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官不好當,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李靖已經將近十年,沒有管理過軍務了。
除非有大仗要打...
可是這些年來哪來的大仗?
最大的戰爭,就是第二次西域之戰了。
由程咬金掛帥,李靖連個剿滅山賊的機會都摸不著...
於是,他很理智的給自己選擇了一條退路,那就是書院!
軍事學院,作為書院的第二大書院,早已成了將帥的搖籃。
李靖在這裡當一回先生之後,就被老王勣發現了其巨大的教學價值。
從此以後,書院自然成了李靖的護身符。
他甚至都不願意離開一步!
漸漸的,他也對書院產生了感情,恨不得所有報考書院的學子,全都進入軍事學院。
情況也正如他所期待的那樣,原本只有不到兩百人的軍事學院,在短短几年之內,擴充了幾十倍!
在李靖的努力之下,甚至已經有了和文學院,掰一掰手腕的資格。
這也正是老王勣生氣的原因...
李靖為了擴張軍事學院,已經到了臭不要臉的地步,閒的沒事就去別的書院搶人。
想要讓他的軍事學院,成為第一大書院!
老王勣這個院長,需要平衡各個書院之間的利益,若任由軍事學院做大,豈不滿朝文武全都成了他李靖的學生?
來濟在樓下,罵了足足一炷香的時間,李靖才黑著臉,從分院長的辦公室窗戶裡,探出腦袋。
沒錯,李靖已經成了軍事學院的院長!
原本還想回幾句嘴,發現老王勣正站在來濟身後的時候,李靖頓時一縮脖子。
他訥訥的退了回去,嘴裡嘟囔了幾聲,眼珠子一轉,說道:“你們幾個去樓門口阻攔一下,千萬不要讓院長上樓!”
在他的面前站著十幾個身高力壯的年輕學子。
軍事學院,強健的體魄是第一位的。
這些學子面露苦笑之色,這一回他們又要被李院長當槍使了。
來濟是個學問人,雖說武力值不下於當朝名將,但是嘴皮子,要遠比將門的那些憨貨強得多。
一炷香的時間,他罵的都不帶重樣的。
老王勣彷彿聽到了一篇驚天鴻文一般,享受的搖頭晃腦。
十幾個膀大腰圓的年輕學子,堵住樓門口,頓時讓老王勣勃然大怒!
不等他開口,來濟大手一揮,說道:“院長,這些小崽子都交給學生來料理!”
老王勣滿意的點了點頭,任由來濟大步朝那些人走去。
叮叮噹噹——
乒乒乓乓——
要知道,來濟可是來護兒的親兒子!
那是肩膀能扛山,胳膊能跑馬的猛人!
家傳的絕學,可不是蓋的!
軍事學院的這些學子,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是來濟的對手。
沒過多長時間,就被來濟收拾了一個遍,全都被揍得鼻青臉腫...
李靖坐在院長室裡,嚇得臉色慘白。
他在軍事學院的學子眼中,是大名鼎鼎的軍神,是整個大唐帝國戰功第一人。
不過這種身份,在老王勣的眼中根本就不夠看!
他說讓來濟下手,來濟肯定毫不留情的,把李靖臭揍一頓!
這年頭,武將揍文官,純屬欺負人,若是武將捱了文官的揍,那就叫活該...
可偏偏,來濟是一個武力值超凡的文官。
這種官司,告到皇帝面前的告不贏,只能吃啞巴虧。
李靖哆嗦了一會兒,呲牙咧嘴的從抽屜裡,拿出來一瓶子藥丸,而後張嘴吞服下幾粒。
他慢慢的站下來,幾乎是一步一步的挪到樓下。
在樓門口,看到老王勣遠遠的拱了拱手,乾笑幾聲說道:“院長怎麼有時間來到軍事學院?”
老王勣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好你個李靖!知道本院長前來,竟然還敢派人堵門?!小心老夫閹了你,送進宮去當太監!”
對此,李靖只能苦笑一聲,他又拱了拱手,說道:“還請院長給李某留幾分顏面,近來李某的身子不是很好,您看,剛剛服下了心肺的藥物,嘴裡還帶著藥味...”
老王勣重重的‘哼’了一聲,說道:“你們姓李的就知道糊弄,來濟,給老夫下手,揍他孃的!”
