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章 打林家人一個措手不及

看著兩個兒媳出門去對河吃湯餅酒了,姚氏想想鎖上門就出來追兩個兒媳婦了。

“媽,你怎麼也跟起來了?”看見婆婆姚氏跟後追了來,杜蘭和李秀問。

“有吃不去是傻子,媽可不想做傻子,所以就來了!”姚氏笑笑為自己找理由說,看著小兒媳又揹人又一頭挑著一個雞籠,問:“來,給妹媽背,還是讓媽擔雞?”

“媽,不用了,人家能行的!”李秀邊換肩邊說。

“怎麼不用,你看你竹棍都差不多掃對妹了?”看見李秀換肩,當扁擔用的竹棍還差一點就掃對後面揹著的孫女了,姚氏說。小兒媳不理,她搶過雞擔就挑在肩上。

大兒媳杜蘭回頭見了,就有那麼一丟丟的不高興了。想著一樣的兒媳婦,婆婆就是有點偏心,從不關心自己,心裡只有小嬸子。自己挑重擔不聞不問,卻問一頭挑著一隻雞的小嬸子,不讓挑還搶著挑。不過她沒有說出口,回頭挑著五十斤重的糧食擔子,喊上自己的兩個兒子,追大隊伍去了。

“你伯孃,講不來的,怎麼也來了?”回頭見姚氏挑著一對雞籠,和兩個兒媳以及孫子孫女走後跟來了,三嬸問。

“你哪天聽見人家講不來的?”姚氏不答反問,那樣子有點怪三嬸多嘴。

“講了還不承認,別怪我摳你腳板皮,砍你的臉。你到我家就說過別去的話,還說不會有去人的。看,這是沒人的嗎,全村都出動了呢,牽這麼長的隊伍,人夠多的吧!”三嬸指著前面後面一個跟著一個的人群說,一點臉都不給姚氏留。

三嬸的話一停,又有好幾個蘭家嬸嬸說同樣的話:“是呀,你到我們那也講過沒什麼人去的話,看,這是沒人去的嗎?”

“你們硬是愛扯是非了,挑撥離間,我何成講過那樣的話?”姚氏爭辯道,她一點也不臉紅。跟著說:“秀根是我親親的侄女呢,手娘排手崽的親侄女。老話講親戚巴望親戚好,弟兄巴望弟兄強,我不巴望我秀根好,還有臉面配做她的伯孃嗎?”

姚氏這樣說,看著她有點變了臉,大夥才不做聲,不過都在暗笑,姚氏的變數真快。昨天還是敵人,今天就是手娘排手崽的親侄女了。

知道別人暗笑自己,姚氏說了上面的話,便帶頭搶過三嬸幾個多嘴“是非婆”先走了,杜蘭和李秀見狀緊跟在其後,也搶過三嬸幾個長輩先走了。

湯餅酒在民間又叫仔酒或者半月酒,在過去都是婦女和小孩去的居多。盤古大村有兩三百戶人家,有的家庭來一個,有的家庭來兩個,加上小孩和老人,有好幾百人呢。螞蟻子搬家似的走在去對河的機耕路上,一個跟一個絡繹不絕,浩浩蕩蕩,特別的蔚為壯觀。加上大都是婦女和小孩,你一句,我一句,嘰嘰喳喳說著話,趕圩一般嘈嘈雜雜又熱鬧,四山都回應其聲音了。

作為大舅哥,草根自然是跟著母親一起去妹妹那吃湯餅酒的了。作為草根的好兄弟,蘭寶根和蘭直根兩家大人小孩自然是全家出動的了。

“叔娘,你看人真多,一個排一個,螞蟻子搬家似的,趕圩都沒有這麼熱鬧!”走在蘭母身邊的直根妻說:“我敢講這是盤古有史以來,去吃湯餅酒人數最多,最齊的一次了!”

“那當然了,我們叔娘是誰,人氣最高的那個呀!”蘭母還沒開口,寶根妻先說了。

“是呀,這是我看見過人最多的湯餅酒隊伍了。”農家伯孃說,農家伯孃的話一停,寶根媽直根媽和好多人都說同樣的話。

“多謝,大家來給我秀根捧場了!”聽到眾人誇讚自己人氣高,蘭母笑眯了眼。來了這麼多的人,全村無一例外都來了人。是蘭母沒有想到過的,幾天前她還在擔憂沒什麼人來呢。現在來了這麼多的人,她能不憂愁一掃而光,高興得笑眯了眼嗎?

“兄弟呀,人是夠多了,曉得林家人準備不準備得這麼多人的飯菜?”看著整個大村排家排戶都來人了,一個跟一個絡繹不絕,蘭寶根擔心地問身邊的草根。

“你硬是操心的命,這也用擔心,沒準備著飯菜,林家人不曉得尋米尋菜再下鍋煮嗎!”草根還沒開口,蘭直根先說了。

“找米找菜,說的輕巧。這麼多的人,都超出原來預計的數倍了。米還好找點,肉和菜去哪裡尋?”蘭寶根白蘭直根一眼說。

“去哪尋,不認得去買嗎!”蘭直根不服氣地說,蘭寶根道:“去買,去哪買,今天又不是盤古圩?”

