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章 樂評人的恰飯技巧

曾不易將QQ音樂新歌榜的頁面截圖下來,然後發到自己的微博主頁下。

配文:

“音樂雙子星,周孝愚,兇猛,我嚴重拖後腿了。”

“大家去各大音樂平臺支援一下我的歌吧,連新歌榜前十都進不去了,太慘了。”

作為一名26歲的大男孩,他還是第一次在微博上賣慘。

好歹也是近兩年出道的優秀創作人之一,曾不易的微博下面自有一群音樂領域的八卦記者、編輯和樂評人盯著。

並不是說有多喜歡他,而是為了尋找第一手的素材。

為了恰飯。

譬如音樂人周小濤,上次在微博發帖揭露申哥新歌抄襲,微博粉絲從50多萬漲到300萬。

還收到了對手的幾萬紅包封口費。

贏麻了。

而樂評人柯小蘭,上次怒噴周孝愚的第一張專輯‘不夠主流’‘曲高和寡’‘有抄襲嫌疑’,隱晦的索要封口費,結果被周孝愚和紅姐無視,直接沒鳥他。

等中央音樂報的採訪釋出後,他一下子成了小丑。

碰瓷勒索不成,反被打臉。

這件事讓他耿耿於懷。

沒恰到飯不說,還丟了一次人。

不管是面子,還是實惠,總要找回來。

要知道,樂評人和音樂人雖然有部分身份重疊的地方,但大體上是兩個群體。

音樂人,一般是從事音樂行業的幕後人員,可以是樂器演奏者,也可以是編曲老師,還可以是修音師,歌手,詞曲作者等等。

音樂人是有自己本職工作的,一般在圈內多少都有點人脈和小名氣。

偶爾客串一下樂評人,興趣和利益各佔一半。

樂評人就不一樣,他們在之前是一些娛樂報的記者或者編輯,或者撰稿人,亦或者之前在音樂幕後圈子混過,然而,隨著網際網路浪潮的發展,他們的本職工作丟了。

紙質媒體被網際網路媒體取代。

怎麼辦呢?這些人也要恰飯,總不能去電子廠打螺絲。

他們自詡為文人,穿著長衫,輕易是看不起那種體力勞動者的。

沒得法,只能轉行做自媒體。

也就是所謂的微博大V,或者UC瀏覽器上的大魚號,仗著自己對圈內資訊的瞭解,以‘思路清奇’‘敢說敢噴’‘專找有流量的人和事下嘴’。

以此來吸引眼球,博流量。

華夏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什麼鳥都有。

還真有一些吃了飯沒事幹的圈外好奇小白,就喜歡看他們這些大V或者樂評人噴人,亦或者揭露黑幕。

圈外人對娛樂圈總是帶著一些特殊濾鏡。

既好奇,又有些憤憤不平,為什麼不平?誰讓這幫人賺得多來著。

就喜歡看你們出醜,就喜歡看你們圈內人的撕逼,和各種不堪。

過癮。

譬如著名的娛樂圈J委王公子就以敢噴人而大受歡迎,當然,這其中首富公子的名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拿B站粉絲UP主舉例,一旦粉絲值達到30萬或者50萬之後,就可以接廣告了。

發一條廣告,最低1000元起步。

所以對於他們這些樂評人來說,粉絲值或者流量就是錢,就是切身利益。

音樂人和樂評人有哪些不同呢?

音樂人:做人做事有道德底線,有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是單純為了流量而博眼球,一句話概括,想賺錢,但是也要臉。

樂評人:流量就是money,老子就靠這恰飯了,老子不要臉,只要錢,當一回小丑又何妨?恰飯嘛,不寒磣。

音樂人可以兼職做樂評人,但是樂評人是無法做音樂人的,專業知識無法支撐他們轉行。

其實可以把樂評人理解為過去紙質媒體時代的小報記者。

這不,柯小蘭就第一時間看到了曾不易發的微博截圖。

曾不易本身在圈子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一位新登場2年的創作人,算是後起之秀。

而這件事還涉及到他的一個老冤家周孝愚。

這一下,來活了。

同時,整個人也來神了。

他心中藏著的那把18CM大刀再也憋不住了。

柯小蘭快速從電腦桌上的煙盒中抽出一根華子,點燃,眯著眼睛吸了一口,隨後重重扣了一下好幾天沒洗的頭髮。

吸了一口後,感覺有點不對勁,又將嘴邊的菸蒂拿出來瞅了一眼,原來是一根利群,只不過被他狸貓換太子,裝在了華子的煙盒中。

問就是因為面子作祟。

柯小蘭一時間怒從心中起,對著電腦罵道:“瑪德,老子前幾天抽的都是華子,現在卻只能抽利群,都怪這廝。”

“這次,一定要恰到飯。”

對於他們這種職業噴子來說,恰飯也是一門學問。

首先,你要有幾百萬的粉絲值,發出去的東西有一定的瀏覽量,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是基礎。

