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章 封面男郎?

電影院驟然亮起大燈,大螢幕上仍播放著演職人員表。

坐了八成的影廳內觀眾們陸續起身,他們邊外頭撤,邊低聲議論。

“這電影太絕了,最後那個反轉……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這導演是誰呀?他還有其他作品嗎?我得問問門口賣碟的人。”

“下午還有一場,我要帶小芳一起來,到時候我們倆……嘿嘿嘿……”

“……”

觀眾們議論紛紛,有人表揚劇情做得精巧,有人誇獎演員表現牛逼,還有人大讚導演才華出眾,在這一片歡欣鼓舞的海洋中,只有一處冷得好似放入屍體的停屍房,凍得人五臟六腑、牙齒打顫。

王忠磊看眼左邊的王忠軍,大哥面色凝重,這是往日只有碰到大敵才會出現的神色;他又瞧眼右邊的馮曉剛,對方的半張臉隱藏在陰影中,僅存的一部分陰雲密佈,用個不太吉利的形容詞,比馮曉剛犯心臟病的時候更難看。

他很能理解兩人的心情,在沒有看到電影之前,他們僅知道《致命ID》票房很牛逼,對林無攸的牛逼程度也僅限於紙面上的資料,可看完這部電影后……

“這哪裡是天才,分明是鬼才!”王忠磊小聲嘀咕,“電影女神的私生子吧?”

外行人看皮毛,覺得影片情節很精彩、反轉很炸裂;內行人卻能分辨出這是一部多麼圓滿的電影,演員線上、劇情線上、剪輯線上,故事線清晰、情緒烘托到位,反轉鋪墊得當。

沒有任何問題、所有處理都是上等水平。

可這是林無攸的處女作,他之前甚至沒有操刀過任何短片、廣告,在沒有任何練手機會的情況下,“啪——”他砸出一部完滿的電影。

不需要訓練、不需要經驗,他只需要去做,然後就能成。

完全不符合基本法!

這讓曾費盡心思尋找各種拍攝機會的馮曉剛顯得格外滑稽。

馮曉剛費了好大勁才站起身,他不想再待在電影院裡,這裡面一點不透氣,密密麻麻的好似一張大網將他摁住,又好似一座大山將他壓得抬不起身。

“我出去透透氣。”

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上去,王忠磊想要追上去卻被王忠軍給拉住,“別管,讓馮導緩一緩。”

同時他朝弟弟使個手勢,王忠磊聽話地湊過去,就聽王忠軍從牙縫中擠出警告:“絕對、絕對不能讓林無攸知道是我們給他使絆子!”

那張維持儒雅的面具“咔嚓”裂開一道縫隙,露出猙獰的吃人內裡。

“你給我記住,你去賄賂中影的事兒是馮曉剛讓你乾的,跟我們沒有關係,跟華藝兄弟沒有關係!”

王忠磊驚愕地瞪大眼睛:“哥,你在說什麼?這怎麼可能——”

王忠軍猛然抓住他的右臂,五根手指好似鐵鉗般用力,“決不能讓林無攸與我們隔心!”

沒看電影之前,林無攸是有必要拉攏的物件;看完電影之後,林無攸是必須拉攏的物件。

王忠軍好似自言自語般:“我原以為這部電影是姜聞幫忙,可是這個風格跟姜聞完全不同,這是林無攸的作品!毫無意外的林無攸作品!”

想想看吧,一個年僅18歲、便已經展現出非凡天賦的導演,華藝若是能跟他搭上關係,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甚至是五十年都不必再發愁。

有些導演五十歲才迎來自身的事業高峰期!

“他將會是華藝定海神針、華藝不可取代的搖錢樹。”王忠軍被膨脹的野心晃得近乎飄離地面,“我們一定要把他拽到華藝來。”

王忠磊從不懷疑哥哥的決定,他凝重頷首,轉而想起個人——關梓琳那女人還在附近,他當即轉身去看。

只見關梓琳站在很遠的地方,正百無聊賴地低頭玩手,鮮紅的指甲油被她扣得掉皮,注意到投來的目光,她不滿抬頭。

“兩位談完了?我們可以走了吧。”

話落,她主動往臺階上走去,沒有絲毫異常。

王忠磊這才放心地舒口氣,又確認地看眼哥哥王忠軍的表情,對方也並不把關梓琳當回事。

殊不知轉過身的關梓琳表情陰鬱,眸底蓋住一層晦澀的霧靄。

敢對林無攸出手,你們好大的膽兒!

