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2章 順風局

“‘飢餓遊戲’的比賽裡沒有贏家。”

“貢品們為了生存和勝利,不得不相互殘殺,以奪取最後的冠軍。”

“然而,比賽的勝利並不意味著能夠擺脫困境。”

“就像英俊的芬尼克會因相貌出眾而受到國會富人的青睞,被總統當作禮品贈送給這些富人。

同樣,凱特尼斯的指導老師黑密斯在獲勝後也遭受了悲慘的命運。”

“他們以為獲勝就代表著一切。”

“但他們遠遠低估了賽委會的無恥。”

江弦沉聲講述著。

他說的是自己小說的內容,但每一個字又像意有所指,一巴掌一巴掌扇在賽委會每個人的臉上。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寫到:人是聯結在動物和超人之間的一根繩索。

這句話意指,人的本質是人性、獸性與神性三種特徵的結合。

但是它們在人們的思想中所擁有的比例是不同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變化的,有時候人不停地在神性與獸性之間搖晃。

有的人在慾望面前人性變得極端脆弱,為了達到目的寧可拋棄人應當具有的人性,變成吃人的野獸,這是人性的泯滅。

有的人善良、純真,不唯利是圖,哪怕在面臨生命的抉擇時也總把最寶貴的東西留給對方,這是人性最接近神性的時刻,是人性的昇華。

我取帕納姆國這個名字,panem源自拉丁語短語,意為‘麵包和馬戲團’。

我想透過這樣一個名字來隱喻,統治者透過提供娛樂和物質需求來分散公眾的注意力,從而維持其統治。

飢餓遊戲的比賽結果,實際上是由統治者們控制的。

例如,第2區和第3區等相對富裕地區的孩子們從小就接受了身體素質和飢餓遊戲技巧的訓練,而其他地區的孩子僅僅在貧困線上掙扎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因此,當他們進入比賽時,往往只能充當陪襯的角色。

包括在小說的結尾,賽事主辦方可以隨意更改規則,可以讓兩個貢品取得勝利,也可以限制只讓一個貢品取得勝利。

當一場比賽的結果的結果是遭受控制的,那麼這場比賽就失去了公平。

而沒了公平,就只是作秀,只是賽事主辦方自導自演的好戲。

至於賽事的主辦方的那些傢伙,他們早就人性全無。

他們沒有把貢品當作是和自己一樣是有血、有肉的人類,而是把他們當成屠宰場裡的牲口。

更加讓人感到令人憎惡的是,他們在比賽過後還要反覆對影片進行欣賞與重播。

這種對人體生命的漠然和對人性尊嚴的踐踏,完全是人性的泯滅。

江弦雙手掐腰,站在臺上說了一大通。

他說的每個字都不離《飢餓遊戲》,但每個字又好像不是真的在談《飢餓遊戲》。

臺下的作家們一陣又一陣的鼓掌、歡呼、吹口哨起鬨。

而坐在臺下中間位置的盧西恩笑容繃著,身體也繃著,瞭解他的人就知道,這是他在強壓著自己巨大的怒火。

然而這還沒結束,當江弦發完言以後,他將自己的獎盃默默放在腳底,然後三指朝上,手心向外,指向天際。

一名記者舉起相機,將這一幕拍攝下來。

“這個手勢是什麼意思?”盧西恩問身旁的人。

“什麼?”

“我說這個傢伙這個該死的手勢是什麼意思?!”盧西恩有點破防的低聲吼了出來,隨即又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見周圍的目光都朝自己看了過來,他不自然的輕咳兩聲。

“是用來表達和叛亂分子團結的三指手勢。”克里登開口道。

眾人的目光又嗖的一下朝他看過去。

“他小說裡寫的。”

克里登無辜的聳聳肩膀,又解釋說,“這是他小說當中用在抗議活動中的一種手勢。”

另一邊,江弦頂著眾人膜拜的目光回到自己座位上面。

“這真是太瘋狂了,老兄!”

斯蒂芬妮滿眼亢奮,“真是漂亮極了的還擊!”

不過江弦只表現出一臉懵的模樣,就好像一隻單純小綿羊似得。

“什麼還擊?我不懂你的意思。”

“.”