原來盤古雖然有個市場,但是不是圩日很難遇上有肉食和小菜賣。因為盤古是一個村級市場,沒有居民人口,又很少有外來人,加上那個時候人都還窮,三天一圩能夠買得起一餐肉來吃就不錯,所以沒人消費久而久之,就沒人殺豬弄魚拿小菜來圩上賣了。

“不是盤古圩,不可以去白龍鎮買嗎?”

“去白龍圩買,不需要時間嗎?等下人到就要坐桌吃飯了,就算是去白龍不要幾久的時間,那也還得有車的呀!”

“白龍鎮難去,不可以在村上尋嗎?就沒有人養有大豬和種小菜了,去要豬來殺去找人家買小菜不就解決了!”

“大豬哪不有,人家不成打算賣,會賣給你殺嗎?”

“不賣,那就證明他們家和不得人。又不曉得早準備,活該抓瞎。上下二村的,又不是不知道我們蘭姓是大族人,村大人多。”

“原先不是沒估計有這麼多人嗎,林家人怎麼準備?這叫做打人家個措手不及,大家都尷尬知不知道?”

“措手不及,尷尬也是他們林家人,與我們蘭家人何干,我們人來了就得吃飯喝酒!”

“二位老兄別爭了,我們不是都帶得有雞嗎,沒菜林家人不曉得殺雞嘛?”看著蘭寶根和蘭直根爭嘴,草根說。

“也不能光吃雞肉呀,小菜也得有啊!這麼多人光是小菜,就夠林家人愁的了。”這次蘭寶根和蘭直根幾乎是異口同聲說了。

蘭寶根和蘭直根說得不錯,光是小菜就夠林家人愁的了。

一聽見兒媳的孃家人一個跟一個,挑雞挑蛋,挑糧食,糧食上放著小孩子的衣服鞋襪帽子還有揹帶,絡繹不絕地的來了。林佑堂可慌壞了,別的先不說,光是倒茶遞煙的人手就不夠。他就來找總管要人,總管說:“再調人去倒茶遞煙,這裡洗碗浪碟洗菜弄吃煮菜的人就不夠用了。”

“何止洗碗浪碟洗菜,弄吃炒菜的人手不夠。人增加了,不還得準備酒菜,等下人來齊了坐桌吃什麼?”林老師提醒說:“當初叫多準備點酒菜,大家不信,不準備,現在見了吧!”

原來林冬福在妻子孃家那得了湯餅酒的日子,曾經問過蘭母,有多少孃家人來吃湯餅酒,蘭母只估計十桌人。林冬福回到家就照實講給父親林佑堂聽,林佑堂估計自己的親戚朋友加上村上人也就在十桌左右。他便告訴總管和主事人,拋幾桌準備二十四桌人的酒菜。

作為長輩林老師當時就說了:“蘭家在盤古,可是大姓人啵,村子又大,一家來一個就有兩三百人了,還有其他親戚呢,二十四桌酒菜哪裡夠?不準備多一點酒菜,到時候會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的!”

“哥,多準備點酒菜,萬一沒有那麼多的人來吃酒怎麼辦?天時炎炎的,留又留不得,不是浪費了嗎?”林佑堂首先說出自己的看法,有一句話他不好意思說出口,浪費還不是浪費他林佑堂的。

“是呀,孃家人已經講了,最多也是十桌人,我們這邊估計也是十桌人左右,準備二十四桌,打四桌拋頭應該夠多的了。”總管和另外兩個長輩跟著說道。

“夠的了?我敢講絕對不止二十四桌,再加十桌嘛,那天又不是圩天,別到時候有錢都沒處買,手忙腳亂就不好了!”林老師堅持自己的意見說,有一句話林老師沒有講,他的學生蘭草根的聲譽在地方上是越來越高,估計全村人都會聞風而動。

“不會手忙腳亂的,實在多幾桌,村上也可以湊要的嘛!”總管和另外兩個長輩說,不聽林老師的,只准備二十四桌的酒菜。

如今還真讓林老師說中了,只聽林老師問:“現在見了吧?人家高高興興來了,總不能讓人家空著肚子回去吧!”

“肯定不能讓人家空著肚子回去!”總管和兩個長輩說,跟著對林佑堂道:“佑堂,人不夠用我們可以去喊,肉菜不夠你就想辦法去要了啵!人多來是看得起咱林家,不能掃人家的興!”

“我手頭上的錢不夠用了!”林佑堂苦著臉說,看見一個人不做聲,林佑堂問林老師道:“三哥,能不能借點錢給我,等糧食曬乾拿去賣了再還你?”

“要多少?三幾百塊錢還可以,多我就沒有了!”林老師說,林佑堂道:“三幾百就三幾百,去要來給我!”

“行,我這回去要給你!”林老師說完便回去拿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