各種噴灑毒液的計謀在腦海中劃過,最後卻落在林無攸那張淡漠出塵的面容上。

她緊了緊手掌,小聲嘟囔句,“……還是約他出來說吧,別搞到最後我成了毒蠍女。”

哪怕她確實如此,也不願意給林無攸留下糟糕印象。

關梓琳跟大小王前後腳出門,馮曉剛就站在電影院門口抽菸,見三人出來,丟掉菸頭用腳掌碾滅。

“有沒有影評人的說法?”他主動詢問,“我想聽聽專業人士的評價。”

這是還不死心,王忠磊想起浩瀚如雲海的好評,難得有良心地說謊,“外界評價也就那樣,一貫對商業片的評價嘍,你沒必要當回事兒。”

馮曉剛半信半疑,“真的?”

“當然是真的。”王忠磊心虛回覆。

馮曉剛信了。

商業電影確實很難收到影評人的叫好不迭,他拍的所有電影都被那群“專業人士”罵得像一坨狗屎,也不知道哪兒來那麼大的怨氣。

看來哪怕是學院派的林無攸拍商業電影照樣挨批,不能說是立刻心理平衡,也好受了許多。

關之琳冷眼旁觀,一直默不作聲,直到三人往回走,碰巧看到個路邊的報刊亭,上面擺滿了密密麻麻的報紙與刊物。

“咦?這好像是那位林無攸導演吧?”

她指著《電影》封面上的人物,特別做作地驚撥出聲。

《電影》前身為《電影通訊》,創刊於1979年,早期屬於內部刊物,於2001年6月改為《電影》並在全國發行。

林無攸由燕影介紹,透過插隊的方式擠進十一月的月刊,併成為封面男郎,又一次靠賣臉吸引讀者。

換做別的雜誌,馮曉剛看也不看,偏生是《電影》——曾經向他發出邀約、但由於自身進醫院不得不婉拒的《電影》。

於是,他懷著“瞧瞧林無攸有什麼能耐”的想法翻開內頁,接著被裡面大段大段的誇讚撞飛,什麼“劇情環環相扣、結尾反轉有趣”這都屬於小兒科操作,居然還有誇他“關注社會弱勢群體、關注留守兒童、探討邊緣人物內心、頗有好萊塢之風、畫面精緻獨特、剪輯新穎出彩”等純屬於放屁的話。

馮曉剛當時就蚌埠住了,他將雜誌往腳下一摔,不顧報刊亭老闆高呼著“哎,你幹嘛呀!還沒有付款!”,轉頭瞪向王忠磊,“這就是你所謂的評價不好?”

王忠磊也很委屈,“我總不能告訴你,外界影評很好,幾乎將林無攸吹上天吧。”

這一刻,馮曉剛深刻體會到什麼叫“同人不同命,同行不同待遇”,面對林無攸就是“頗有建安風骨”,面對自己就是“忒!魏武之徒”。

“這群影評人不覺得自己離譜嗎?!”他一邊碎碎念,一邊狼狽地撿起《電影》,並給暴怒的報刊亭老闆付款。

老闆收了款仍舊沒有半點好臉色,揮舞著掃把驅趕眾人。

“這可是最受歡迎、賣得最快的雜誌,一群沒眼光的混賬!滾!趕緊給我滾!”

一行人狼狽地跑回拍攝場地,在重新坐定的那一刻,馮曉剛也下定了某種決定。

他對大小王講:“上回林無攸來探病曾講過個一個結局,我當時覺得太跳脫,並不打算採用,可是……”他用壯士斷腕的口吻道,“如果影評人和大眾這麼喜歡他,我們不妨採用這個結局,並大肆宣傳一波。”

馮曉剛認真算計,“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又貢獻個大結局,估計能吸引不少注意力,我們爭取利用這股東風讓電影票房更上一層樓。”

大小王沒想到他能做出如此犧牲,皆對這位勇士投來欽佩的目光,同時也下定決心要抓緊拉攏林無攸。

馮曉剛都認輸了,那就更不能放過這位小林導演!

關梓琳看似不動聲色,轉頭便給林無攸發條簡訊——

【和我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