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鐵義!”孫琦氣喘吁吁地向他跑來,手上原本還拿著一卷嶄新的書卷,在看見他的那一刻也顧不上什麼書不書的了,手一鬆,書卷掉了下去,下一秒,他緊緊抱住了叢鐵義,滿臉欣喜,“好久沒見,想死我了。”
“你要把我勒死了。”叢鐵義艱難道。
孫琦用的力氣不小,叢鐵義不一會兒就覺得兩眼昏花,卻見孫琦並沒有鬆開的意思,於是手上稍稍用力——
下一秒,孫琦大喊一聲,震驚地看著他。
“你什麼時候會防身術了?”他揉著自己通紅的手腕,感嘆道。
“算不上防身術,但對你綽綽有餘。”叢鐵義笑著躲過孫琦的拳頭。
他自己也沒想到,幾個月前只是跟著吉大人隨便練了兩下,現在卻依舊有下意識的反應。
“你的書,拿好。”叢鐵義彎腰,將書遞給孫琦。
雲夫子從講堂外走了進來,見狀,叢鐵義立刻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開啟書卷,搖頭晃腦地開始背書。
孫琦眨著眼睛看著他,要不是此人的面容沒變,他還真的要不敢認他是叢鐵義了。
“愣著幹什麼,快找個位置坐了。”雲夫子趕他,孫琦麻溜地找了一個靠近叢鐵義的位置,坐下後,翻開書卷,有模有樣地跟著他一起大聲念。
幸好,他爹教了他識字,書中的字讀起來不是特別困難。
雲夫子站在他們面前,揹著手,眼睛向上看,有幾分心不在焉。
他看了看門口,又看了看天色,轉過頭又看了看正在讀書的兩個娃娃。
他年歲已高,原本是不想授課的,可來找他的是七皇子的部下,他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一個娃娃還好,精力也能跟得上,卻沒想,四皇子又給他塞了一個娃娃。
他看著眼前的兩個小娃,大腦一陣發矇。
叢鐵義將學過的課文都讀完了一遍,卻見雲夫子依舊在心不在焉地往外看。
孫琦也漸漸失去了注意力,腦袋不住地往桌子上點。
“夫子?”叢鐵義喊了他一聲。
雲夫子沒回應,他便提高了音量,又喊了一聲。
雲夫子回了頭,孫琦也被驚醒,兩人都看向叢鐵義。
“怎麼了?”夫子有些茫然。
“學生已經將之前學過的都背了下來。”叢鐵義暗示他開始上課。
雲夫子卻又把目光轉向了外面,馬上就到正午了。
“今日老夫身體不適,先不上課了,你們倆各自把書背完就回吧。”雲夫子丟完這句話,轉身離開了講堂。
叢鐵義便開始收拾書卷,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
孫琦卻有些慌了,他拉住叢鐵義問:“這夫子向來如此不守規矩嗎?”
他爹還讓他參加科舉呢,若是不過,怕是不妙。
“倒也不是,大多數時候都挺負責的。”叢鐵義搖頭,“估計是因為今日有人被斬首,他想去看看。”
“誰被斬首?”孫琦來了興趣,也跟著叢鐵義一起,把東西收拾好後,兩人一起往外走去。
“不知道。”叢鐵義面色有些差。
來的路上,他聽說了要被斬首的人是誰。
那一刻,他心裡是雀躍的。
不管怎麼說,那都算是爹的仇人,他被斬首,也相當於報了爹被冤死的仇。
也幸好雲夫子把他們放走了,不然叢鐵義還沒機會去看“復仇”現場。
孫琦雖然和他認識不久,但倆人也在一起玩了一段時間,見他的臉色,孫琦便覺得有些不妙,只沉默地跟著他,一聲不吭。
不知不覺中,兩人就走到了人群聚集處。
“小娃娃也來看斬首?”沒擠進去的老者逗他倆。
孫琦臉色有些發白,他有些怕,拉住了叢鐵義,可叢鐵義卻力大如牛,硬是從人群中擠了進去。
孫琦沒擠得進去,只好鬆了手,兩人就此分散。
他有些擔憂,便在周圍找了一個空地坐了下來,聽著圈內磨刀的聲音。
馬上就到正午了,縣衙門口傳來了宣判的聲音,判文很長,孫琦最開始還有意去聽,可後來就有些困了。
正午的陽光正好,在冬日裡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他剛要閉上眼睛,突然聽見了“叢寬”二字,於是猛然驚醒。
叢鐵義呢?
他害怕他做傻事,從地上站起,衝到人群外圍,想找個縫隙鑽進去,可馬上就行刑了,人圈堅固得像是一堵牆,根本沒有他的位置。
“孫琦?你在這幹嘛?”嚴樂安不知從哪個角落鑽了出來,對他招手,“來這。”
他被嚴樂安帶著,從牆角擠了進去,好歹是擠到了內部,能看見行刑場地。
澄縣前幾年還有專門的行刑場,可隨著縣城內的安定,一連五六年都很少有需要行刑的案件,行刑場便直接被關了。
因此,今日的行刑才會在縣衙門口直接處置。
嚴樂安不知從哪摸出來半塊饅頭,放進嘴裡津津有味地啃著,等待行刑。
孫琦卻在人群裡找叢鐵義的影子,找了三四遍都不見他。
而此時,判文已經讀完,車伕也被拖了出來,把他扶好後,劊子手刀起刀落,乾脆利落地執行完自己的職責。
人群一片寂靜,孫琦看去時,發現每個人面容都如出一轍:瞪著大眼,面無表情。
“家屬前來認領!”喊的人是杜仵作。
她連喊三聲,見無人出來,便著人將車伕給埋了。
此時京城內。
林易已經在養心殿外候著了,他帶來的書信先一步被林總管送到了皇帝的手中。
這封信是嚴主簿託莫縣令寫的,內容正是近期工作彙報,其中就包含了徐府這件事情。
皇帝放下手中的公務,開啟了這封信,先是被幹淨整潔的字跡驚了一下,滿意地點了頭,然後才仔細看其中的內容。
一共分為兩頁,前一頁內容集中在處理舊縣令留下的小尾巴,後一頁則是新縣令對未來的安排,以及近期事務的處置方法。
皇帝仔仔細細看了第一頁,邊讀,邊在心中描摹莫縣令的特徵。
看完第一頁,他心中大喜,在心中給年輕的莫縣令刻下一個“靠譜穩重”的印象。
等翻到第二頁,他就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了。
直到看見了最下方的“七千萬兩銀子”,他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