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很快過去,六月即將來臨。
“林哥,你家這麥子,長得真好。”
陳一凡蹲在林楓家的麥地裡,認真觀察每一株麥苗。
不知道為啥,大家都是同一時間播種的,方法也都差不多。
但是,林哥家裡的麥苗,長得就是比他們大田裡面的好。
一開始他還以為是自己的幻覺。
但今天早上取樣的時候,也順道採集了林哥家麥子的資料。
結果意外發現,不但是長得比他們田裡的麥子高將近一厘米的高度。
就連根部也比他們大田裡的粗一點。
這不正常啊!林楓聞言,看了眼自己的麥田。
他的十畝麥田裡,種的其實全是系統抽獎抽的小麥種子。
原本他只是想替換兩畝的。
但是後來想一想,都是一樣的播種,一樣的施肥。
如果只有兩畝長得特別好,那不比十畝都長得特別好還顯眼?
十畝地,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也更不容易被看出和別的麥子有啥差別。
原來的麥種,他直接放到大集上賣了。
沒想到剛擺出去就被人買走,一點也沒浪費。
林楓一邊澆水一邊說:
“是嗎?不知道啊,地是你們幫忙鋤的,播種也是你們教我的。”
“我就開著播種機在地裡面來來回回的。”
他撓撓頭繼續裝傻說:“有沒有可能是這塊地已經好幾年沒人種過了,所以營養格外充足?”
“我覺得有可能。”
旁邊另一個聲音,立馬傳來。
”你看看,林哥家的玉米長得也比咱們大田裡的好一點。”
“雖然看著沒小麥這麼顯眼,但是根莖平均也要粗上一兩毫米這樣。”
柏文韜晃動了一下手裡的記錄本說道。
這就不怪我了。
林楓在心裡偷偷的想。
“玉米還是普通的玉米種子,農資站買的那種。”
“唉,這是沒辦法的事。”
劉思妍同志難得開口,她抓起一把地上的泥土。
認真看了看,又拿手搓了搓。
其實這麼多年,關於泥土的秘密至今也沒有人完全解開。
他們配置的完美營養土,很多時候都趕不上純天然的好土,更趕不上大山深處的腐殖土。
對一般的蔬菜水果好像看似沒啥差距。
但是對於中藥材來說,那差距就非常明顯了。
中醫的沒落,也不是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林哥,我能採集一點泥土回去看看嗎?”劉思妍問。
“採唄。”林楓點點頭,無所謂的說。
他總不能直接的把靈水,靈肥送到這群學生面前。
但是他們要是能從少量的土壤資源中,破解靈水靈肥的秘密。
那林楓可以說是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的。
就在一群學生就這林楓家的農作物,為什麼比他們大田裡長得好進行激烈討論的時候。
他們村,幾乎很少用到的大喇叭,突然響起。
“通知,通知,所有村民,請於下午兩點到村活動中心開會。”
“再次重複一遍,所有村民,請於下午兩點到村活動中心開會。”
地裡面的所有學生,甚至包括林楓都好奇的抬起頭,不由自主地看向大喇叭的方向。
與此同時,村裡的訊息群也在瘋狂的震動。
有的是問啥事的,有的是直接請假說在外面去不了的。林楓回村這麼久,還是第一次經歷這種事兒。
一時間也被勾起了好奇心,決定下午的時候去看看。
………………
下午兩點,村活動中心的椅子上,陸陸續續坐滿了人。
能來的好像都來了,不能來的很多都在群裡請了假,或者拜託鄰居幫忙轉達。
大家一看就是非常熟練的樣子,跟第一次來的林楓一點也不一樣。
林楓提前五分鐘進門,不大的屋子裡,角落已經坐滿了人。
他眼角抽了抽,心裡感嘆,怎麼不管到什麼地方人都是這個德行。
大學上課往角落裡坐,公司開會往角落裡藏,村裡開會也最先把自己往嘎啦裡面放。
還一個一個小團體,分得特別明白。
他隨便找了個不算靠前的空位置坐好。
村長宋軍帶著村領導班子,卡著兩點整的時間走了進來。
先沒著急開會,等了十分鐘,確定再不會有人來了,才關上門說正事。
教室大小的空間,宋軍直接扯著嗓子說:“也不啥大事,但是,是一件好事。”
“做好了咱們全村人都能分到錢的那種好事兒。”
說到錢,一開始在屋子裡帶頭打哈欠的人,一下子就不困了。
眼睛瞪的一個比一個圓。
急性子的更是直接開口問:“啥好事?”
林楓也有點好奇,偷偷挺直了身子,往村長的方向看過去。
宋軍清了清嗓子,說:“是這樣的啊,咱們縣裡面這兩年北雪嶺旅遊業發展的不錯。”
“就藉著這個風頭,開發了一個旅遊一條街。”
“縣裡面發展,也沒忘記了咱們幾個村子。”
“給咱們每個村子都留了個十幾平米的小商鋪。”
“不要租金,只抽店裡一成的營業額相抵。”
“剩下的錢,交完稅扣完成本,就可以分給村裡的人。”
“當然是出力越多,得到的越多。”
村裡的人,文化程度可能不高,但是大家都不是傻子。
一聽也就明白了怎麼回事。
這就相當於縣裡面給了他們一個鋪子,可以讓他們在裡面賣東西賺錢。
但問題是,賣什麼啊。
宋軍恰時也在這時候發言,說:
“對,我就是來跟大家討論一下,賣什麼這件事的。”
“縣裡面的意思是賣一些我們當地的特產。”
他們當地有啥特產?
林楓一臉懵的坐在人群中。
原諒他剛剛回來的時間不長,對周邊也沒啥瞭解。
最多能知道哪個村子有個魚塘,哪裡有什麼果林。
現在他也明白了,這事他也就聽聽就行,重在參與的那種。
擺正位置後,他將自己的視線往村裡絕大部隊聚集的地方看去。
王書記這時也開口了,他說:“給你們舉個例子,下家村的他們準備賣草編。”
“就是那種用苞米衣做的各種草墊子和工藝品……”
“哦這個啊!”
一聽這話,下面有人立馬反應過來說:“我聽我小舅子的二姑姥說,是他們村是有一個老太太。”
“那老太太手藝可好了,墊子編得特別結實耐用。”
附近的一片人,一起跟著點頭。
覺得這個主意相當的不錯。
可問題是,他們村沒人會啊。
這下又蔫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