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仁回到城中已是夜晚,荒古大將軍聽聞殿下英勇殺敵,斬殺韃子數量超過一百,早已在軍中設下宴席,靜等殿下歸來。
荒古大將軍說道:“恭喜殿下,第一戰就取得勝利,聽聞殿下還以一敵百,斬殺了一百韃子,這種戰功在邊疆也沒有多少個”
朱棣仁客氣說道:大將軍說笑了,只是一小股韃子,都是一些雜兵,不足為慮。但是韃子
每逢快到冬季必定會闖關進來搶糧,畢竟塞外除了牛羊並沒有什麼糧食。所以大將軍我們只能龜縮在城內了嗎?那城外的村莊和大明的子民該怎麼辦?
大將軍嘆氣說道:殿下有所不知,不是我不想把他們遷進城內,是城內的土地就這麼點養不起那麼多人。而且他們也捨不得丟下屬於自已的土地。不走還有一線生機,走了必死無疑。
朱棣仁心想:哎,其實他自已心裡很清楚,邊疆窮困,朝廷連年天災不斷,地裡莊稼又收成不足。但是其實辦法不是沒有,只是現在的他還沒有能力去做,甚至說沒有能力去改變。但是還是把心中的疑問了出來。
“敢問大將軍,韃子每次燒殺搶掠會出動多少人?我們有什麼防範措施嗎?
大將軍說道:每次韃子會出動十幾股騎兵,每股騎兵五百到一千人不等。等把周圍的村莊搶完就會去最近的小城搶,只要被他攻破城牆,他們進去之後就是百姓的噩夢,慘不忍睹,生靈塗炭。
朱棣仁說道:大將軍我有一計可以讓今年的韃子吃一個大虧,還能保護我們大明的百姓。
大將軍聽聞竊喜:殿下,當真?
朱棣仁笑道:當真,我們邊吃邊聊。第一,我們必須成立一個情報部門,所謂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們連敵人的影子都不知道,數量也不清楚那我們怎麼打。
第二,我們得組建自已的特種騎兵。所謂特種騎兵可以理解成下馬是步兵,上馬是騎兵,是斥候,也是刺客,無所不能。
第三,我們今年肯定來不及訓練出特種騎兵,但是我們可以教大明的子民挖地道。挖道中道。地道挖在房子下面,第一層地道放少量發黴糧食。第二層地道放自已的糧食,第三層放自已的貴重物品和藏身。假設第一層被發現,韃子找到糧食也會嫌棄或者搜刮完就走。因為他們很趕時間,趕著搶下一家。但是你不能不讓他們什麼都搶不到,他們會發現不對勁。
但是要做到這些,就得回到第一步,組建情報部門,不然我們的眼睛就是瞎的,敵人什麼時候來我們都不知道。而且每個村莊必須有十名斥候和十名士兵,這樣我們才能及時藏身,保護好自已。百姓在什麼都還在。
大將軍聽的也是頻頻點頭說道:殿下好計策,但是我們還是得按規程來,我馬上起書稟告陛下,請求組建情報部門。今晚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朱棣仁趕忙說道:其實大明王朝就有最好的情報部門,大將軍可以直接和父皇說。
大將軍微微一笑:錦衣衛?
朱棣仁說道:沒錯,就是錦衣衛,搞情報他們是專業的,而且他們基本每個人都有一些武藝,全國抽五千錦衣衛過來絕對夠用。
大將軍說道:好主意,這樣我們還可以省不少訓練的時間,那我去寫奏摺,請示陛下。
朱棣仁說道:勞煩大將軍。
荒古大將軍回到營帳之中,坐在案前,心中滿是對四皇子計策的讚歎。他提起筆,開始認真撰寫奏章。 “臣荒古,叩見陛下。陛下聖明,臣鎮守邊疆,韃子屢屢犯境,燒殺搶掠,邊疆百姓苦不堪言。今四皇子殿下前來,殿下心懷天下,智計非凡,為臣等帶來應對韃子之良策。”
大將軍筆鋒一轉,詳述起朱棣仁的計劃,“殿下首倡組建情報部門,此乃兵家之要。殿下言,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韃子來勢洶洶,而我軍常因不知其確切動向而疲於應對。故殿下建議從全國抽調五千錦衣衛前來邊疆組建情報機構。錦衣衛之人,皆精於探查情報之事,武藝亦不凡,此五千人若至,必能成為我軍耳目,洞察韃子一舉一動。”
