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2章 液晶顯示屏新突破

這時,姜老的一位光學專家張教授走了過來,加入了討論:“林總,從光學角度來看,手機攝像頭的鏡頭組設計不僅要考慮成像質量,還要考慮生產成本和可製造性。我們可以採用一些塑膠光學材料,降低成本,但這對光學設計和製造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林宇問道:“張教授,那您覺得我們在製造工藝上需要做哪些改進呢?”

張教授回答道:“我們需要引進更精密的模具製造技術和光學加工裝置,確保塑膠鏡頭的精度和表面質量。同時,在鏡頭裝配過程中,要開發出一套高效、精確的自動化裝配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在討論影象感測器的研發時,姜老的另一位助手小李說道:“林總,目前國際上一些先進的影象感測器採用了 CMOS 技術,具有低功耗、整合度高的優點。我們可以借鑑這種技術,結合我們自已的研發方向,開發出適合手機攝像頭的影象感測器。但是,CMOS 技術在影象質量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噪聲較大,我們需要透過最佳化製造工藝和設計電路來解決。”

林宇表示認同:“小李,你說得對。我們可以與一些高校或科研機構合作,共同攻克 CMOS 技術在影象質量方面的難題。同時,建立自已的測試平臺,對研發的影象感測器進行嚴格的效能測試和質量檢測。”

在影象處理演算法方面,林宇提出:“我打算從公司內部選拔一些優秀的軟體工程師,組建影象處理演算法團隊。同時,邀請一些影象處理領域的專家作為顧問,指導我們的研發工作。我們的目標是開發出一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領先於市場的影象處理演算法。”

姜老點頭稱讚:“林宇,你的規劃很全面。不過,手機攝像頭研發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個部門和團隊之間密切配合、協同作戰。我們還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確保專案的順利推進。”

林宇說道:“姜老,您說得對。我回去後會制定詳細的專案計劃和溝通協調機制,明確各個團隊的職責和任務。同時,我也會安排專門的專案管理人員,對整個研發過程進行跟蹤和監督。”

在商討合作模式時,林宇說:“姜老,我認為我們可以採用聯合研發、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雙方按照各自的技術優勢和資源投入,分配專案中的各項任務和權益。在研發過程中,共同承擔研發成本和風險;一旦專案成功,根據事先約定的比例分享收益。”

姜老思考了一會兒,說道:“這種合作模式比較公平合理。我們可以進一步細化合作協議,明確雙方在技術研發、智慧財產權、產品推廣等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同時,為了保證專案的順利進行,我們還需要設立一個專案管理委員會,由雙方的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專家組成,負責專案的重大決策和協調工作。”

經過一番深入的討論,林宇和姜老就手機攝像頭研發專案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雙方約定,儘快組建聯合研發團隊,開展前期的技術調研和專案規劃工作。

林宇剛回到公司辦公室不久,電話鈴聲便急促地響起,電話那頭傳來劉廠長激動的聲音:“林總,我們成功了!我們研發出了一款 14 寸彩色液晶顯示屏,解析度達到 640X480,這絕對是當下電腦顯示器領域的一大突破啊!”

林宇聽聞,心中大喜過望:“劉廠長,這可真是個了不起的成果!你們辛苦了。我這就過去看看樣品。”

林宇匆匆趕到電子管廠,劉廠長早已帶著技術團隊等候在展示廳,一塊嶄新的 14 寸彩色液晶顯示屏靜靜地放置在展臺上,螢幕散發著柔和而清晰的光芒。

林宇快步上前,仔細端詳著顯示屏,眼神中滿是驚喜與讚賞:“劉廠長,這顯示屏的色彩還原度很不錯,解析度也能滿足當下很多電腦應用的需求。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劉廠長笑著介紹道:“林總,這可費了我們不少心血。我們的研發團隊在液晶材料的最佳化上進行了大量實驗,找到了一種新型的混合液晶配方,能夠有效提高色彩的鮮豔度和對比度。在顯示面板的製造工藝上,我們也進行了創新,採用了更精密的光刻技術和薄膜沉積工藝,才使得畫素點能夠如此精準地排列,實現 640X480 的解析度。”

林宇頻頻點頭:“劉廠長,你們的努力和創新值得肯定。這款顯示屏如果應用到我們的電腦產品上,將大大提升產品的競爭力。我打算自已開發生產線,批次生產這款顯示屏,你覺得目前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劉廠長沉思片刻後說道:“林總,生產線的開發確實是個關鍵。首先是裝置採購方面,生產這種高精度的液晶顯示屏需要一系列先進的裝置,像高精度光刻機、薄膜沉積裝置、液晶注入裝置等,這些裝置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採購週期較長。我們得提前規劃好裝置的採購清單和時間表。”

林宇表示理解:“裝置問題確實需要重視。我們可以安排專人負責全球範圍內的裝置採購調研,爭取找到價效比最高的裝置供應商,同時與他們協商縮短採購週期。在生產工藝方面呢?”

這時,電子管廠的技術骨幹張工接過話頭:“林總,生產工藝雖然我們在研發過程中有了一定的積累,但要實現大規模生產,還需要進一步最佳化。比如液晶面板的貼合工藝,在大規模生產時如何保證貼合的精度和穩定性,減少氣泡和瑕疵的產生,這需要我們設計出一套高效且可靠的自動化貼合生產線。還有液晶材料的塗布工藝,如何確保塗布的均勻性和厚度一致性,也是我們需要攻克的難題。”

林宇思索片刻後說道:“張工,對於這些工藝問題,我們可以借鑑一些國外先進企業的經驗。我安排團隊去收集相關資料,同時我們也可以與一些高校或科研機構合作,共同研究最佳化生產工藝。另外,人員培訓方面也不能忽視。”

劉廠長回應道:“林總說得對。生產線一旦建立,需要大量熟練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來操作和維護。我們得提前制定培訓計劃,選拔有潛力的員工進行系統培訓,包括裝置操作、工藝原理、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培訓。”

林宇又問道:“那在原材料供應方面,我們有沒有穩定的渠道?尤其是這種新型液晶材料。”

劉廠長回答道:“目前我們已經與幾家國內的原材料供應商建立了初步合作關係,但他們的產量和質量穩定性還有待進一步考察。對於新型液晶材料,我們也在與一些國外供應商洽談合作,不過這可能會面臨價格波動和供應風險。”

林宇皺了皺眉頭:“原材料供應是生產的基礎,我們不能有絲毫馬虎。一方面要加大對國內供應商的扶持和監管力度,幫助他們提高產量和質量;另一方面,與國外供應商簽訂合同時,要儘量爭取有利的價格和供應條款,同時尋找更多的備用供應商,降低供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