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5 昔日同窗

小姑娘被送來的時候躺在病床上閉著眼睛在睡覺,但每一個氣息都深而重。

“急性白血病引發的肺部感染,這是今天的片子。”小姑娘的主治醫生把手裡的片子遞給了何年。

何年接過片子仔細一看,不禁神色有些凝重,膠片上一塊一塊的白色影子,用千瘡百孔形容也不為過。

情況不樂觀,何年放下片子又拿起病歷來看,快速的看完病歷抬頭正準備跟周醫生溝通小病人的病情之時,病床上的小姑娘卻突然發出了一聲怪叫,然後呼吸立刻變成了窒息的前兆。

何年反應迅速,馬上上前檢視小姑娘的瞳孔,這時她已經呼吸極其困難了,張大了嘴巴卻吸不進任何空氣,眼睛也張的大大的,卻並沒有焦點。

“準備插管吧。”何年簡單卻清晰的下了決策。

病房中一陣躁動,護士將小姑娘推入病房,何年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插管前準備工作,所用到的醫療器具也已經在手邊,等病患一就位他立刻開始了操作。

在Icu裡,肺部插管是每個醫生都做的極其熟練的一個工作,何年站在患者頭部處,開啟小姑娘的口腔,左手持喉鏡,右手拇指食指抵住了小姑娘的牙齒,小姑娘還尚有意識,大概是感覺到了痛苦身體突然開始掙扎。

“上鎮定。”何年吩咐護士。

一個針劑下去,小姑娘的四肢立刻不動了,只是呼吸依舊困難。何年取出一根管子,順著病人的喉嚨慢慢的插了進去。

不到一會兒功夫,呼吸機已經連上了小姑娘的器髒開始運作,何年掏出口袋裡的聽診器彎身仔細的聽了聽小姑娘胸腔處的氣息,確認連線成功後才直起身來。

這邊又馬上安排護士用藥,看著小姑娘輸上藥,呼吸情況穩定下來後才稍稍緩了一口氣。

家屬在病房外的哭聲驚天動地,何年安置好病房裡的病人後出去跟病人家屬溝通病情和治療方案。

話才剛講一半,病房裡面的護士匆匆忙忙的跑了出來對何年說:“何醫生,三床的病人血氧一直在降!”

何年轉身跑回病房,是另一個小患者,患有爆發性心肌炎,已經進行了插管和治療,這兩天情況已經穩定了,沒想到又突然指標惡化。

何年看了一下儀器又檢查了一下患者本人的狀態馬上說:“立刻通知家屬來簽字,做好準備上ECMO,給麻醉科打電話讓他們派人過來。”

“好的。”護士匆匆跑去行事。

又將是一個不眠之夜,不,至少是兩個。因為病人一旦用上“ECMO”,就意味著病人身上有兩套系統在運轉,一個是體外生命支援系統,簡稱可以代替心臟跳動的泵器,另一個便是病人自己的心臟,兩個系統必須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這就要求醫生要二十四小時待命,隨時監測病人的各項指標,保證生命支援的安全和有效。

在重症監護室,“ECMO”是不常開的裝置,除了李文白之外,能夠熟練掌握這項工作技能的醫生也只有寥寥的兩個,何年是其中一個。但要讓患者用上“ECMO”並非一個醫生就能完成的事情,因為涉及到麻醉,他們常與麻醉科的同事一起合作完成此項工作。

家屬來了以後何年迅速給家屬做了簡單扼要的說明,家屬剛簽好字,麻醉科的醫生就風風火火的趕來了。

何年作為主治醫生,配好了藥之後就要開始上手操作了。

麻醉科的醫生進行動脈穿刺過後,病人迅速進入麻醉狀態,何年立刻開始進行穿刺置管……血一片一片的洇出來,戴了四層手套的手卻不能有一絲的失誤。

“刀片。”何年伸出手便有刀片放在他手裡。

“導絲。”一根長導絲放進了他的手裡。

“壓住。”一雙手穩穩的按壓住他要求的位置。

“推肝素。”準備好的注射器已經拿在手裡。

“血壓。”

“血壓97/66。” 有人立刻回應。

何年深深地沉浸在這種既緊張又謹慎的操作中,他一度好似忘記了周遭的一切,腦子和眼睛裡只有眼前的病患和手下的動作,不知過了多久,隨著血液的貫通,隨著ECMO機器開啟的聲音,何年才感覺到到自己的心臟隨著機器一同跳動起來。

