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帖子陳浪耗費了不少的心血,其實算得上是不是乾貨的乾貨了。
沒有實操技巧,但是卻有一些對於投機客來說直指核心的真理,許多人看了之後都是感同身受。
總覺得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被點明瞭。
一經發出,桃縣上的人氣再度增加,許多人開始頂帖子,跟帖回覆。
“第一次見浪子兄的第一次長文,頂一下。”
“馬克。”
“mark!”
“先馬後看。”
“火鉗劉明。”
陳浪估計琢磨著,以這個熱度,自己的這篇帖子,很快就被盜貼,估計未來包裝一下改頭換面又變成什麼什麼遊資心法,說不定還有二道販子拿去賣錢。
網際網路時代,開源,沒有辦法的事兒。
但這只是一點不算缺點的缺點,因為陳浪並不在乎。
好處自然是更多的長時間保持文字的輸出,穩定的輸出,其實是是一舉數得的事,輸出的同時保持高度活躍的思維,自己在過程當中可以又有所得。
在回到過去之前,陳浪也看過許多投機客的交易心得。
其實都會發現一個共性,投機到最後就是比拼心態,心態,就是心態。
當然,這個前提是要有一定的技術基礎,能看懂這個市場,達到了進入門檻的層次之後,再來談心態。
就像是高手決鬥,西門吹雪和葉孤城一樣的水平,求得更進一步,武俠當中是要分高下,決生死,那到股市上,就是資金量要上一個臺階的時候所要做的事兒。
什麼都不懂,完全處於一種無知的情況下,起手式就是談論心態,搞點玄乎的談論,那就是純粹搞耍了。
比較這個市場當中,很多普通人連順勢而為都搞不明白,基礎的圖形看不明白,。
說起來,就陳浪這個帖子,其實也有意思。
像是知行合一這個概念的提出者,自然不必多言,但凡對於國學有一些瞭解的,都知道是王陽明王守仁先生,過往幾千年來立德立功立言的典範之一,極少數真正完成完成三不朽的聖人之一。
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也就是用高尚的品德為世人樹立榜樣;
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也就是為國為民建功立業;
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也就是用淵博的知識著書立說。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氣節,功業和文章。
其實絕大多數人能做到其中一點便是人中龍鳳中的龍鳳。
哪怕能做到其中兩條的,舉個例子,文天祥。
他的氣節,文章,都是足夠的。
氣節寧死不屈,詩文,有正氣歌,過零丁洋。
但是很遺憾,他是兵敗被俘虜的,這是客觀事實,在功的層面上還是欠缺一點。
但王陽明卻能三者兼備,作為一個普通書生,可以自己帶兵打仗,迅速平叛。
但是很有意思的一點在於,就像蠟燭圖是霓虹人用孫子兵法,自己領悟,自己改編,融入自己的理解,然後再去出口轉內銷一樣。
關於王陽明的較為詳盡的傳記,學術界也相對認可的,比較專業的,記錄詳實的,也是一個霓虹人,叫做岡田武彥寫的,算是霓虹的研究儒學的專家。
寫的書《王陽明大傳》,算是對研究王陽明較為詳盡的考據的存在,也是普通人想要了解,研究避不開的一本書。
像是要找其他的,就是馮夢龍的《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難錄》更像是小說一樣的存在。
對於普通人來說,接觸到的王陽明的傳記,最廣為流傳的時光霓虹人寫的,確實耐人尋味。
還有一點,這位明心見性的聖人,包括其學說。
時人斥其“事不師古、言不稱師,專以立異為高”,但不能不承認其事功的卓著;後人言其承朱學之式微鼓吹心學,為統治者另謀思想統治出路,
其實一向不太受統治階層歡迎。
王陽明雖然影響最大、功績卓著,卻爭議最大。而在整個清朝,王陽明及其學說更受到全面的壓制。從上個世紀開始,東大也曾經給王陽明及其學說貼上一個標籤:“主觀唯心”。
打成了消極學說。
只能說祖上太闊綽了也不是好事。
好東西太多了,可以隨意挑剔。
還是傳統的崽賣爺田心不痛。
儒家文化圈內,最奇葩的就是學了一部分但是沒學全的霓虹和棒子。
在各國國情的特殊情況之下,民族氣質的不同,進而衍生與東大近乎迥異和完全不同的儒家文化生態圈。
扭曲的年功序列和特色的霸凌。
但無論如何,歪路也是路,靠著傳過去的知識,兩個國家還是走出了一條獨屬於自己的道路,哪怕是有問題的,也起碼是成的路,明面上過得去的路。
至少不會和將軍共有一輛邁巴赫抽象的存在。
還有更多更多的自己棄之如履,別人視若珍寶的情況,太多太多。
說句暴論,也不怪人偷國愛偷,確實東大的人也不大珍惜。
像是中秋之類的節日,棒子的重視程度,就是要比東大的高,節味就是要足很多,相當重視。
當然了,陳浪這些想法多少有些離經叛道,公開出來,多少又會有許多衛道士跳出來指摘。
怎麼說呢。
其實如果先人泉下有知,估計可能他們還“偷”得還很好。(這裡只指傳承發揚,發源地都偷該爽噴爽噴。)
陳浪原先是不喜歡研究這些東西的,覺得古人之言是很無聊的玩意兒。
但是怎麼說呢。
炒股就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投機,他能壓榨人的潛力,他會讓許多人研究起自己原本以為終其一生都不會研究的玩意兒。
功利一點的,跟著當下最時興的新聞,最熱點的題材。
大A的股民自己做夢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去研究鈣鈦礦電池,去研究HPBC、ABC與TOPCON的差別,去研究什麼適合做固態電池,去研究,什麼叫做hit異質結電池。總是有層出不窮的新名詞。
更不說,後世更抽象的室溫超導題材。
說實在,當時這玩意兒出來。
把陳浪震得一愣一愣的。
理智告訴他,這玩意就是個譁眾取寵,棒子的漢芯和韓春雨。
但是情感上,陳浪還是希望是真的。
畢竟如果是真的,帶來的是全人類的進步,誇張一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起點。
然而,時間可以證偽,往後的一年沒什麼反應,所以就是假的。
這還只是新聞熱點方面的科學研究。
至於心態,做人,那研究得救更多了。
陳浪確實從許多古籍當中獲得了很多很多。
雖然現在許多人都對傳統文化嗤之以鼻。
比如把孔子惡搞成野獸先輩,再用AI做動圖,嘻嘻哈哈的,還真是應了那句話,禮崩樂壞。
此外,提到坤,過期有點文學素養的人,第一反應,要不是坤卦,要不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未來就很好,全都是小黑子了。
坤這個字已經完全被“汙染”了。
嚴肅的觀念,總是被娛樂化,解構,打碎,然後娛樂至死。
當然了,這些都不是陳浪需要操心的,只是偶有所感。
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能夠獨善其身,其實就已經很不錯了,陳浪還沒有狂到要有以一己之力改變這個世道的宏願。
重來一遭,他只想當一個普通的投機客,過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