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章 千古半帝李隆基

李白開啟箱子,裡面的寶貝露了出來。

“這些都是什麼,為何朕從未見過這些。”

李白拿起來一一解釋。說到土豆紅薯的時候李隆基甚至忘記了呼吸。

“你說多少,你說多少,你確定這土豆和紅薯畝產有幾千斤?”

李隆基激動的抓著李白的肩膀,臉色肉眼可見的逐漸變紅。

李白點點頭,和他說了土豆和紅薯的種植方法。

每當李白拿出一樣東西,李隆基都是一陣驚呼。到最後張大的嘴巴甚至合不上了。

“李愛卿,你能告訴我這些東西都是從哪來的嗎。”

李隆基不傻,這些東西一看就不是大唐該有的產物。

李白將自已的奇遇說了出來,只不過和曹老闆的說辭差不多,都是被仙人選中,讓他幫助大唐。

李隆基聽後更加不可置信了,世界上真的有仙人嗎?

李白看著上班的時間要到了,讓李隆基盯著自已。

李隆基眼睛死死盯著李白,想看他是不是像他說的那樣突然消失。

上班時間一到,李白一眨眼的時間便消失了。這下李隆基不得不相信這個事實。

李隆基召來了自已的貼身小太監,讓他將宰相和六部官員全都叫了過來。

等全部人都集合後李隆基將自已剛才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了他們。

“陛下切不可被小人矇蔽,仙人之說簡直是無稽之談。”

李隆基沒有說話,而是讓他們在這裡等,等李白回來。

李白來到公司後趁著休息的時間惡補了唐玄宗時期的歷史。等到自已下班後出現在自已的宅子裡的時候差點沒被這陣仗嚇死。

幾個官員看著自已像是看傻子一樣。宰相姚崇他們不可置信的看著李白,回想到早晨皇上告訴他們的話。

現在的他們都相信皇帝說的是真的。

“天佑大唐,天佑大唐。”

“大唐得仙人相助,一定可以再創輝煌。”

…………

拍馬屁的聲音一個接著一個,李隆基享受著他們的阿諛奉承。

“李愛卿,能和我們詳細說說仙界的樣子嗎?”

李白將自已的所見所聞說了出來。他們聽的激動不已,都表示一定要將大唐建設的和仙界一樣。

李隆基也沒客氣,拉著他們一起吃了一頓晚飯。

飯桌上李隆基有了自已的小心思。

“李愛卿,不知道仙人知不知道我這個皇帝做的如何,算不算是千古一帝?”

該來的還是來了,李白將酒杯裡的酒一飲而盡。

“陛下,你離千古一帝還差一點。實乃千古半帝。”

千古半帝?

“意欲何為?”

李白一字一句的將自已記住的歷史說了出來。

“陛下在位前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上整頓吏治,修訂律法,選賢任能,重用姚崇、宋璟等人;在經濟上,調整經濟政策,減輕人民負擔,重視工農業發展;在軍事上,改革兵制,擴張疆域,鞏固國家統一;在文化上提倡文化教育。

陛下裁撤無用的官員,使用僱傭兵制代替府兵制。開元五年,陛下派兵收復了淪陷多年的遼西十二州。在河西走廊附近設立軍鎮和節度使,以保證唐王朝對外交往之的道路暢通無阻。

在你的治理下,開元時期政治清明。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李隆基便大力推動教育發展,下令所有州、縣、鄉都要設立學校,使得“於時垂髫之倪,皆知禮讓於時垂髫之倪”。這一時期年號為“開元”,故稱為“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是唐朝的全盛時期。政治清明,百信安居樂業。

“但……”

李隆景心下一緊,他也知道盛極必衰的道理。

“後來怎麼了,是我昏庸了嗎?”