“連線成功!”一名護士的語氣裡帶著些興奮。

何年直起身,感覺到自己的後腰部一陣僵硬的痠麻。他先是檢視了一下儀器上的各項指標是否正常,確認一切無誤後又看了眼牆上的鐘表,已經過去了四個小時,天都快亮了。

接下來就是觀察時間,醫生們需要守在病患身邊一到兩個小時密切觀察病患的各項情況。

鬆弛下來之後,一位麻醉科的醫生引起了何年的注意。在剛才的治療中,這位醫生跟何年搭配的非常有默契,彼此不用多說一句話便明白對方的意思以及即將開始的操作,他們的意識好像連上了同一根線,能準確感應對方的想法和目的,何年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同頻感應如此一致的同事。

何年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他也正好轉過頭來對上了何年的目光。

然後,那位醫生便徑直走了過來,他停在何年面前仔細的看了他兩秒,眼睛猛的一亮試探的叫了聲:“何年?”

何年一驚,他認識他?他對著他面部僅露出的一雙眼睛也看了兩秒,腦子裡突然跳出一個人來。

“周讓?”何年叫道。

周讓立刻摘下了口罩,露出一個陽光璀璨的笑臉:“真的是你!”

周讓,何年在國內讀本科時的同系同學,學院的風雲人物,成績優異,是年年拿獎學金的主,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比賽,拿獎拿到手軟,還被電視臺邀請參加過節目。他的醫學筆記更是被同學們奉為傳奇,因為他很會畫畫,所以他的筆記配有大量的插圖,什麼肌肉組織,五臟六腑都栩栩如生,就連毛細血管和細胞他都能信手拈來,老師講的一些很難理解的東西他都能清晰的畫出來,讓人一看就思路清晰,一目瞭然。上學的時候不僅學院的教授們對他青睞有加,同學們也視他若神明,不過他卻並不居高自傲,性格隨和有趣,人緣很好。

何年也摘下口罩笑了:“真巧。”

“我以為你會在心內科,沒想到你居然在兒科。”周讓看著何年,有些不可思議。

何年笑了笑問他:“我跟兒科有那麼不搭嗎?”

周讓露出一口白牙:“搭!很搭!怪不得你還像個大學生一樣一點沒變,原來是在兒科天天面對小朋友的緣故啊!”

“你變化還挺大的,”何年故意跟他開玩笑,“好像……”

“好像什麼?”

“好像比以前成熟了不少。”

“嗐!你直接說我老了不就得了!老同學的忠言我絕不生氣。”周讓笑嘻嘻的說。

何年向他確認:“你在麻醉工作?”

周讓皺起眉:“我去年在麻醉科,今年在急診,這幾天被臨時抽調到麻醉替補一個休假的同事,結果就有幸遇到你們的傳喚了。”

“你還是那麼厲害。”何年真心的發話,他覺得用三頭六臂形容周讓也不為過,他能力太強,且整個人透著意氣風發的勁兒,走到哪兒都能掀起一陣風。

周讓聽到何年的誇讚,卻露出一臉嫌棄的表情:“停!在你面前說我厲害,我只會覺得是在諷刺我,大學的時候我計算過,我們經歷了那麼多場的考試,只有一次我的分數比你多了三分,還有兩次我們倆持平,其餘我紛紛在你之下。只不過你為人太低調了,把風頭都讓給了我這種活躍分子。”

何年不知道他居然還有這出,於是笑道:“還真沒看出來,你居然對成績這麼有研究。”

周讓哈哈一笑說:“沒辦法,誰讓那時候班裡有個您呢,我還暗自感慨過:既生瑜何生亮呢!”

何年也忍不住被他逗笑了。在工作中遇到老同學,他心裡是由衷的高興。

周讓滔滔不絕的跟他講起了班裡一些同學的近況,何年聽著那些熟悉的名字心裡猶如清風吹過,大部分同學都成了醫護人員,在不同的醫院和科室任職,做著治病救人的工作。

周讓說:“今年我們正準備組織一場同學聚會,有沒有興趣來?”

何年點點頭:“當然。”

周讓跟他交換了電話號碼,既然同在一個醫院又師出同門,自然以後要常聯絡。

天亮的時候,周讓告別何年回了自己的科室,因為早晨有場手術。

“何同學,見到你真是太高興了!”周讓用拳頭輕輕敲了一下何年的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