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章 你們怎麼來了

現場接機的幾名工作人員都比他大,一口一個周老師,搞得他不好意思。

放好行李後,工作人員將他請上車,遞給他一張印著‘XX猴姑米稀’的廣告牌,面積大概有蒲扇大小,有點類似飯店裡面的大型選單。

“周老師,按照規定,接到你之後先得點餐,讓蘑菇屋那邊先提前準備做飯的素材。”

“我懂。”

周孝愚接過選單(無處不在的廣告植入),選單最上面寫著‘歡迎來到蘑菇屋’幾個大字,然後分別印上了四位常駐嘉賓的名字和頭像。

略微有點卡通。

下面是XX米稀的廣告,整個選單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二的面積。

剩下的最中間留下三分之一空間,寫著點菜的一些規則。

現在是夏末秋初,基本上時令蔬菜都有。

一般的豬肉羊肉牛肉也有,得開車去小鎮上的超市買。

天上飛的,海里遊的不建議點,食材不好買。

其他的家常菜大部分都能做。

每名嘉賓限點兩份菜。

因為之前在家看過第二季的春季篇,對於這款綜藝節目的風格和大概劇本心中有數,周孝愚輕車熟路的說道:“我點一份西紅柿炒雞蛋好了。”

“沒了?”

工作人員一臉詫異的看向他。

“沒了,這不是幫黃老師省點功夫嗎。”

“那好,你按照上面的這個訂餐電話給他們打過去吧,我們的通話到時候也會錄音播出的。”

周孝愚拿出手機,開始點餐,“喂,是蘑菇屋嗎?我是周孝愚,我現在在縣火車站門口,我要點餐。”

“喂,是周老師吧,這裡是蘑菇屋,可以點餐。”

電話另一邊的聲音中憋著笑,帶著一股故作嚴肅假裝正經的語調,旁邊還有雜音傳出,可以判斷電話旁邊應該還有其他人。

而這個接電話的人應該是蘑菇屋第二季的苦力彭彭了。

“我點一份西紅柿炒雞蛋,外加一碗大米飯。”

“沒了?”

“沒了。”

彭彭在電話另一頭笑道:“黃老師要是知道你只點一份菜,肯定高興死了,聽我說哥們,別客氣,多點兩份,你不吃我們還要吃的,一份哪夠啊。”

對方明顯聽出周孝愚有些緊張或者放不開,故意在幫他活躍氣氛。

上綜藝節目,必須要放得開,這樣節目組給你分配的鏡頭才多。

“那好吧,再加一份青椒肉絲。”

彭彭:“……”

結束通話後,周孝愚感覺氣氛有些怪異。

他詢問工作人員道:“我點的菜是不是有問題?”

按照他的想法,新人上節目肯定要低調,點一些簡單的飯菜,黃小廚那邊也輕鬆一點,說不定還會感謝他。

工作人員欲言欲止道:“周老師,我們蘑菇屋附近有菜地水田和水庫,後面還有一片長滿竹子的小山坡,現在這個季節你可以點白蘿蔔燉老母雞,茼蒿蒸肉,到時候可以安排你們一起去菜田拔蘿蔔,割茼蒿。”

周孝愚頓時恍然大悟。

節目組這是擔心他點菜太簡單,到時候導致內容不充實。

一般像青椒肉絲和西紅柿炒雞蛋這樣的材料家裡基本上備的有,壓根就不用特意出門採集,請問到時候節目組的拍攝素材豈不是少了一大半?

工作人員安慰道:“沒關係,反正後面還有其他嘉賓,等他們點菜前我會友情提示一下的。”

這一下,將周孝愚的好奇心又勾了起來。

此時蘑菇屋應該有六個人,除了四位常駐嘉賓外,還有兩個飛行嘉賓沒有走,分別是徐爭和王硯輝。

徐爭,外號徐光頭,現在已經轉行做導演了,自己也成了資本一方。

王硯輝,一位大器晚成的男演員,目前40多歲,長相普通,也沒有顯赫的資本,單純憑藉自己強大的實力在男配角行當中站穩了腳跟,算是名副其實的演技實力派。

14年上演的電影《心花怒放》。

15年上演的電影《烈日灼心》。

16年的電影《追兇者也》。

17年參演的電影《非凡任務》《他殺》。

至於18年,剛和徐光頭合作了一部犯罪懸疑電影《幕後玩家》,以及現在正在熱映中的《我不是藥神》。

尤其是《我不是藥神》,八月份上演,到現在九月份國內票房已經破了20億,據說拿到延期鑰匙後累計票房破30億不成問題。

前幾天在家裡收看《嚮往的生活》第二季時,周孝愚特意查了一下和他同期的幾位嘉賓資料。

不然到時候喊錯了人說錯了話就尷尬了。

徐爭和王硯輝是昨天來的,呆了一夜,今天下午估計就要走了。

至於鳳凰傳奇,應該是明天來。

“今天還有哪些嘉賓要來?我記得玲花姐姐她們是明天才過來吧?”

