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後來陸陸續續又納了十幾個新人為妃,他的後宮愈發充盈熱鬧。這些新人個個青春貌美,才情出眾。
有的能歌善舞,身姿婀娜,一曲舞罷令人陶醉;有的精通詩詞歌賦,出口成章,與楊雄談古論今,讓他心生歡喜;還有的心靈手巧,擅長女工,為楊雄繡製出精美的衣物和飾品。她們的到來為楊雄的宮廷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樂趣。
在楊雄的統治期間,他一直致力於國家的發展和繁榮。他不僅開疆拓土,將國家的版圖不斷擴大。他親自率領大軍出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戰場上,他身先士卒,鼓舞士氣,將士們在他的帶領下英勇無畏,奮勇殺敵。經過一場場激烈的戰鬥,國家的疆域日益遼闊,周邊的小國紛紛前來朝拜,楊雄的威名遠播,威震四方。
同時,楊雄還勵精圖治,推行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政策。他重視農業生產,多次微服私訪,深入田間地頭,瞭解農民的疾苦和需求。他鼓勵農民開墾荒地,為開墾者提供種子和農具,並減免賦稅。還興修水利,派遣官員監督水利工程的建設,使得大片農田得到灌溉,糧食產量大幅增加,百姓們衣食無憂,糧倉充盈。
在商業方面,他降低稅收,鼓勵商人開展貿易活動。修建寬闊的道路和橋樑,方便貨物的運輸。設立集市,規範商業秩序,促進了各地的貿易往來。一時間,城市中商鋪林立,貨物琳琅滿目,國家的經濟繁榮昌盛。
在文化教育上,楊雄大力興辦學校,聘請博學之士擔任教師,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接受教育。他廣納賢士,不論出身貴賤,只要有真才實學,都能在朝中得到重用。他還親自監督史書的編纂,要求史官客觀公正地記錄國家的發展和變遷,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歷史資料。
楊雄的子女眾多,他對每一個孩子都關愛有加,悉心教導。他會在閒暇時光,將孩子們召集在一起,講述自已的經歷和治國理念,教導他們要心懷天下,仁愛百姓。他還為孩子們聘請最好的老師,讓他們學習文化知識和禮儀規範。
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他的一百多個兒子和女兒大多成為了國家的棟樑之材。有的在朝堂上為國家出謀劃策,有的在邊疆守衛國土,有的在民間造福百姓。
時光荏苒,楊雄一直活到 100 歲才駕崩。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滿朝文武和後宮嬪妃都圍繞在他的病榻前。他的房間裡瀰漫著一股沉重的氣息,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悲傷和不捨。
楊雄躺在病床上,面色蒼白,但眼神依然堅定。他回顧自已輝煌的一生,心中滿是欣慰和自豪。從一個38歲的老光棍到穿越成帝后的勵精圖治,再到如今的國泰民安,他無愧於祖宗,無愧於百姓。
他望著身邊的臣子和親人,用微弱的聲音說道:“朕這一生,無憾矣。望爾等能繼續秉持正義,為國家的繁榮努力。”說完,他緩緩閉上了眼睛。
“我這是在哪裡?”
楊雄緩緩睜開眼睛,他發現自已不是躺在金碧輝煌的皇宮,而是躺在一片荒地上,這時,他才想起來這一切都是一場夢,自已還是那個三十八歲的農村赤腳醫生,早上上山採藥不小心從山上摔下來,也不知昏迷了多久。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從地上爬起來,背起他的藥蔞,一瘸一拐地朝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