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章 組裝測試

隨著朱雀 M1 處理器等一系列高效能產品的推出,公司在科技領域的影響力日益擴大。然而,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由於 CPU 效能出色,帶來的卻是發熱量高的難題。在實驗室裡,工程師們正為這個問題而苦惱。

“這發熱量太高了,長時間執行下去,肯定會影響 CPU 的效能和壽命。”一位工程師皺著眉頭說道。

“我們試過了很多種散熱方案,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另一位工程師也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時,林宇走了進來。他看著大家愁眉不展的樣子,心中已有了對策。

“大家彆著急,我有一個解決方案。”林宇說道。

眾人的目光瞬間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林宇拿出了後世的熱管+鰭片散熱器設計圖,開始向大家講解起來。

“這個設計透過採用銅底與 CPU 接觸,並經回流焊與熱管結合。熱管可以快速地將 CPU 產生的熱量傳導到鰭片上,而鰭片則可以增大散熱面積,提高散熱效率。”林宇指著設計圖說道。

工程師們圍攏過來,仔細地看著設計圖,眼中漸漸露出了興奮的光芒。

“林總,這個設計太棒了!如果能實現,肯定能解決我們的散熱難題。”一位工程師說道。

“但是,這個設計的實現難度也不小啊。”另一位工程師提出了擔憂,“特別是回流焊的工藝,我們之前沒有接觸過。”

林宇點了點頭:“沒錯,這個設計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困難就放棄。大家要相信我們的技術實力,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攻克這個難題。”

接下來,大家開始圍繞這個設計方案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銅底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我們需要找到合適的加工裝置和工藝。”

“熱管的選擇也很關鍵,要保證其導熱效能和可靠性。”

“鰭片的設計要考慮到空氣流動的方向,以提高散熱效果。”

林宇認真地聽取著大家的意見,不時地提出自已的看法和建議。

“大家說得都很有道理。我們要把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周全,確保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同時,我們也要加快進度,儘快做出樣品進行測試。”林宇說道。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工程師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散熱器的研發工作中。他們四處尋找合適的材料和裝置,不斷地進行試驗和改進。

一天,一位工程師興奮地跑過來向林宇彙報。

“林總,我們成功地做出了第一個樣品!”工程師激動地說道。

林宇立刻來到實驗室,看到了那個嶄新的散熱器樣品。他仔細地觀察著樣品的做工和細節,心中充滿了期待。

“馬上進行測試!”林宇說道。

工程師們迅速地將散熱器安裝到測試平臺上,開始進行發熱測試。隨著測試的進行,大家緊張地盯著測試資料。

“溫度下降得很快!散熱效果非常好!”一位工程師興奮地喊道。

林宇的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太好了!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但是,這只是第一個樣品,我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測試和最佳化,確保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工程師們繼續對散熱器進行著反覆的測試和改進。他們不斷地調整引數,最佳化設計,力求做到最好。

終於,經過無數次的努力,一款效能卓越的熱管+鰭片散熱器誕生了。

“這款散熱器不僅散熱效果好,而且體積小、重量輕,非常適合我們的電腦產品。”一位工程師自豪地說道。

林宇看著大家的成果,心中充滿了感慨。他知道,這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天宇科技在科技道路上不斷前進的見證。

“大家辛苦了!這款散熱器的成功研發,為我們的產品增添了強大的競爭力。我們要繼續努力,不斷創新,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科技產品。”林宇鼓勵大家道。

電腦的幾個重要零部件都已準備就緒,張昊成功聯絡好了機箱和電源的供應商,現在,實驗室開始進行組裝測試。

“大家動作都輕點兒,注意細節!”林宇在一旁輕聲叮囑著。

工程師們小心翼翼地將各個部件組裝在一起。

“林總,目前顯示卡還沒有研發出來,不過好在我們的 CPU 帶有獨顯功能,應該能暫時滿足使用需求。”一位工程師說道。

林宇點了點頭:“先這樣吧,等顯示卡研發出來再進行替換。現在把固態硬碟裝上,然後安裝玄武系統。”

眾人開始忙碌起來,安裝系統的過程中,大家也沒閒著,繼續討論著後續的工作。

“等電腦組裝完成,我們要進行全面的效能測試,確保各項指標都達到預期。”

“對,特別是散熱方面,雖然有了新的散熱器,但還是要密切關注 CPU 的溫度變化。”

“軟體的相容性也不能忽視,要多測試一些常用的軟體和程式。”

林宇認真地聽著大家的討論,不時提出自已的意見:“大家說得都很對。另外,我們還要考慮使用者體驗,看看操作是否方便,介面是否友好。”

這時,一位年輕的工程師小李好奇地問道:“林總,您說我們這款電腦推向市場後,會有怎樣的反響呢?”

林宇微笑著回答:“這就要看我們的產品能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了。我們在效能上有優勢,但也要注重品質和使用者的實際感受。只要我們把產品做好了,相信會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經過一番努力,玄武系統終於成功安裝完畢。

“好,現在開始進行初步的開機測試。”林宇一聲令下,眾人都期待地盯著電腦螢幕。

電腦順利開機,螢幕上顯示出了玄武系統的介面。

“太棒了!看起來一切正常。”

“先別高興得太早,還得進行更深入的測試。”林宇提醒道。

工程師們開始進行各種效能測試,檢查電腦的執行速度、穩定性等方面。

“目前來看,執行速度還挺快的,各項操作也很流暢。”

“CPU 的溫度也在正常範圍內,散熱效果不錯。”

聽到這些反饋,林宇稍稍鬆了一口氣:“這是個好的開始,但不能掉以輕心。我們再測試一下多工處理能力,還有長時間執行的穩定性。”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大家都全神貫注地進行著測試工作。

“林總,我們發現了一個小問題。在同時執行多個大型程式時,電腦似乎有點卡頓。”一位工程師報告說。

林宇皺起了眉頭:“立刻檢查一下是哪個環節出現了瓶頸,是記憶體不足還是 CPU 處理能力不夠?”

經過一番排查,原來是記憶體的分配出現了一些小瑕疵。

“趕緊調整一下記憶體分配策略,再測試一次。”林宇說道。

經過改進後,再次進行多工測試時,電腦的表現有了明顯的提升。

“這次好多了,基本沒有出現卡頓的情況。”

“看來問題解決了。不過我們還是要繼續觀察,確保在各種複雜的使用場景下都能穩定執行。”林宇說道。

接著,大家又對電腦的其他功能進行了詳細的測試和最佳化。

在測試過程中,林宇鼓勵大家暢所欲言,提出自已的想法和建議。

“我覺得我們可以在機箱的設計上再做一些改進,增加一些人性化的細節,比如更方便的線纜管理。”

“還有,電源的穩定性也很重要,我們要不要再進行一些極端條件下的測試?”

林宇一一回應著大家的建議:“這些想法都很好,我們逐步去完善。記住,細節決定成敗,我們要把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最好。”

一天的時間很快過去,雖然還有一些小問題需要解決,但整體的進展讓大家都感到非常振奮。

“今天的測試結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林宇總結道,“不過我們不能滿足於此,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顯示卡的研發要加快進度,同時,繼續最佳化現有的系統和硬體,提高產品的整體效能和質量。大家辛苦了,明天我們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