大將軍繼續寫道,“再者,殿下亦提及組建特種騎兵,此雖一時難以達成,然亦為長遠之妙策。且殿下另有一法,可教百姓挖地道,地道分三層,第一層置少量發黴糧食,第二層藏百姓自家糧食,第三層放置貴重物品與百姓藏身之處。此計若行,韃子即便搶掠,亦難以盡得糧食,且百姓可保自身安全。然此計施行之關鍵,仍在於情報部門之組建,需得及時知曉韃子來犯,方可使百姓有備而藏。且每個村莊設十名斥候與十名士兵,既能探敵,又可護民。” 寫完奏章,荒古大將軍仔細檢查一番,確保無誤後,便差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朱源璋在皇宮之中接到奏章,細細讀來,不禁喜上眉梢。“朕這四子,倒是有幾分本事,此計甚妙。”當下便提起硃筆,批閱同意。 可轉念一想,如今朝廷銀錢緊張,這組建情報部門所需花費著實不少。他略一思索,便命人傳旨,讓荒古大將軍回奏,著四皇子朱棣仁自已出錢組建情報部門,此部門亦交予他全權負責,畢竟朝廷難處諸多,實在無力承擔這筆開支。
朱棣仁接到旨意,心中雖有些無奈,但也深知朝廷的困境。他決定全力以赴。 朱棣仁開始著手訓練組建新的情報部門。他首先挑選了一些機靈聰慧、對邊疆地形熟悉計程車兵作為基礎成員。 他把這些士兵聚集在一起,神色嚴肅地說道:“你們即將成為我大明邊疆的情報尖兵,你們的職責重於泰山。” 他開始對他們進行最基本的訓練。
朱棣仁深知,要在邊疆組建一個有效的情報部門,困難重重。資金的短缺只是其中之一,更棘手的是要將這些來自不同背景計程車兵訓練成合格的情報人員。
他挑選的這些士兵雖然機靈聰慧且熟悉邊疆地形,但他們缺乏系統的情報訓練。朱棣仁站在這些士兵面前,心中默默規劃著訓練的步驟。
首先是情報收集方面的訓練。朱棣仁帶著士兵們來到一片開闊地,這裡模擬了一個村莊的場景。他指著遠處的幾個營帳說:“假設那是韃子的營地,你們要學會從各種跡象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他開始詳細講解:“看那營帳周圍的馬蹄印,深淺、大小和數量都能告訴我們很多。如果馬蹄印深且大,說明他們的馬可能馱著重物或者是體型較大的戰馬,這可能暗示著這是一支裝備精良的隊伍;馬蹄印雜亂且多,那他們的人數可能不少。還有,觀察營帳外的腳印,腳印的走向、分佈能判斷出他們日常的巡邏路線和活動範圍。”
為了讓士兵們更好地掌握,他讓士兵們分組進行練習。每個小組要在規定時間內觀察並記錄下 “韃子營地” 的各種跡象,然後回來彙報。一開始,士兵們的觀察結果總是漏洞百出,但朱棣仁不厭其煩地指出問題並加以講解。
除了地面的跡象,朱棣仁還教導士兵們如何從天空中獲取情報。“注意那些飛鳥,” 他指著天空中飛過的一群鳥說,“如果鳥群突然改變飛行方向或者驚慌失措地飛走,那很可能是下方有異常情況,也許是韃子的大部隊在行進,驚擾了它們。”
在如何提前發現韃子的訓練中,朱棣仁把士兵們帶到了山區的要道附近。他說:“這裡是韃子可能入侵的路線之一,你們要學會利用地形來隱藏自已,同時又能清楚地觀察到遠處的動靜。”
他教士兵們在山上尋找合適的藏身之處,比如巨石後面、茂密的灌木叢中或者是山洞的入口處。“在這裡,你們要保持安靜,像周圍的石頭和樹木一樣。一旦發現韃子的蹤跡,不要急於行動,要先確定他們的人數、裝備和行軍方向。”
朱棣仁還讓士兵們學習韃子的一些生活習性和作戰習慣。“瞭解敵人,才能更好地預測他們的行動。韃子善於騎馬作戰,他們的騎兵機動性很強。在冬季,他們為了搶奪糧食會更加頻繁地出動,而且他們往往會選擇黎明或者黃昏時分發動襲擊,因為這個時候光線昏暗,對他們的突襲有利。”
在資訊傳達方面,朱棣仁設計了一套複雜而有效的密碼體系。他利用邊疆地區常見的動植物、地形特徵和天氣現象來編制密碼。
他拿起一片樹葉說:“這片樹葉有五個裂片,我們可以設定它代表五個韃子的小隊。如果樹葉的顏色偏黃,說明他們可能是長途跋涉而來,比較疲憊。”
為了確保資訊傳遞的準確性,朱棣仁讓士兵們反覆練習密碼的解讀和編制。他設定了各種情景,讓士兵們模擬在不同情況下傳遞情報。
“假如你在一個村莊發現了韃子的行蹤,而你距離最近的情報站有十里路,你要如何把準確的資訊傳遞過去?” 朱棣仁嚴肅地問士兵們。
士兵們開始根據所學的密碼體系,用樹枝在地上畫出代表韃子情況的符號,然後再把這些符號轉化為可以口頭傳達的暗語。
然而,訓練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由於士兵們文化水平參差不齊,一些複雜的密碼和情報分析方法理解起來非常困難。而且,邊疆地區的環境惡劣,有時候狂風呼嘯、沙塵漫天,這對士兵們的觀察和資訊傳遞都造成了很大的干擾。
