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你仔細看看,這些東西的表面上,也是有做舊處理過的。”
“你再看上面的那個色澤,已經沒有光感,這是很典型的做舊處理過的現象,然後呢……上面的這個顏色也是過於現代的鮮嫩感,這種色澤和光滑度,不是老的東西能夠擁有的。”
“再看這個胎質,質感是比較乾澀的。”
“所以這個東西是一眼新的。不過就像我剛才說的,你以前買的話,10年前的一千塊,買有點虧,不過,如果你說現在以前買的話,這個瓶子放在家裡擺一擺,還是非常不錯的。”
蘇九歌輕聲說道。
老大爺也點了點頭:“好吧,既然九歌老師這麼說了,那我也只能拿回家裡擺一擺了。”
“對,拿家裡擺擺挺好的。東西還是可以的,就是不是老的。”蘇九歌點了點頭,把老大爺送走了。
接下來走進來的是位中年人。
他拿著兩個盒子,擺到了桌子上。
“九歌老師您好,我有兩件藏品想讓你幫忙看看。”
“我是您的粉絲啊!!”
中年人一進來就激動的跟蘇九歌握了握手。
“好勒好勒,大哥先別激動,我們一件一件來,我肯定給你好好看看。”蘇九歌笑呵呵的說道。
“第一件就是這個,您看看這是什麼時期的?是不是老的?開不開門?”
“能不能放戰歌——春庭雪?”
中年人開啟其中一個盒子,將裡面的一個類似小碟的東西拿了出來。
罐子很小,上面畫有青鹿,栩栩如生,頗具意境。
“這是水盂吧?”蘇九歌看了看說道。
“對,就是水盂。”中年人點了點頭。
“不介意我跟直播間的兄弟們講一講吧?”蘇九歌說道。
“不介意不介意,當然不介意了,九歌老師,我是你的粉絲啊!您儘管上課,我全力支援你。”中年人連忙說道。
“鏡頭伺候。”蘇九歌對李雅慧招了招手。
“來了來了。”李雅慧連忙拿起手機,對準了這個小罐子。
“兄弟姐妹們,這次出現的這個藏品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所以說給大家聽一聽。”
“這個東西叫做水盂,或許大部分人沒聽說過這個東西是什麼,但是如果在家裡有寫毛筆字,練習字帖的朋友,估計會對這個東西有一點了解。”
“傳統中比較熟悉的東西,在書桌上擺的,一般都是文房四寶,也就是大家所知曉的筆墨紙硯。”
“但實際上,在文房四寶之外,還有所謂的第五寶,這第五寶就是水盂。”
“大家看這個水盂,小巧而精緻,上面繡有青花彩鹿,極為漂亮。”
“這也是非常符合文人雅士審美情趣的一個小物件,這種小水盂屬於文玩類的工藝品,也是品位比較高的一種產品。”
“在文房收藏之中,亦屬於上品。”
“水盂,又稱水丞、硯滴,在古代則直呼為“水注”。”
“顯而易見,它的作用就是給硯池添水。此物最早出現於秦漢,它的樣式是多種多樣的。”
“可謂是千變萬化,有圓形的,也有立圓形的。也有象形的。從材質上來說,它的用料也是非常豐富的,有瓷的,有陶土的,有銅質的,玉石的,水晶的,玳瑁,竹子、玻璃等500餘種……”
“上面的圖案更是五彩斑斕,什麼樣式的都有,寶石、翠綠、金烏、蓮花、人物、山、水、花鳥、魚蟲囊括其中……”
“除了具體的實用意義外,更多的是它帶有很強大的觀賞性,是作為陳設擺件,放置於書齋茶几之上的。”
蘇九歌款款而談,將水盂的作用盡數說了出來。
直播間的水友觀眾們聽的也是如痴如醉。
【鹹魚:“好傢伙,又長見識了,九歌小課堂又開課了!”】
【獨自品孤單:“原來還有文房第五寶?還真是第一次聽說!看來我家裡也不是什麼附庸風雅的家庭啊!”】
【碳酸:“這還真是要那種會寫毛筆字的家庭……或者說有那種條件的,才會去擺放文房四寶,才能知曉這第五寶的水盂!”】
【不一樣的天空不一樣的你:“挺有意思的。原來是給墨硯添水用的……果然不寫毛筆字,還真不知道有這麼個玩意兒!”】
【小妖怪一個:“很符合古人的特點啊!以後我家裡如果擺一個書桌寫字的話,我也搞一個水盂觀賞觀賞。”】
【浮生-aA:“那這玩意兒豈不是就跟泡茶用的茶獸差不多嗎?噢,茶寵差不多嘛?”】
【魔雲-CE:“哈哈,那還是有點不同的,茶寵是被水澆,這個是用水澆別人。”】
……
“這個小水盂是清中晚期的品,還是比較不錯的。”
“它的口沿微微磨損,繪畫的內容,我剛才已經說過了是……青花粉彩百鹿圖。”
“不過你這種屬於比較寫意的,並不是真正的白鷺圖。可能參考的是那個……清粉彩百鹿圖瓷尊。”
“這件藏品,現收藏於安陽博物館。是光緒年間仿製乾隆瓷器中的精品。”
“這個瓷器上面的彩料,包括他的繪畫都是沒問題的,很開門。”
“胎質油膩幹老,是很好的。”
“這是清中晚期的風格。”
蘇九歌評價道。
中年人開口問道:“清中晚期大概是什麼時候的作品?”
“乾隆光緒?”
“還是溥儀?”
蘇九歌搖了搖頭:“怎麼會到溥儀呢?我剛剛不是說了嗎?你這個上面的彩鹿圖應該是參考清粉彩百鹿圖瓷尊上面的圖案……”
“所以你這件產品的製作年代應該是在乾隆到光緒之間。”
“有可能製作這個品的工匠師傅是參考光緒年間這個仿品的圖案做的,也有可能他是參考乾隆時期的真品做的,這都有可能。所以說,你的品的區間,大概就是在乾隆到光緒之間,也就是清中期到清晚期之間。”
“我個人呢,比較偏向於光緒。”
“因為光緒這個年份就是仿照乾隆時代的器物比較多,再加上他用的材料也有點光緒的那個味道。所以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光緒年代。”
“那九歌老師,我還是這個問題,就是大概這個小水盂能值多少饅頭呢?”
中年人問道。
來鑑寶最關鍵的兩點。
除了知曉東西是不是開門,是不是正品之外,最關鍵的就是估價了。
中年人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