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整個宮殿瞬間有條不紊的行動起來,一看就演練過很多次。
盡歡守在皇后身邊,不停地為她觀測脈象。
如今自已在皇后身邊,要是她出了什麼問題自已也有麻煩。
看著穩婆為皇后接生,盡歡就在旁邊好好看著,眼見著皇后沒有了力氣,便拿出銀針給了她一針。
到底是大齡產婦,生的還是雙胎,多少有些困難。
被這一針扎的,皇后頓時覺得自已有了力氣,一瞬間小皇子就被生了出來,不久後小公主也出來了。
“恭喜皇后娘娘,恭喜官家,是小皇子和小公主!”
在產房裡說了賀喜地話後,穩婆忙著抱著兩位皇嗣出產房給焦急等待的官家看看。
大老遠的官家便聽到了這個好訊息,瞬間笑得合不攏嘴“好啊好啊!”
他很是高興,小心的將其中一個孩子抱在懷中。
“這是小公主?”孩子還小,用的都是明黃色的襁褓,他看不出性別。
“是的皇上,這是小公主!”
官家很是高興,看看自已懷中的小公主,時不時又看看身邊人抱著的皇子,臉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好不容易等人為皇后收拾好,盡歡又替她把脈沒什麼問題後,這才走了出去。
此時的官家眼中只有兩個孩子,哪管盡歡在不在場。
看著身邊看著官家欲言又止的穩婆,盡歡瞬間明瞭她的為難。
“官家,如今天氣轉涼,小公主和小皇子剛出生,見風了對身子不好。”
一聽這話官家瞬間收了心神。
他可是隻有這兩個來之不易的孩子,得小心為上。
“快將公主和太子抱回去。”
太子?
盡歡笑了,改口的夠快啊。
見孩子被抱回去,官家也不留在原地了,進了產房待坐在皇后身邊拉著她的手。
“皇后為朕誕下太子和公主,辛苦了。”
盡歡沒空看著兩人恩愛,先是為兩位皇嗣把脈。
在帝后兩人緊張的眼神中,盡歡淡笑開口“小公主和小太子很是康健。”
聽及此,帝后二人這才真正放下心來。
為了不打擾皇后休息,官家又待上一會兒之後,這才看了幾眼孩子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順便帶上了盡歡。
一路上臉上都是止不住的笑意。
到底要笑到什麼時候啊。
一路隨著他來到辦公的大殿內,盡歡這才停下來老老實實的站在大殿前。
眼睛四處觀望殿內。
官家坐在龍椅上,看見盡歡四處張望的樣子只覺得有些可愛。
若是日後他的小公主長得像盡歡這樣也不錯。
孩子才剛生呢就開始幻想了。
要是盡歡知道官家在想些什麼,高低得說他兩句痴心妄想。
她可是小花仙,樣貌豈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盡歡看得無聊了,眼睛就這麼直勾勾地看著官家,想看他什麼時候才能回過神來。
好一會兒,等官家幻想結束了看見盡歡一直看著自已還有些不好意思。
“今日虧得你進宮保皇后順利生產,你想要什麼獎賞。”
他心中都想好了,若是盡歡想要,等個爵位也不是不可。
盡歡看著他,不帶一絲猶豫“我想要後宮三個女官的位置。”
“嗯……嗯?”官家還以為盡歡是想要三個前朝的官位。
沒想到要的是後宮女官的官職。
他有些吃驚,倒不是女官不好,只是相較於前朝還是虧了些。
“你可想好了?”他沒問盡歡要安排誰,左右盡歡都能幫他誕下皇嗣,難不成還會害他?
官家向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相信了盡歡便不會懷疑她的用心。
“要前朝的官位作甚?”盡歡有些不解的看向他。
她又不是皇子,不需要發展自已的勢力。
盡歡眼中的疑惑明晃晃,官家有些不好意思的咳了兩聲。
“既然你想好了朕便應允了,只是你想她們什麼時候進宮。”他也好安排安排。
“可能還要七八年。”盡歡估計著三人及笄的時間。
“還挺長……”他有些無奈。
這人還真是不會為自已討好處。
眼見著天色晚了盡歡請辭。
官家揮揮手,還不忘囑咐盡歡“常來宮中看看皇后母子三人。”
盡歡應下後行禮便出了宮。
“如何?”一回到齊國公府平寧郡主便差人將盡歡帶到用膳處。
“娘娘順利誕下小太子和小公主。”
“那真是太好了!”平寧郡主很是高興。
她自已就是皇后的義女,之前還擔心官家無子嗣,日後若是禪位後齊國公府怕是沒了往日的榮耀。
現在倒是好了,不僅有了皇嗣還有了盡歡。
但是盡歡的恩情便能讓國公府在輝煌上百年。
平寧郡主很是高興。
桌上坐著的父子兩人,絲毫不明白平寧郡主和盡歡這姑侄倆在說些什麼,不過並沒有多問。
只是相視一笑。
一家人,只要和和美美便好,有些事情也不是必須知道的。
晚膳後,盡歡抬腳回自已的院子。
自從她變大有了合理的身份之後,平寧郡主便在齊衡旁邊的院子為她找了一處院落。
院落中種著好大一棵合歡樹,因著盡歡喜歡,她便命人栽種。
也是因著這棵合歡花讓齊國公府上下知道了盡歡在平寧郡主心中的地位。
自盡歡正式出面以來就沒有下人敢怠慢她。
齊衡是和盡歡一起走的,路上兩人聊著天。
“你已經有幾日未去學堂,是去了皇宮?”
盡歡稱是。
想到剛才餐桌上母親和盡歡的對話,齊衡大抵知道了些什麼,不再多言,只是看著盡歡。
“這些天莊夫子留下了不少課業。”
一聽到這個盡歡瞬間就蔫了。
自已不是已經請假了嗎?難不成還要寫作業?
齊衡見盡歡一下像是失了精氣神一般頓時就笑了。
聽到笑聲盡歡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合著齊衡這是在逗弄自已呢。
“好啊齊衡!你這是學壞了啊!”盡歡上前作勢要撓他癢癢。
齊衡快步躲開,盡歡追上。
兩人就這麼鬧著回到了各自的院子。
身後的丫鬟和小廝掌著燈籠,連忙跟上前面的兩個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