工作人員回道:“是的,玲花和曾毅兩位老師明天來,不過今天應該還有三位嘉賓要過來,接下來這位馬上就來了,剛我們工作人員聯絡過,他大概還有半小時火車到站,要不我們先不著急走,在外面等等他。”

周孝愚臉上寫滿了好奇,“馬上到的這位我認識不?”

工作人員想了想點頭道:“應該認識。”

“是誰?”

“導演說讓我不要直接告訴你名字,讓你猜。”

工作人員原以為周孝愚會抓耳撈腮,亦或者冥思苦想,沒想到周孝愚只是微微一愣很快回過神來,“我認識?這範圍可就窄了,是不是曾不易?”

“哈哈……”

工作人員哈哈一笑,不吱聲了,但是對方的表情明顯已經給出了答案。

既然要等人,周孝愚就懶得在車內等了,裡面悶。

他直接來到車外,在旁邊的臺階上蹲下來,掏出手機飛快給曾不易發過去一條微信,“沒想到啊沒想到,你居然也要來。”

“怎麼沒見你在微博個人主頁下面提前公佈啊?”

曾不易的微信很快回過來,“我也是經紀人臨時安排我過來的,我自己也就提前幾天知道,故意給你留個驚喜。”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周孝愚直接發語音過去道:“一點都不意外,我只用了一秒鐘就想到你了,因為工作人員說我們認識,我出道以來認識的圈內人屈指可數,這也太好選了。”

他之所以臨時被塞進來,未嘗沒有蹭一下鳳凰傳奇組合人氣的打算,加上他剛推出專輯,需要渠道來宣傳。

同理,曾不易的新專輯好像也製作完成了,沒完成也接近尾聲了,對方也需要渠道來宣傳。

兩人的目的其實是差不多的,都是為了蹭一下國民組合的人氣。

另外還有一點因素,他們這一期搞不好都是歌手,亦或者都是音樂圈的人。

想到這些因素後就一點也不難猜了。

至於今天剩下的另外兩位嘉賓是誰?

這就不好猜了,大機率也是歌手。

周孝愚原本還擔心自己一個人過來人生地不熟,到時候會被孤立或者不合群,有了曾不易的加入,這下不用愁了。

他們兩個都是原創音樂人,年紀其實相差不大,在一起不會缺話題。

曾不易微信問道:“你們現在在哪?不會在車站外面等我吧?”

“你猜對了,我現在就在出站口門口,我拍一張照片給你看看。”

周孝愚拿著手機回頭拍了一張。

曾不易那邊也多了一絲興奮,有一種網友即將現實面基的期待感。

“你帶演奏樂器了沒?我帶了一把吉他,到時候可能要在節目組彈奏一首我專輯中的新歌。”

“我就帶了一把陶笛。”

“你為什麼不帶二胡啊?到時候要是在現場拉一曲《二泉映月》,節目效果和人氣豈不是直接原地起飛?”

周孝愚出發前也有這樣的打算,但直接帶二胡的話未免有些明顯,擺明了就是過來顯擺的,再說他的那首《二泉映月》現在還在顫音APP上很火,感興趣的估計都刷到了。

太特意了不好。

除了面子和虛榮心作祟外,另一個原因則是……他的陶笛吹奏水平其實也不差的。

周孝愚回覆道:“因為陶笛體積小,好帶。”

曾不易好似看穿了周孝愚心中的那點小虛榮心,“嘖嘖,言不由衷,你是想在節目中展示你的陶笛吹奏水平吧?畢竟二胡你已經很厲害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陶笛的吹奏水平其他人未必知道。”

周孝愚臭美的回覆道:“好吧,被你看出來了,就是這麼自信。”

“你還多久到?”

“20分鐘左右,等我。”

二十分鐘時間一晃就過,外面的工作人員再次舉著牌子進去接人,牌子上的字型從最初的‘接周老師’四個字換成了‘接曾老師’。

幾分鐘後,曾不易揹著一個黑色琴盒出現在門口。

他的拉桿箱被工作人員接了過去。

“嘿,曾哥。”

“嘿,小周。”

兩人還是第一次在現實中面對面。

曾不易畢竟比周孝愚大了七八歲,他主動張開懷抱,兩人輕輕抱了一下,同時拍了拍對方肩膀。

這一幕被攝像機給拍攝下來。

工作人員在旁邊問道:“兩位老師是在之前的《藝人生活秀》中認識的對吧?”

“對,神交已久,平時經常用微信聊天來著。”

“我記得兩位老師都是作曲人和歌手。”

“對,所以我們之間不缺話題。”

“兩位老師先上車,暫時沒人出來了,我們先送兩位老師去蘑菇屋。”

回到車上,周孝愚主動將點選單遞給他,“先打電話點菜,我建議你點白蘿蔔燉老母雞,茼蒿蒸肉。”

毛不易瞅著選單詫異道:“為什麼要點這兩個菜?”