來濟氣勢洶洶的大步走來,李靖吞了一口唾沫,嘴角不停的抽搐。
他從牙縫裡擠出幾句話,說道:“來濟小兄弟,院長老了,腦子犯糊塗,你總不至於跟他一起胡鬧!”
來濟哪管他說什麼,他唯一需要給顏面的,只有跟柳家有關係的人。
他李靖算個屁!
戰功大又怎樣?
大唐帝國的名將,可不止他一個人!
何況,他李靖的名聲,簡直就是頂風臭十里!
連皇帝都不待見他!
退一萬步講,自己可是文官!
就算真把他揍了一頓,又如何?
程咬金霸道不霸道?
也從來不敢對文官下手!
來濟捏了捏拳頭,獰笑一聲,說道:“李院長,在下只是聽從老院長的吩咐,可莫要怪我!”
李靖見狀,乾脆撒腿就跑!
他的面子早就已經丟盡了,不在乎這一次兩次的。
要知道,當年為了避免皇帝的猜忌,他整天開著家裡的大門,連影壁都拆了。
在家裡跟老婆瞎鬧的時候,估計都能被大街上的人看見。
嚴格的說,歷史上的李靖還真就是這麼個人。
他戰功卓著不假,卻從來沒有受人待見過。
作為隋朝將領,他在大隋王朝風雨飄搖之際,選擇造反。
投降李家之後,又暗中與韓擒虎來往,不知偷偷告了多少密。
李二打算進軍玄武門之際,他選擇作壁上觀,拍著胸脯保證兩不相幫,結果一扭臉,又跑去告密...
要不是他的戰功真的很多,恐怕早就被李二砍腦袋了。
這麼一個人,活該他混到現在,連個交心的朋友都沒有。
所謂的俠客英氣,早就在迎娶紅拂女的時候,丟的一乾二淨。
剩下的,只剩下苟且了。
眼瞅著他撒腿就跑,來濟也撒丫子玩了命的追。
沒過多久,就把李靖按在地上。
“院長,揍不揍?”
老王勣狠狠地說道:“揍!”
來濟再不遲疑,叮咣叮咣的把李靖一頓臭揍。
反正李靖的身體十分強壯,在來十個八個的猛將也揍不壞他!
來濟這一次,是真的一點情面都沒有留,朝著李靖下了狠手。
沒過多久,就把李靖揍得鼻青臉腫...
他主要是為了哄老院長開心,誰讓他有事相求呢?
要不是攤上一個,什麼事情都喜歡亂安插在別人頭上的太子,來濟也不願意得罪李靖。
來濟揍累了之後,深吸了一口氣,緩了緩,笑眯眯的把李靜扶起來。
甚至,還替他摘去頭髮上的雜草,而後幫他整理好散亂的衣衫。
“李院長,著實怪不得學生,都是老院長的命令,咱擔待不起啊...”
李靖看起來挺慘,實際上沒受什麼傷,他也是一代猛人,雖說年紀也不輕了,但身手從來都沒有落下。
知道如何付出最少的代價,來挨著一頓臭揍。
頂多是鼻青臉臉腫兩天罷了,過不了多長時間,就能變成沒事人。
他幽怨的看了來濟一眼,什麼話都沒說,面無表情的朝著老王勣走去。
老王勣看到他的慘狀,終於開心了,哼哼幾聲說道:“看你還敢不敢跟老夫搶學生!”
李靜苦笑一聲,說道:“院長大人,咱總得講理吧?這頓揍,李某也挨完了,可是我軍事學院的學子,萬萬不能退回去!”
鬧了半天,李靜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之所以忍氣吞聲,就是為了保持他軍事學院的地位。
揍都揍了,老王勣也不好再說些什麼,只得意興闌珊的擺了擺手,轉身離去。
來濟小碎步跟在老王勣身後,老王勣淡淡的說道:“你小子無事不登三寶殿,是不是太子又有些差事安插在你的腦袋上了?”
來濟討好的說道:“院長高明!太子殿下想請您前往江南,給秦懷義主持婚禮!”
“您也知道,秦懷義勉強算得上咱們書院出身,您以院長的身份出面,不光是給他面子,也是給翼公面子,您說呢?”
老王勣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都說人老成精,老王勣堪稱其中的翹楚。
他一語道破來濟的目的!
“老夫看,八成是太子要去江南湊個熱鬧,想拿老夫做幌子!”