斯蒂芬妮忍不住在心裡怒罵一句你個裝貨。

頒獎出現了這麼一個小的插曲,引起了一陣騷亂,不過很快恢復秩序,繼續頒獎。

“下一個獎項是創想獎一等獎的獲得者。”

盧西恩面帶笑容的宣佈,“讓我們恭喜費利西特和他的小說《琥珀中的太平洋》!”

“嘩嘩譁。”

一陣掌聲過後。

所有人東張西望,都沒看到那個叫費利西特的傢伙起身。

“人呢?”

“我不知道。”

“.費利西特。”

盧西恩又提醒一遍,“請從你的座位來到領獎臺上。”

“.”

他這麼提醒一次過後,仍是沒有什麼人的身影在臺上出現。

“費利西特?”

盧西恩不解的朝著臺下費利西特所坐的位置看過去。

此刻的費利西特就像是屁股上面黏了膠水,一動不動的黏在座位上。

“老兄,別走神。”盧西恩笑了笑,“你不打算來臺上領獎麼?”

“.”

費利西特沒有回答,只是輕輕的搖搖頭。

於是就在《模擬科幻與現實》精心籌備的“創想獎”頒獎儀式上,非常尷尬的一幕又出現了。

一等獎的獲得者費利西特當場拒絕領獎。

“哈哈,這下有好戲看了。”

“幹得漂亮!費利西特!”

“就應該這樣,盧西恩這個從沒寫過一篇科幻小說的人為什麼能來摻和我們科幻小說的事兒。”

聽著臺下的笑聲和議論聲,盧西恩只覺得臉越來越燙了。此刻的盧西恩,像極了第五十五屆金馬上鞏俐拒絕一同頒獎時一臉尷尬的李安,也像極了91年蘇俄會議上被小葉當眾羞辱的小戈。