其次,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噴人的時候要是噴錯了點,噴不對門路,那就貽笑大方了。

再次,也就是最重要的,要有敏銳的市場眼光。

通俗說就是,要知道哪些流量可以恰,哪些人可以碰瓷,哪些腦洞清奇的觀點可以引爆輿論,吸引眼球。

像現在,曾不易發的這張音樂APP新歌榜單上面的圖片就蘊含了好幾層資訊。

【震驚,流量愛豆小鮮肉的新歌踩著國民第一組合上位,揭露飯圈文化之下的畸形審美】

這是拿新歌榜第一的徐申申,第二名的吳千,和第三名的鳳凰傳奇來說事。

大抵基調就是老藝術家被流量小鮮肉踩在腳下,人心不古,娛樂圈環境堪憂之類的論調。

這樣的論調有人看嗎?

有。

但是沒法恰飯。

鳳凰傳奇經紀公司也不會給他打錢。

柯小蘭再次扣了一下額頭,迅速將這個標題給刪除掉,改成【頂流之爭,誰是樂壇第一男愛豆?我更看好申哥】

標題寫好後,內容也要可圈可點,有料有爭議才行。

柯小蘭煞有其事的分析了一番。

第一,新歌榜徐申申的新歌《姑娘別哭泣》壓了吳千新歌《大碗寬面》一頭。

第二,吳千最近兩年轉戰影視圈,成績雖然有目共睹,但是,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面面俱到就等於全面平庸,愛豆還是要立足音樂圈和綜藝圈才好,集中火力。

很簡單,拍攝一部電影要多久?幾個月對吧?

上一次綜藝,跳一支舞,唱一首歌多久?說不定幾天就搞定了。

這就是持續的曝光度啊。

音樂圈明顯更加短平快。

收益更大。

第三,徐申申經常看到凌晨3點半的前海市夜空,練習時長兩年半才出道,明顯比吳千更勤奮。

吳千雖然在南棒出道,是歸國四子之一,但是近些年明顯懈怠了。

目前是‘申哥攻,吳千守’。

長此以往,第一的位置必然被申哥佔據。

洋洋灑灑,五六百字,打完收工。

這篇帖子一共涉及到兩位圈內當紅男頂流,釋出出去後肯定不會缺乏話題的,這一點,柯小蘭有自信。

果然,他的這篇帖子釋出出去十分鐘後,就有一位自稱是吳千粉絲的人發帖回擊。

“這柯小蘭又在滿嘴放屁,我來駁斥他。”

“新歌榜徐申申暫時壓吳千一頭,是因為徐申申的這首《姑娘別哭泣》上線更早,有時間積累和發酵,而吳千的《大碗寬面》上線才兩天就空降第二名位置,上升勢頭明顯,要不了多久就能超過徐申申,到時候《大碗寬面》鐵定位於第一,這才是實力的體現。”

“hetui,某人抄襲歌都不放過,真是無底線,都知道我說的是誰。”

“我家吳千不是進軍影視圈,而是屠版影視圈,睜開眼看看15和16年影視圈吧,《美人魚》《老炮兒》被你眼瞎漏掉了?我們家吳千合作過的導演都是星爺、馮褲子級別的,合作的女演員都是劉天仙級別的,徐申申這娘炮拿什麼比?”

“對了,徐申申現在也眼紅呢,打算進軍影視圈,據說在拍攝什麼電視劇,不過就他那長相,化個古裝估計能嚇死人,我看他還是專注於唱跳和綜藝吧,影視圈他玩不轉。”

“一個黑粉比紅粉還多的愛豆,也拿出來和我們家吳千比?他經常看到凌晨3點半的前海市夜空?練習時長兩年半?拜託,我們家吳千可是在南棒練習生出道的,用屁股想一想南棒那邊練習生的魔鬼訓練難度再說。”

“現在不是【申攻吳守】,現在是我家吳千在前面被當做流量界的標杆,一眾人在後面追趕,其中就有徐申申一個,他就是一小卡拉米。”

轟的一下。

柯小蘭的這篇帖子徹底火了。

回覆數和瀏覽量火速的上升中,登上今天的熱搜前十問題不大。

柯小蘭抽著華子……哦不對,是利群。

身子重重朝後一仰,靠在電腦椅上,盯著螢幕上打得火熱的徐申申粉絲和吳千粉絲,一股智商上的優越感油然而起。

“你以為我不知道吳千的成就或者作品比徐申申大嗎?”

“你以為我不知道徐申申的黑粉比紅粉多嗎?”

“你以為我不知道頂流就應該‘影視、歌、綜藝’四面開花嗎?”

“你以為我不知道徐申申最近在劇組拍攝一部現代劇嗎?”

“孫子,你上當了。”

“哈哈哈。”

“我就是故意的,故意留出破綻讓你們駁斥,讓你們爭吵,讓你們狗咬狗,這踏馬就是流量,就是熱度,就是錢,一幫傻鳥,懂個錘子。”

“這一波,你們在第二層,老子在第五層。”

柯小蘭美滋滋的看著火速上升的瀏覽量和回帖量,告誡自己不要太得意,繼續工作。

這篇帖子只是一道開胃小菜。

接下來還有一道主菜。

主菜是誰?