周孝愚過來人一般指點道:“因為節目需要。”

毛不易用求助的眼神看向工作人員,後者微笑的點了點頭。

蘑菇屋的地址位於杭市附近的一個縣下面的一處農村,從縣裡到鎮上估計要40分鐘車程,然後從鎮上開到目的地還要15分鐘。

差不多一起55分鐘。

這個距離不算遠也不算近。

兩人在車後排並排而坐,小聲的交流著,等MPV小轎車在距離蘑菇屋還有幾十米時,工作人員將幾人請下車。

最後這段距離就需要步行了。

需要拍攝一段新嘉賓抵達蘑菇屋的鏡頭。

好在蘑菇屋的選址考慮的十分周到,水泥路一路直通到大門口。

兩人推著拉桿箱一前一後朝前走,曾不易好奇的朝著四周打量,不遠處有一座水庫,水庫後面是一座海拔幾百米的小山,梯田沿著小山坡一節一節的綿延下來。

碧水藍天,視野開闊。

此時是秋季的九月份,天氣中還有一點炎熱。

再過半個月就到了秋稻的收割季節。

沉甸甸的稻穗呈現一片金黃色,一片一片的點綴在田野間,綠色的野草,黃色的稻穗,藍色的水庫,灰色的田埂,田野間一片五彩斑斕。

不時能看見開著小型拖拉機在田埂上忙碌的農民伯伯,空氣中一起傳過來的還有拖拉機發動機特有的咚咚聲。

周孝愚見曾不易的眼神中充滿了新奇,打趣道:“沒在農村生活過吧?”

“是啊,我從小在齊齊哈爾市長大,農村田野間的青蛙,蛇,龍蝦我只在水產市場和超市才見過活的。”

周孝愚神色間不免多了一絲優越感。

“我在周莊長大,小時候雖然外出不多,但是河邊洗澡,抓魚,菜田偷黃瓜和西紅柿,樹上掏鳥窩,河溝裡面釣龍蝦,田埂間放野火的事可沒少幹。”

這麼一說,曾不易更羨慕了。

“我小時候要麼窩在家裡看動畫片,要麼偷偷去網咖打遊戲,然後偶爾去一下電影院,剩下的好像就沒了,這就是我的童年。”

周孝愚更加得意道:“稻田裡面抓蚱蜢,掏蛇窩,抓青蛙,你估計更沒有見過吧?”

曾不易被嚇了一跳,“你還敢掏蛇窩?”

周孝愚道:“我也是看其他小夥伴幹,我自己在旁邊看著也不敢。”

其實他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窩在家裡睡覺,進系統空間學習民樂,但是同齡人嘛,吹一下牛逼很正常。

“哈哈哈……”

兩人對視一眼,不由得哈哈一笑,空氣中充滿了對童年生活的緬懷。

就在兩人即將抵達蘑菇屋門口時,臺階上已經多了兩個望眼欲穿的同齡人。

正是00後演技一姐張子風和90後逗比彭彭。

“兩位帥哥才子,趕緊上來啊,我幫你們拿行李。”

兩人十分熱情的從臺階上衝下來,一人搶了一個,爭相幫兩人提拉桿箱。

張子風搶先一步,衝到周孝愚面前。

她腰一彎,手掌和周孝愚的手背碰了一下,很快縮了回去。

看年齡,周孝愚18歲滿五六個月,而張子風則是18歲差五六個月,正好隔了十來個月,也算是同齡人。

而彭彭和曾不易差不多一般大,兩人都是94年的。

周孝愚的拉桿箱接近20來斤重,面前就是上去的樓梯,自然不好意思讓張子風幫忙提,可能人家更多的只是做出一個姿態。

他伸手一欄,“妹子,箱子有點重,還是我來吧,別太客氣。”

另一邊,彭彭已經提著曾不易的拉桿箱衝上了臺階。

何老師的身影出現在門口,“周孝愚和曾不易吧?真年輕啊,你們這兩人應該算是才子組合,快進來吧。”

“何老師,徐老師,王老師,黃老師,你們好,我是周孝愚(曾不易)。”

幾人進了大門,院子中站著三位四旬左右的中年壯漢,正煞有興趣的盯著他們。

除了何老師外,其他三人基本上都發福了,挺著一個大肚子,看體重就沒有一個低於140斤的。

關鍵這三人也沒有一個身高超過1米75的。

何老師在旁邊打趣道:“你們叫的不對,應該是徐導演和黃大廚。”

“哈哈哈……”

三位四旬壯漢摸了摸肚皮,回到院牆邊的涼棚下。

黃小廚看著幾人提著拉桿箱進屋的身影,由衷的感嘆道:“年輕真好,每次看到他們這些年輕藝人,就覺得我們老了。”

徐光頭懟道:“這句話我就不認同了,明明是你老了,可不許把我也算進來,每次看到他們,我就覺得自己又年輕了幾歲。”

“不是說今天有兩個年輕妹子要來嗎?你看我和老王一直等到現在,怎麼來了兩個小夥子?”

黃小廚心虛的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攝像頭,小聲埋怨道:“你看你這人,當了導演就是不一樣,完全放飛自我,不要個人形象了?”

徐光頭雙手環胸,翹著腿道:“實話實說也有錯?我不信老王和我一樣今天特意留到現在不是為了看妹子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旁邊的老王連忙撇清關係,“說你就說你,別扯我,我都一大把年紀了,我女兒都快結婚了,別給我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