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8章 日娛巨無霸,東寶!

花束般的戀愛改編權600萬美元,一年多過去,東寶漲了一百萬美元。

這筆錢是外匯,外匯能退稅,到手就是六百萬美元。

實打實的四千多萬。

你的名字改編權300萬美元。

又是兩千多萬。

兩部電影的改編權費用其實沒有異議。

雙方談判的主要矛盾是主你的名字放映權。

東寶要一口價,300萬美元買走,這個價格看著低,實際上這個價格對國產電影而言,已經是近幾年最高的價格了。

小日子的電影保護,比國內嚴多了,一般都是一口價買斷,不搞分成。

另外小日子的電影玩法,和國內差別非常大。

小日子的電影,就是櫻花電影製作者聯盟——映連,五大電影公司稱霸!

映連那個黑呀!比棒子還黑。

放眼全世界,就沒有比小日子電影市場更黑的。

除了電影行業,小日子在文娛方面,啥都黑的一逼。

都壟斷了……不黑才怪。

李明洋以前研究過奈飛,日娛壟斷到什麼程度,即便是霍霍全球,把好萊塢都給轟的稀巴爛的奈飛,都在小日子折戟成沙。

五大電影公司都有電視臺背景,或者本身就是電視臺的子社。

小日子的影視行業,實質上就是電視臺的天下。

把電視臺霸權和壟斷展現的淋漓盡致。

小日子電影的製作發行,和動畫片類似,都是製作委員會模式。

製作委員會的由來是電視臺為了振奮低迷的影視產業而發起的制度。

電視臺牽頭,拉來廣告商、出版社、贊助商、影碟廠商等等共同出資進行電影製作,電影行業獲得額外的資金,電視臺獲得電影的播出權,影碟廠商獲得了製作影碟的權利,贊助商獲得更多的曝光,是個多贏的局面。

