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第一個地方便是國畫起源地---c市畫魂之鄉。
因為我算是國畫的代表,我便負責國畫的起源講解。
國畫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從已知獨幅的戰國帛畫算起,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如果從內蒙古、甘肅、山東、新疆以及東北各地的原始巖畫和1986年發現於甘肅秦安大地灣原始地畫來看,它的歷史已不下5000年。
中國畫簡稱“國畫”,原來是泛指中國繪畫,是為了區別於明末傳入中國的西畫而出現的概念。舊石器時代(約60萬年——1萬年前),有藍田猿人及其文化,北京猿人及其文化,丁村人及其文化,河套人及其文化,山頂洞人及其文化。
新石器時代(約:1萬年一4000年前),有黃河上游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半山馬廠文化,齊家文化;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長江下游的青蓮崗文化、良渚文化;長江中游的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北方草原的細石器文化。
接著我們在中華文化的各位傳承人的帶領下學習認識各個時代的畫具和以及畫紙等等,最後我們一起在一間畫室裡一起嘗試畫國畫,分為兩組,然後畫好後大家一起投票,其中包括傳承師和其他觀眾,之前的氛圍都還可以,在畫得過程中,傳承人會負責指導畫法等,在各自的努力後,兩幅畫正式完成。
第一組:霞姐、琪琪(琪琪有一點繪畫基礎)、瑪婁
她們在人物傳承者的幫助下完成了一幅靈動的人物畫
第二組:我、暮初、岸棵
因為我一直在畫山水畫,所以我們的作品就是一幅美麗的竹林加一些花鳥。
在現場投票環節,由於全部的傳承師都投給了我,現場氛圍陷入了尷尬。
琪琪帶著一點委屈帶一點撒嬌的問道:“為什麼呀,為什麼都投山水呀?我們的畫也很好看呀。”
瑪婁:“是呀是呀,不會有內幕吧。”
霞姐淡淡的笑著沒有說什麼。
幾位傳承師有些慌張。
我:“哎呀,這不,我的小聰明被發現啦,中國繪畫的靈感來源大部分來自山川河海、花鳥魚蟲等大自然,它是我們的藝術發展的核心,也是有別於西方文化藝術來源於人體。我想各位傳承老師認可的不是我的畫本身好,而是人可了我們小組畫的背後的傳統文化的源頭以及出於對山川河海、花鳥魚蟲大自然的敬重。”
本來無計可施的導演和傳承師連連附和,最後終於還算順利的結束了第一期的錄製。
每期主導人都需要提供“售後服務”也就是所謂的彩蛋。
出於任務,在結束錄製後我還需要在微博上給我網友們趁熱打鐵的科普國畫的一些基礎知識或者一些有關知識的分享。
墨曦微博分享一
第一彈分享我選擇了人物畫其一是安撫霞姐她們組,其二是保護把票投給我的傳承老師不被網暴。
中國人物畫中國人物畫自魏晉南北朝開始分為工筆和寫意兩大體系,以顧償之、陸探微為代表的“細密精緻而續麗”的畫風。造型準確精細,色彩鮮豔富麗,稱之為“密體”;以張僧蹺為代表的簡練概括的畫風,人物造型簡練,賦彩單純“跡簡意淡而雅正”稱之為“疏體”。
唐代吳道子突破了當時工細密描、重彩積染的一般畫風,創造了水墨淡彩及白描的新形式,吳道子作畫時“落筆生風”,在用線上,追求遒勁雄壯,飛揚流動的美感,即所謂“吳帶當風”,在用色上,“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績素”即所謂“吳裝”。
兩宋人物畫相當發達,出現了不少傑出的人物畫家,題材範圍也比過去更加廣泛。元代以後,由於主流轉入山水和花鳥,人物畫走向衰微。明清和近代出現了不少優秀的人物畫家,特別是任伯年,繼承文人畫的筆墨,大膽吸收西洋畫的技法,他既有深厚的傳統功底,又善於汲取外來藝術的長處,從而創造了雅俗共賞的風格,拓寬了人物畫的,創作途徑,對現代人物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從五四運動前後到新中國成立,李叔同、徐悲鴻、劉海粟等藝術大師,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把西洋繪畫引入中國,促進了中國傳統繪畫的改革。創造出大量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使中國傳統人物畫,走向新的境界,並衝出國門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