當然是周孝愚和曾不易的雙子星頭銜了。

所謂的雙子星,和並蒂花差不多,一個是形容男藝人的,一個是形容女藝人的,武俠小說中就有先例。

【南慕容北喬峰】

言外之意就是形容兩人齊頭並進,不相上下。

現在天枰已經失去了平衡,原本曾不易提前出道,各方面遠超周孝愚,現在則反過來,周孝愚已經在某些方面超過了曾不易。

至少在填詞作曲和效率上。

這就是曾不易的自嘲和擔憂源泉。

柯小蘭因為對周孝愚的先天不爽,他不這麼想。

兩人都是歌手,那麼歌手應該比拼什麼?

比拼作品,比拼人氣,比拼唱功,甚至比拼誰賺得多,都可以。

以上幾點,曾不易全方面碾壓周孝愚。

填詞作曲是一個歌手的全部嗎?不是,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演唱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啊。

你又不是專職創作人,為什麼要比拼填詞作曲?

對吧?

歌手就應該比唱歌,唱歌方面曾不易是不是秒殺周孝愚?

周孝愚有作品嗎?

有個卵。

輕音樂不算。

(說到這裡,那首《你笑起來真好看》直接被他無視了,畢竟沒正式錄製和釋出)

順著這個思路的話,柯小蘭應該狠狠踩上週孝愚一腳,順便抬高曾不易,既出了一口惡氣,又能贏得一下曾不易這邊的好感。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那麼,只能說你在第二層。

一般套路,當他狠踩某人,又說的有理有據時,對方為了破財免災,經紀公司會找個中間人給他來孝敬一筆封口費。

這樣的話,就恰到飯了。

問題是,周孝愚這邊,丫的上次打過一次交道,人家不鳥他,恰不到飯啊。

所以,這一波恰飯的物件就只能放在曾不易身上。

他研究過曾不易,沒緋聞,不瞎搞,專注於音樂圈,偶爾上一下音樂相關的綜藝,很乾淨的一個孩子。

但是,曾不易身上是有漏洞的。

那就是太老實,在乎面子和名聲。

君子可以欺其方。

這樣的柿子,是最好捏的,捏一下幾萬的封口費不成問題。

想通這點後,柯小蘭再次點燃一根華子……哦不對,是利群,埋下頭,在鍵盤上奮筆疾書。

【音樂雙子星名不副實,曾不易差周孝愚一大截,羞不羞?】

三十分鐘後,一篇稿子成型。

本文的幾大論點。

一、曾不易雖然出道2年,出了兩張專輯,但是兩張專輯中有部分歌曲是重複的,且只有《消愁》和《像我這樣的人》兩支單曲有點質量,其他的只是湊數。

周孝愚出道半年,出了一張專輯,其中15首原創,每一首都很經典,之所以名氣不大,是因為新專輯沒宣傳。

新歌榜前十中的幾首單曲《紅馬》《青城山下白素貞》《白狐》《荷塘月色》,以及排名第一的《姑娘別哭泣》都是周孝愚的作品。

由此可見,周孝愚第一張專輯的含金量非常高,吊打曾不易。

至於為什麼《姑娘別哭泣》也是周孝愚的作品,這裡不解釋,懂得都懂。

由此可以得出,出道半年的周孝愚才華秒殺出道兩年的曾不易。

二、曾不易唱功一般,作為一名創作人,填詞作曲不如周孝愚,唱功也稀鬆平常,在加上外形條件不太好,長得醜。

這方面,周孝愚就順眼多了,對了,周孝愚還比曾不易年輕七八歲,這個優勢太大了。

三、我剛才數了一下,新歌榜前十中,九首歌都是周孝愚填詞作曲的,這是什麼才華?在華夏音樂圈,一名創作人的價值遠大於一名歌手,甚至遠大於十名歌手。

只要創作人能源源不斷的創作出好的作品來,就能誕生出源源不斷的優秀歌手,創作人是伯樂,而歌手最多隻能算一匹千里馬。

總結:周孝愚的價值遠遠大於曾不易。

這裡請問一下曾不易,你出道比人家早,你年紀比人家大,你長得還比人家醜,為什麼你的才華和專輯作品的質量差人家這麼多?

還音樂雙子星?要臉不?

羞不羞?

……

柯小蘭檢查了一遍自己的傑作,哈哈大笑。

這篇稿子發出去後,可想而知,曾不易會有多恨周孝愚。

作為始作俑者,這才是真正的殺人不見血,背後捅刀。

如果曾不易這邊不給紅包,那就持續拿周孝愚出來當標杆,持續給他放血,到最後,搞不好會激起曾不易粉絲的反彈。

在文人圈子裡面,有一個名詞,叫捧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