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屬於特殊時期,沒人敢冒頭。
大家都是小心再小心,生怕留把柄。
如果真有這樣的計劃,那他敢做這個領頭人。
心裡盤算了半天,他決定明天去鎮裡走走,打聽一下訊息。
想到這裡,他正了正神!
“好孩子,這事挺重要,我也找領導打聽看看。
你再聽到什麼,記得來跟我說。”
趙茹怡擔心他去打聽不出資訊,畢竟包產到戶得兩年後。
她得再接再厲添一把柴,“主任,這樣的訊息一般都是封閉的!
都是給一些想出政績人領悟出來的。
咱們村如果想做,可以改一下說法。
比如現在幹活不是分組嗎?
咱們可以把一個家庭分成一組,其他的和原來的一樣。”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
趙茹怡這麼出主意,肯定會得罪一大批幹磨洋工的人。
記工分最少是5分,最多10分。
像二奎這麼能幹的,村裡也不少,但是他們乾的再多,也只能記10分。
像蘇金,幾乎都是磨洋工,還給她記6分。
“大妞,你說的這個辦法好是好,就是分地塊不好分吧!
咱們村現在63戶,知青8人也算其中一戶。
是按人口多少分?還是按戶分?交公糧怎麼交?”
既然討論,他把這孩子當大人一樣來談事情。
趙茹怡聽村主任的問題,知道他往心裡去了。這事努努力能成。
“這個好辦,提前把村裡的地,分成幾類。
上等,中等,下等,水稻,農田。每塊地多大,標註上號碼。
自已根據自已選擇侍弄地交公糧,按家庭勞力多少,最多分幾塊和最少分幾塊地。”
周林生的思路跟著她走,他想了半天,這件事的可行性。
會出現的問題等等……
看他深思,趙茹怡沒有打斷。等他捋清思路。
等他的眼神由迷糊,到清明,再到擔憂……
趙茹怡再接再勵,
“不用擔心他們交不上公糧,你看今年大家養豬的熱情就知道了。
但凡養豬的人家,誰家沒去山上開荒地。”
周林生笑了起來,是啊!擔心什麼呢?總不能為了幾家不好好幹活的,耽誤那些積極努力的。
那些不好好幹活的,每年也是村裡照顧著給工分,現在他們不好好幹,那就等著捱餓吧!
“好!好!你父母有福啦!”說著拍著趙茹怡的肩膀,由衷的讚歎。
“這事是好事,我得理一理。
你先回去,過幾天村裡開會我叫你。”
村主任心裡打定主意,跟二奎說這孩子要好好培養。
趙茹怡想了一下,這件事她得讓趙老頭知道。
好給他安排的時間,就算是他想偏心,現在也不可能有這個機會了。
村主任如果把這個想法執行下去,接下來,肯定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甚至不勞不得。
每家的狀態馬上就會發生大的改變。
晚上吃過了飯,趙茹怡來到趙老頭住著的堂屋,鄭重的說:“爺爺,我想和您說點事。”
趙老頭聽到孫女都說上‘您’了,應該是大事。於是跟著孫女來到院子裡的角落。
趙茹怡直接開口說道:“爺爺,接下來我說的事,您別吃驚。
村裡正在計劃包產到戶,就是說,每家每戶在村裡,根據自已家的勞力情況。
領幾塊地,根據地的大小,好壞,確定年底交公糧的數目。”
緩慢的說完,怕趙老頭聽不懂,她儘量簡短明白地說出來。
“什麼?包產到戶?怎麼包?”震驚中回過神的趙老頭緊張的問。
能抓住重點,她讚賞的感嘆。“按戶頭分,按家裡勞力的能力自已領任務。”
從沒有哪刻像這一刻似的後悔,趙老頭分家分錯了啊!!!
如果不分家,大兒子一家,二兒子兩口子都是他家的勞力!
現在呢?他和老伴,蘭子成了重勞力。
把大兒子一家分出去也行,他們家只有老大是重勞力,蘇金和趙建鵬都只能算半個勞力。
哪像二兒子和媳婦兩人都是重勞力。只有兩個閨女,吃的還少。
哎……
深深的自責,悔恨中……
看著趙老頭那沉痛的神色,趙茹怡差點笑出聲。
算計別人結果算計了自已,他怎麼也沒想到計劃不如變化快。
等了半天沒有得到回答,趙茹怡說:“爺爺,這件事先別說出去,村主任只讓我先告訴您。”
她要讓趙老頭知道,他家的事村裡關注著,而且村主任還很看重他老人家和孫女兩人。
第二天,周林生起了個大早,騎著腳踏車去鎮上。
鎮長看到他,很驚訝。“林生,今天怎麼來了?有什麼事嗎?”
鎮長三十歲出頭,小平頭,說話語氣堅定。總能給人一種信服的力量。
周林生擦了一下額頭的汗,“鎮長,有這麼個事,麻煩你給我出個主意。”
他肯定不能說趙茹怡聽說的話,想辦這事,得用巧。
“村民裡有能幹的,有偷懶的,現在是能幹的也不想好好幹了,偷懶的就更別說了。
都怕自已吃虧,多幹了也得不到好處。少乾的也給工分。”
他邊說邊看著鎮長的臉色,看到點頭示意繼續。
他又接著說:“我們村研究這個問題開會。
大家提出來,看能不能分組幹活,按戶為一組去分。
這樣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
集思廣益得出來的這個想法,應該不能算是個人主意,和態度。
沉吟了半天,鎮長問:“具體怎麼辦?你們想到哪裡了?有方案嗎?”
聽到這裡,周林生大喜,有門!作為老兵,作為村主任他可是能聽得出領導的話外音的。
於是他趕緊說道:“有一個大概的方法,我們村63戶,把地按大小按位置,分成地塊。
再把地塊分成上,中,下三種田,每戶最少領上~中~下3塊田地,最多的不超過8塊田地。
每塊田交相同數量的公糧,餘下的留給自已。”
他把和趙茹怡和他說的,再加上自已琢磨出來的,一起跟鎮長說了。
鎮長上次去市裡開會時,就聽一些領導說起,現在的村民愛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