“是的,陛下晚年逐漸奢靡昏庸,你一改開元初年的虛心勤儉,變得自傲。

後宮宮女和宦官不斷增加,你寵幸宦官,導致不少人被冤死,到後來“四方表奏,皆先呈力士,然後御奏,事小者力士即決之”,高力士權傾內外,李林甫,安祿山等都是靠他才成為將帥,宰相。就連太子也要稱其為兄。”

聽到自已寵幸宦官,李隆基都不敢相信自已能昏庸到這個地步。宰相姚崇聽過後當即跪倒在李隆基前面。

“陛下萬萬不可寵幸宦官,宦官亂權專政的教訓歷歷在目,請陛下三思。”

姚崇生怕李隆基再犯自已犯過的錯誤,將大唐拖入萬丈深淵。

“姚愛卿請起,朕絕對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

“高力士李林甫等人阻塞言路,許多上諫的官員被貶。”

“你還霸佔兒媳!!!”

李隆基:“∑(O_O;)”

六部官員:“(つ﹏⊂)”

“怎麼可能。朕怎麼能不顧綱常禮法,昏庸到這個地步。”

“武惠妃死後你聽別人說他兒子的老婆十分漂亮,你便霸佔了楊玉環,封為楊貴妃。你對楊貴妃寵愛到了極點,宮人都稱呼他為娘子,禮數實同皇后,公眾專門為楊貴妃 製作華服飾的人就有七百人。”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貴妃受寵也道中一些官員將奇珍異寶獻給楊貴妃後“擢居顯位”。楊氏一家也飛黃騰達,全家都獲得了極大的利益。原本只是縣尉一職的楊國忠更是被提拔為多個重要職位任職。

楊國忠欺上瞞下,只顧自已的利益。而你卻疏於朝政,寵信宦官,裁撤清廉的官員,至此唐朝的危機不斷加深。”

李隆基聽完後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他不敢再聽下去。

“天寶後期,土地兼併嚴重,大量農民失去土地,而節度使的權力過大,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更是大權在握,擁兵自重。”

這下幾個官員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李先生,是造反了嗎?”

“是的,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聯合同羅、契丹等民族組成15萬士兵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外戚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

安祿山命史思明率軍攻打饒陽,後又率兵佔領河北一帶,由於開元盛世社會生活較為安定,百姓對戰爭毫無準備,叛軍很快控制了河北。李隆基召楊國忠商議對策,派榮王李琬、高仙芝為帥東征。

儘管中央籌集兵馬二十萬,但由於軍隊缺乏戰鬥力,且李隆基聽信奸臣所言,並不信任主將的判斷,最終全軍覆沒。”

李隆基一聽,直接暈了過去。

等他再次醒來後已經躺在了自已的床上。

“來人,傳宰相過來,還有李愛卿。”

很快姚崇便走了進來,可卻沒有看到李白。

“姚愛卿,李白怎麼沒有過來。”

“陛下,你昨晚過於激動昏了過去,現在已經快到中午了,李先生去上班去了。”

李隆基深吸一口氣,想到自已晚年如此昏庸他心口就忍不住的疼。

“姚師,朕該怎麼辦?”

姚崇想了想開口說道“陛下不必擔心,既然陛下已經知道了未來的事情,相必未來的事情也不會發生,陛下只要一直保持初心,以前的事一定不會再次發生。”

李隆基一想到那些禍國亂政的小人破壞了他大唐河山,他氣不打一處來。

“傳令下去,將高力士,李林甫,楊國忠三人人押入大牢,誅滅九族。”

“雞蛋也搖散黃,蚯蚓劈兩半,路過的狗都要打兩巴掌。”

在以前的話姚崇會覺得這樣的刑罰會不會太重了,但是現在他一點也不覺得。

等到李白再次下班回來後又被李隆基招入皇宮。

“李愛卿,這安祿山叛亂應該失敗了吧。”

“是的,安祿山被你兒子李亨打敗的。”

李白將過程詳細的說了一遍,李隆基聽到自已的晚年生活淒涼。也覺得是自已咎由自取的結果。

“說來這安祿山還是你乾兒子呢。”

李隆基:“……”

“即刻下令找到安祿山,滅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