小日子的電影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採取製片委員會模式來製作的。

這套模式確實拯救了小日子的電影產業和動畫產業。

然而後來就扭曲了。

資本壟斷,製作環節全部外包,無論製作公司,還是明星,全都是打工仔,拿著死工資,往死裡壓榨。

以你的名字為例,250億日元的院線票房與鐵定要大賣的光碟版。

新海誠其實在這部作品中賺到的的錢並不是特別的多,在製片委員會模式下導演是拿一個比較固定的工資而非按照票房分成。

也就兩千萬日元左右,差不多一百萬人民幣……

外國電影想在小日子發行上映,條件很苛刻,首先得有在日公司,其次得和映連公司合作,最後發行宣傳費用,還得你自己掏。

沒有映連公司的幫助。

你就是拉一百家公司,在小日子都拿不到啥排片。

目前小日子全國影院不足一千家,銀幕總數不到三千塊。

而東寶,小日子最大的電影公司,擁有350家影院,遍佈全國,就區域壟斷而言,巔峰萬達在東寶面前都是弟弟。

在影院佔比方面,國內能跟東寶媲美的也就只有中影。

還只是目前的中影。

過個兩三年,中影的統治力就不行了。

東寶不願意搞分成,跟錢沒關係,就是不想打破這個壁壘。

赤壁總投資五千萬美元,天橙和艾迴投了2000萬美元,實際上這些錢全是背後的小日子掏的。

小日子掏那麼多錢,就沒指望東大的電影市場能回血,小日子要的就是小日子版權而已。

小日子不想給東大分本土票房,直接投錢,賭小日子的票房。

事實上,小日子賭對了,赤壁上下砍下破百億日元的票房。

赤壁其他製片方賠的死去活來,唯獨艾迴是賺的,映連也是大賺。

票房分成就是一個突破口,一旦開啟,就會被國外電影一點點敲開市場。

就像好萊塢動用外交手段,一點點敲開國內市場。

好萊塢一頓狂撕,最終把票房分成口子開到25%。

此後好萊塢電影都開始跟國內同步上映了,很多電影北美票房不景氣,全靠國內票房回血。

對國內電影市場的衝擊大到離譜。

也就是好萊塢自己出了問題,先是遭遇漫威英雄電影和奈飛雙重夾擊,後來又是各種zzzq。

迪斯尼甚至官宣,沒有東大市場,迪士尼電影也能過得很好。

和東寶的談判已經持續快一個星期了。你的名字2月10日下映,比原定下映日期,推遲了整整十天。

是李明洋和座山雕談判的結果。

他並沒有動用三體這個籌碼……

天梯要變……

他要等時局穩定,剛好那時候,特效技術也迭代的差不多了。

座山雕關心的是電影大盤,想引bat等網際網路資本入局電影圈,撐大國內電影大盤。

票房大戰就是這麼來的。

所有人都是這麼揣摩座山雕心意的,李明洋也是。

不過他比別人看的更遠一點,想的更多一點。

座山雕現在最頭疼的不是國內電影大盤的問題,國內電影大盤有貓眼票補,撐大隻是時間問題。

他最頭疼的是好萊塢對國內電影市場的衝擊。

在沒有票補的情況下,2011年國內電影遭到了好萊塢雷霆掃蕩,國內電影一敗塗地。

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電影局口頭下達的‘國產電影保護月’開始被認真實行。

座山雕被好萊塢針對,壓力非常大,而今年則將是好萊塢炮火最猛的一年。

座山雕最需要的還是有一個能給他分擔火力的人。

國內足夠有分量,並且願意幫他分擔火力的。

沒有!

伯納美股上市,於東躲還來不及。

上影是最熱衷和好萊塢合作的,還在籌備迪斯尼。

華藝和光線窩裡鬥呢,能撐起國產電影的旗子就不錯了。

其他公司就更不行了。

除了影視公司,大導演也能分擔火力。

座山雕其實不太想拖大導演下水,國內培養一個大導演不容易。

李明洋願意主動承擔火力。

座山雕心領了,但李明洋的名氣也就止步於國內,與姜聞、張一謀、陳凱子相比差了不止一籌。

沒想到李明洋卻有一個非常棒的思路。

就是透過小日子電影市場,擴大自己的國際影響力。

這挺難的,不過東寶對《花束般的戀愛》很執著,有大導演看中了這個劇本,想拿來改編。

座山雕為此,大過年的專門去了一趟小日子,與東寶方面溝通。

不溝通不知道,一溝通才發現東寶又看上了你的名字。

花束般的戀愛要,你的名字也要!

開出的價格,非常高,非常合理。

東寶的誠意很足。

不過李明洋卻拒絕你的名字放映版權一口價,堅持要拿票房分成。

東寶不肯給票房分成,寧願加錢,從200萬美元,加到300萬美元。

就小日子那個市場,不是西遊,也不是三國,純原創電影給到那麼高的放映版權價已經有點賭了。

雖然東寶和中影一樣,都是一條龍,進口片打包,自家能拿到百分百的利潤。

但300萬美元回本難度極大,要達到06年無極在日票房4.3億日元,才能保證回本。

按照小日子那個進口片票房分成,百分之十幾,你的名字除非能轟出赤壁級別50億日元,才有可能拿到300萬美元分成。

可能嘛?完全不可能啊!

老謀子的英雄才40億日元,十面埋伏22億日元,周星星的功夫才17億日元。

座山雕歪頭抽了一口煙,掃了一眼默不作聲的李明洋。

李明洋這根本不是衝錢去的,是衝著小日子票房體系去的。

要撕開別人的電影市場!你的名字只是災難愛情三部曲之一,後面還有兩部呢。

只要你的名字能以進口分賬片的名義進入小日子本土,票房只要過十億日元級別。

那剩下兩部進入小日子市場都不用李明洋提,東寶就要急著籤合同。

國際影響力不就來了!國內是以票房過億,算作票房大賣的標準。

而小日子是以十億日元為界。

所謂的大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