來濟心悅誠服的說道:“不愧是院長,這都能看出來,太子的確抱著是這種打算!”
他想都沒想就把李承乾給賣了!
老王勣卻是極其爽快的答應了這件事。
“秦懷義那臭小子的面子,給不給無所謂,叔寶的面子必須要給,老夫也聽說...”
說到這,他忽然沉默了。
和李靖不同的是,秦瓊的戰功雖然沒有那麼強悍,但他絕對是一位,值得人人尊重的人。
義氣無雙,說的就是他!
早年間不知多少次,為了兄弟散盡家財,拋家舍業。
當初從王世充麾下改投大唐,更是不顧性命,救了十幾位老兄弟,這才擁有如今的地位。
不誇張的說,要是沒有他的話,程咬金、尉遲敬德、段志玄乃至是屈突通,他們這些老將,一個都活不下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秦瓊對大唐的貢獻,遠在李靖之上!
不看僧面看佛面,老王勣必須要給秦瓊這個面子。
而且,由他來親自主持秦懷義的婚禮,哪怕秦瓊真的作古,以後也不敢有人欺負秦家。
有皇帝和書院院長這兩座大山擋在前面,秦淮義不欺負別人,已經足夠給面子了。
“您答應了”
來濟大喜過望!
老王勣點了點頭說道:“回去給太子覆命吧,老夫這就動身前往江南,聽說柳家的火車不是修通了嗎?”
“老夫正好想體驗體驗,似乎三四天就能到達江南?”
來濟趕緊回答道:“院長說的極是,四天四夜就能到達蘇州城外,咱們再坐兩個時辰的馬車,乘半個時辰的船,就能到達東洲島!”
老王勣一揮手,來濟趕忙躬身退下去。
他打算趕緊把這個好訊息告訴李承乾。
既然老王勣確定要前往江南,親自做這個證婚人,自然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訊息送到東洲島上。
李承乾也立刻著手準備了起來,他為的就是借老王勣的由頭,也去湊一湊熱鬧。
既然老王勣都已經確定下來,要前往江南,那麼秦懷義的婚禮必定會拖推遲。
老王勣的面子,外加上他這個太子的面子,讓婚禮推遲到登基大典之後,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相比之下,李承乾甚至都覺得自己的登基大典好像已經不重要了。
去江南跟兄弟們湊湊熱鬧,才是人生一大快事。
...
時間很快就來到十月份,明天就是李承乾的登基大典。
穿著真正的龍袍,在宣政殿之中來回踱步,李承乾心中忽然生出一種寂寥的感覺。
“看,覺得怎麼樣?”
李承乾朝著武順抖了抖袖子,攤開雙手。
武順上下打了他幾眼,隨著左右搖頭,腦袋上的珠翠也跟著不停晃動。
打量了片刻,武順捂著嘴輕輕一笑,說道:“有一種沐猴而冠的感覺!”
李承乾的臉頓時黑了下來,他也覺得有點奇怪。
當初見父皇穿著這身衣服,顯得儀表堂堂,威武不凡。
可是,自己穿上這件衣服,怎麼有一種小孩穿大人衣服的感覺?
明明是量身定造,卻偏偏有一種穿在身上直逛蕩的感覺!
“看來我也要留鬍子了...”
李承乾捏著下巴想著。
“快些收拾,今天要演禮,六部的人都過來催好幾次了!”
李承乾點了點頭,坐下來,讓宮女把她的頭髮挽好。
登基大典是天下最為重要的儀式,沒有之一。
除了祭祀三皇五帝以及他李家的祖先之外,還有一大堆需要做的事情。
比如說向上天禱告,宣讀先皇的仁德,以及重塑宗室金冊等等一系列活動。
加起來三天都幹不完!
而他今天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先為明日的祭天彩排一下。
不多時,李承乾走出宣政殿,大殿門口赫然站著十幾位當朝重臣。
官位最小的都是六部尚書!
高士廉和李綱,這兩位做過三公的老臣,穿著大紅色的禮袍並肩而立。
看到李承乾後,兩人同時上前躬身拱手說道:“太子請!”
李承乾的表情也嚴肅了起來。
禮制,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哪怕他們的心中充滿不屑,也不得不對這個環節低頭。
因為這是他們作為統治階級,來駕馭百姓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