐姐,你說要我幹什麼?”
其餘的孩子也呼啦啦跑去洗手~
“得了,現在不用你們忙活了,馬上就能吃了。你們準備好一會兒在這吃飯就行。”
趙茹怡撿了三張餅讓王青帶回去給趙老兩口,“你去告訴姑姑,說我媽留你們姐妹四個在我家吃飯。把四丫也帶過來。”
又對著趙學鵬說了留他和趙友鵬在家吃飯。
趙友鵬和王青呼呼跑去報信。
趙茹怡讓王玉幫著烙餅,讓趙茹霞做一鍋雞蛋湯。
天黑前二奎夫妻回來,看到家裡這麼多孩子都在。
趙茹怡拉著母親的手,在她耳邊悄聲說:“今天是我爸生日,我做了肉餅,讓他們也在咱家吃飯,也一起熱鬧熱鬧。”
劉俊敏笑著點點她的額頭,“你爸沒白疼你,還記得他生日。”
讓壽星二奎坐在主位上,劉母坐在他身邊。
趙茹怡端著一盤白菜肉餅,趙茹霞端著一盤韭菜雞蛋肉餅,王青端著雞蛋湯。
其他的孩子們拿著碗,筷子。一起擺在炕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