朱棣仁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那些理解困難計程車兵進行單獨輔導。他還根據實際情況,簡化了部分密碼體系,使其更易於操作。
同時,為了應對惡劣環境對情報工作的影響,他教士兵們一些特殊的技巧。例如,在沙塵天氣中,可以透過感受風向和沙塵的密度來判斷遠處是否有大規模的隊伍行進;在夜晚,可以利用月光下的影子和聲音的傳播來發現隱藏的敵人。
對於即將到來的五千錦衣衛,朱棣仁深知他們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但要讓他們與邊疆士兵融合為一個強大的情報組織,還需要精心的安排與規劃。
當五千錦衣衛抵達邊疆後,朱棣仁將他們集中在一處開闊的校場上。他站在高臺上,目光堅定地看著這些來自京城的精銳之士。 “諸位錦衣衛的兄弟,你們從京城而來,皆身懷絕技,精於情報之事。如今邊疆戰事吃緊,韃子屢屢犯境,我們急需一個強大的情報組織來保衛大明的子民。”朱棣仁大聲說道,聲音在空曠的校場上回蕩。
朱棣仁首先將錦衣衛與邊疆士兵打亂混編,確保每個小隊中都有來自雙方的成員。他解釋道:“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大家互相學習,錦衣衛兄弟們帶來京城的先進情報手段,邊疆的兄弟們則熟悉本地的地形與民情,兩者結合,必能發揮出最大的效力。”
在訓練方面,朱棣仁針對錦衣衛和邊疆士兵的不同特點進行了調整。對於錦衣衛,他著重讓他們瞭解邊疆的特殊環境和韃子的獨特習性。他安排邊疆士兵帶領錦衣衛深入草原、荒漠等不同地形,實地講解在這些環境下如何進行情報收集與隱藏自身。 例如,在草原上,錦衣衛們學會了如何根據草叢的倒伏方向判斷是否有大部隊經過,以及如何利用草叢的掩護跟蹤敵人而不被發現。
在荒漠中,他們學會了透過沙丘的變化和沙地上的痕跡來判斷韃子的行蹤,同時掌握了在缺水少糧的情況下長時間潛伏的技巧。 而對於邊疆士兵,朱棣仁則讓錦衣衛傳授更專業的情報技術。錦衣衛們開始教導邊疆士兵一些複雜的跟蹤與反跟蹤技巧,如如何在人群中悄無聲息地跟蹤目標,以及如何識別敵人的跟蹤並巧妙擺脫。
在密碼與暗號的運用上,朱棣仁讓雙方統一使用之前他設計的以邊疆元素為主的密碼體系,但同時也讓錦衣衛分享京城中一些加密和解密的思路,使密碼體系更加嚴密。 為了增強團隊的凝聚力,朱棣仁組織了一系列的聯合演練。
這些演練模擬各種真實的戰場情報任務,如深入韃子營地竊取情報、傳遞緊急軍情以及在被敵人發現後的突圍與反擊。 在一次演練中,模擬的是一個邊疆村莊被韃子包圍,情報小隊需要在重重包圍下將村莊內的情報傳遞出去。
錦衣衛與邊疆士兵組成的小隊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邊疆士兵利用對本地地形的熟悉,找到了一條被敵人忽視的小路,而錦衣衛則憑藉高超的潛行技巧,避開了敵人的巡邏隊,成功將情報送達。 朱棣仁還設立了嚴格的獎懲制度。
對於在情報工作中表現出色的小組或個人,給予豐厚的獎賞,包括物資獎勵和晉升機會;而對於那些因疏忽或違反紀律導致情報洩露或任務失敗的,則嚴懲不貸。 在情報站的設定與管理上,朱棣仁讓錦衣衛和邊疆士兵共同參與。
他們根據邊疆的戰略要點,重新規劃了情報站的佈局。一些錦衣衛擅長機關設定,他們在情報站內設定了各種巧妙的機關陷阱,以防敵人的偷襲;邊疆士兵則憑藉對當地資源的瞭解,將情報站偽裝得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隨著時間的推移,錦衣衛與邊疆士兵之間的磨合越來越好。他們逐漸摒棄了彼此之間的差異和隔閡,形成了一種默契。這個由錦衣衛和邊疆士兵合為一體的情報組織,就像一張嚴密的大網,悄悄地撒向邊疆的每一個角落,隨時準備捕捉韃子的一舉一動,成為讓敵人真正害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