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章 懷疑你有日本血統

站門外朝屋內張望的柳蕙再問一次:

“請問,肖秉義同志在家嗎?”

屋內肖有財、楊玲對翻著白眼。剎那間,二人彷彿一切都明白了。

楊玲忙應道:“在家在家,姑娘,快來進,我泡茶。”

她忙碌中,不時的打量著已坐下的柳蕙。

肖有財看看她,笑問:“解放軍同志,你找我家秉義有事嗎?”

“伯父,我找肖秉義同志有點小事,他在哪兒啊?”

肖有財欣喜的敲兒子房門喊:“秉義,有同志找你。”

楊玲泡好茶,端過來問:“姑娘,聽口音,你是南京人吧?”

“是的,我家住南京城東。”柳蕙禮貌的答道。

“啊喲,城東可是富人區啊。應該喊你大小姐哦。”楊玲恭維道。

“伯母,解放了,不要喊小姐了。肖秉義同志呢?”柳蕙問罷看看後屋。

肖秉義已在房間聽是柳蕙的聲音,激動的不知怎麼好。

聽到柳蕙再次問,只好出了房門。

他呆呆的盯著正喝茶的柳蕙,一股熱流擁堵咽喉。

燈籠眼差點滾出淚珠,他此刻不光是激動,還有委屈。

彷彿為她承受了多大的壓力,好像還含有牛郎織女般的相思苦。

柳蕙看看他,點一下頭問:“肖秉義同志,躲房間不出來,啥意思啊?”

肖秉義揉揉眼,跟著張開嘴想說什麼,又趕緊抿上。

他激動的不知說什麼好,他本想說:月亮照亮堂前,蓬蓽生輝。

嫦娥降臨肖家,仙女下凡了。天大的事哦。

但是,他瞟一眼父母,怕肉麻、滾燙的話語,傷了老人,終究沒說出口。

他歉意的笑笑,搓著手,不知忙什麼好。

拿起柳蕙跟前的茶杯想添水,看是滿的,又放下。

茶杯蓋掉地下,碎了,又忙著找掃帚。

一旁的肖有財心裡笑:這小子,手忙腳亂,沉不住氣哦。

怪不得說心裡有數哩,這小子也學會隱瞞了。

這麼大的事,咋不事先跟老子透點底呢。他愉悅的雙剪著手,踱步去後屋。

楊玲則在一旁偷偷打量著姑娘的關鍵部位,左瞅右看。

柳蕙看她打量自已,也左右看看,生怕哪個地方不得體。

楊玲瞥一眼兒子說:“兒子,你們談正事把。”又跟柳蕙點點頭,去了後屋。

柳蕙接受一家人檢閱,還不自知。

看肖秉義東瞅瞅,西瞧瞧,心神不定。她奇怪的問:

“肖秉義同志,你忙啥呢?你這樣忙個不停,我下次不好來了。”

肖秉義一樣都未忙成,只給她換了一個茶杯蓋。拘謹的問:

“柳主任,你咋來了?”他話出口,又後悔:這不是廢話嗎?

果然,柳蕙對他這樣問,略顯詫異:

“怎麼?是我不能來?還是不歡迎我來?”

肖秉義想解釋,又不知如何解釋。感覺手心都是汗,在身上擦擦說:

“哪裡哪裡,你能來,我歡迎都來不及呢。喝茶,快喝茶。這可是正宗的碧螺春哦。”

“你也坐呀,站著幹嘛?想讓我仰視你?你站著,我坐著心神不定。”柳蕙笑道。

肖秉義沒坐,不停的看門外,乾脆關上大門。

柳蕙驚訝道:“哎,你大白天關啥門呀?門開著,家裡亮堂些。”

肖秉義不僅關了大門,還想關後門。

他估計父母已盯上了她,肯定特務似的躲天井偷聽。

但後門關了,堂前就漆黑了。

他心神不寧的坐下。看她滿身的風塵,沒話找話:

“柳主任,我猜你下車就直接來了我家,對吧?”

柳蕙驚訝的反問:“你咋知道的?”

“你頭髮有些亂,不注意看不出來;”

“臉上有倦容,不注意看不出來;”

“皮鞋上有塵土,不注意看不出來。”他很想跟她露一手。

柳蕙笑道:“你是想說,你很注意我,是吧?”

她見對方深情的點頭,忙躲閃他的目光,轉移話題。

“肖秉義,你啥時候跟耿畢崇吹過?說福爾摩斯是你祖宗?還有個小祖宗華生?”

“朱主任緊張的不得了,準備去市裡查戰俘遣送名單哩。嘿嘿,嘿嘿嘿。”

肖秉義一時反應不過來,不解的問:“耿畢崇說福爾摩斯是我祖宗?”

想了一會,恍然大悟:“我曉得了,我跟耿畢崇提過,我視福爾摩斯是破案界祖師爺。”

“他還有個兄弟叫華生。我想讓他學華生,協助我破案。”

柳蕙還沒開口,又忍不住笑了:

“嘿嘿嘿,朱主任聽說福爾摩斯名字四個字,很緊張。”

“跟我列舉岡村寧次等日本人名字。非說他是日本人。”

“由此懷疑你有日本血統。哈哈,哈哈哈!哎喲,笑死我了。”

柳蕙忍俊不禁,笑個不停。

肖秉義也覺得好笑,搖搖頭扯開話題。

“對了,我正想問你山泉村的調查情況。你這幾天去哪兒了?我都急死了。”

柳蕙收斂笑容問:“我去哪兒,你急什麼呢?”

他看對方漲紅著臉,瞥一眼天井,繼續說:

“我沒去村裡,但我已經瞭解了情況。沒來得及跟你說。”

“且慢,你沒有去村裡,怎麼能瞭解情況呢?”肖秉義不解的問。

柳蕙得意的說:“你那天跟我說的情況,我正好碰到村婦女主任夏小青。”

“先跟她問了一下張姓兄弟的情況。”

柳蕙喝一口茶,介紹了情況。

山泉村村頭張老頭夫妻倆,無兒無女。

張家老二四五年春,因找失散多年的哥哥,昏倒在村頭,張家夫妻救了他。

為感謝老夫妻倆救命之恩,認老夫妻倆乾爹乾孃。

他原本姓李,改姓張,對老夫妻倆孝敬得很。

砍柴、挑水、打獵,樣樣在行。

一年後終於在山裡找到了哥哥,就是現在的張老大。

因村裡大都姓朱,張家兄弟很難跟村裡融合。

村長兒子朱大旺很霸道,常找他們麻煩。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村民才逐漸接納了兄弟倆。

有一朱姓小夥子進山砍柴,不幸染上傳染病。

張老大懂點醫,不分晝夜給村民防病治病。

不幸的是,小夥子還是死了。張老頭夫妻倆,也因染病相繼離世。

因他兄弟倆救了全村,村長放言。

誰跟這兄弟倆過不去,就是跟他過不去。他兒子朱大旺也不敢造次。

解放前夕,張家老大又意外跟分別已久的媳婦重逢。三人就在村裡落戶。

解放後,村長主動替他們報了戶口。兄弟倆以砍柴打獵為生。

還輪流換班進山種蔬菜,媳婦常住村裡。

蔬菜按半價,去城裡賣,常送給周邊的村民。

村長看他們很能幹,將村裡的空地交給他們。

村民吃蔬菜不要錢……。

柳蕙看他翻著白眼搖頭,停下問:“我說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