他完全沒想到費利西特居然能把事情做的這麼絕,就這麼當眾拒絕領獎。

這可真是讓他出了大糗。

盧西恩一邊快速想著解圍的話術,一邊在心裡瘋狂咒罵著費利西特這個傢伙。

而在其他人的眼中,費利西特一下子有了神性。

他們仍記得江弦剛才的那番發言。

有的人在慾望面前人性變得極端脆弱,為了自己的生存不擇手段。

有的人則善良、純真,不唯利是圖,哪怕在面臨生命的抉擇時也總把最寶貴的東西留給對方,這是人性最接近神性的時刻,是人性的昇華。

此刻的費利西特,出於對《飢餓遊戲》的尊重,拒絕領獎,毫無疑問,這是他無比接近神性的時刻。

“我想,費利西特的身體恐怕不太舒服,那麼獎項我們回頭再私下頒發給他。”盧西恩非常牽強的解釋說。

然而這話在其他人耳中已經成了笑話。

連帶著“創想獎”一起,徹底跌落下神壇。

第一屆獲獎者直接拒絕領獎的獎項,還有哪個作家會稀罕要呢?正如之前所說的,獎的意義是人賦予的。

當所有人都覺得“創想獎”已經淪為笑話的這一刻,《模擬科幻與現實》花費大力氣創辦的這場比賽便註定以失敗而收場。

然而這並不算事件的結束。

那些被請來作報道的記者們,就像是嗅到了腐肉氣息的蒼蠅。

媽的,來之前你們也沒說這麼刺激啊!眼看著報道“創想獎”已經是一個垃圾題材,那不如來報道“創想獎”上鬧出的這場軒然大波。

費利西特自然成了記者們競相追逐的目標。

這貨也不藏著掖著,有什麼說什麼,把自己心中的那些質疑全都抖落了個乾淨。

很快,這些文章便見諸於報。

心理學研究表明,因為在進化過程中,對於生存和繁衍後代來說,對負面資訊的關注比對正面資訊的關注更為重要,所以人們的大腦更容易關注負面資訊。

再加上《飢餓遊戲》以及江弦在美國已經有著不小的知名度。

所以創想獎鬧出的醜聞很快便受到各界關注。

《洛杉磯日報》表示,寫出《飢餓遊戲》的江弦,難逃現實帕納姆國的支配,科幻界上演了一出現實版“飢餓遊戲”。

《飢餓遊戲》讀者數量不在少數,許多之前對創想獎並不瞭解的讀者,迅速被這些文章點燃了心中的怒火,聲討起“創想獎”的主辦方。

民怨滔滔。

《模擬科幻與現實》那邊反應也很快,馬上在各大報刊發出宣告,嗯,也是那一套,先是很抱歉佔用公共資源,然後表示此次“創想獎”評獎絕對公正,最後追究造謠者法律責任。

然而這樣的說法根本沒辦法服眾。

事件愈演愈烈,而且這事兒本就敏感,很快便發展到“種族”問題的討論上來。

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zzzq。

美國人在這些運動上可是相當積極且敏感的。

觸碰到種族,那可是一個天大的問題了。

南加州大學馬上站出來背刺。

南加大稱自己與“創想獎”毫無關係,只是借用給主辦方場地,對獎項評選的內幕無絲毫瞭解。

南加大表示,他們成立之初便與衛理公會聯絡密切,雖然後來獨立於衛理公會,但仍有著嚴格規定:“決不能因種族問題而拒收學生”,因此絕不會縱容、容許種族歧視問題的發生。

南加大的滑跪,並沒有降低此事件的熱度,反倒成為這次事件高潮的一個起點。

“美國的群眾還是挺嫉惡如仇的。”

朱琳感嘆,“沒想到你的小說受到排擠會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

“怎麼會。”

江弦非常清醒,“事情發展到這個階段,我的事情也只是他們利用的工具而已。”

美國那些個每天攛掇著準備搞各種運動的人太多了。

江弦也沒想到,自己這事兒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愈演愈烈鬧出這麼大的熱度。

這中間肯定少不了這些人的推波助瀾。

不過江弦無所謂,無論事態怎麼發展,反正都對他利好。

而且他馬上準備回國了,這邊亂成什麼樣子也不用他管。

往後幾天,大規模的批評爆發了。

用潮流點的話說就是,《模擬科幻與現實》塌房了!

不管是業內人士,科幻愛好者,還是科幻小說作家,都在批評《模擬科幻與現實》破壞了科幻的單純與純粹,也破壞了科幻迷的團結。

就連科幻巨頭阿西莫夫都下場怒斥《模擬科幻與現實》的這種做法。

阿西莫夫在科幻界的地位超然。

在後世有款遊戲叫csgo,其中名為二西莫夫的飾品,就是為了致敬這位科幻大師。

還有被戲稱為“地下水”的tec9的艾薩克,名字同樣取自艾薩克.阿西莫夫。

在阿西莫夫發聲以後,海因萊因也指責了《模擬科幻與現實》,認為他們的做法是在摧毀一名科幻作家。

這些個大佬們的下場,無疑更讓事端上升一個層次,一時間《模擬科幻與現實》可謂是千夫所指。

最讓江弦感到詫異的是。

在指責和批評《模擬科幻與現實》的群體中,還有一部分女權群體。

女權主義者們說了。

在傳統的愛情小說中,男性角色是權力的象徵,也是感情世界的統治者,女性角色往往處於被支配的地位。

但在《飢餓遊戲》中,女主人公凱特尼斯一出場就以幹練、強勢的姿態出現,揹著弓箭,敏捷地在叢林裡穿行,尋找獵物。

而在以往的文學作品中,狩獵者的形象大多是男性,女性更多的則是從事採摘、耕作等活動。

《飢餓遊戲》毫無疑問體現了現代女性社會生活中地位的轉變!所以《模擬科幻與現實》壓迫小說《飢餓遊戲》,也就是對女性的壓迫!

這可讓江弦哭笑不得。

他倒是沒想到,《飢餓遊戲》這小說能在美國的各個主義中間這麼順風。

打順風局就是爽!以前跟著兄弟們混,三天能餓九頓,跟著集美們混,這小日子一下子就過得不一樣了。

不過在江弦記憶裡,《飢餓遊戲》對現實的影響非常巨大的。

據說當年電影上映以後,直接促進了女性射箭運動的興起。

另外,《飢餓遊戲》中的那個三指手勢,在世界多國的現實抗議活動中也被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