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通電

朔雁縣組織各單位或企業給各村鄉扶貧,朔雁縣的雁鋪煤礦對應給魏莊村扶貧,雁鋪煤礦組織了扶貧工作隊到魏莊進行扶貧工作,工作隊駐村後看到魏莊村還沒有通電,其他條件更差。

村支書赫丕業對扶貧工作隊說:“感謝雁鋪煤礦的扶貧工作隊,我們村一直比較窮,人家周邊村莊都通了電,你們來扶貧,幫幫我們村通個電吧!我們村裡出部分錢,你們扶貧出上些錢!看能不能?”

雁鋪煤礦扶貧工作隊李隊長說:“來魏莊村扶貧,我們會解決村民最棘手的扶貧專案入手,這通電確實的急需解決,我們將魏莊村的實際情況和通電的方案需彙報我們礦上領導,經我們領導稽核同意才行!”

“李隊長,盡最大努力給你們領導好好說說,幫我們村通通電!”

“赫支書,那是自然,放心吧!我們領導非常關注魏莊村的扶貧工作,對扶貧隊的工作也很支援!”

“我代表魏莊村全體村民感謝你們了!”

村支書赫丕業和魏莊村村委會商量後,殺了只山坡放養的整一歲的山羊羔,肉質鮮嫩,不肥不廋,準備送給雁鋪煤礦扶貧工作隊的李隊長,讓李隊長多給跑跑通電的事。

趙立青的三輪車將山羊肉拉到朔雁縣,送到李隊長在朔雁縣的家裡,李隊長不在家,其妻子開門問道:“你們是?”趙立青說:“這是李隊長家吧?”

“是的,他不在家!你找他有事嗎?”

“我是魏莊村的,我們魏莊村村民們為了感謝李隊長,我們村支書赫丕業代表全村人託我帶給李隊長的的一點心意!李隊長能為了我們村通電的事忙前忙後的,讓李隊長多費心啦!李隊長可是我們村的大恩人吶!”

李隊長愛人推脫著說:“能給咱村人辦點事應該的,這也是我們家老李的工作,這羊肉我們可承受不起,心意我們領了,羊肉您還是拿回去吧!”

趙立青放下羊肉,隨即開門要走說:“這是全村人的心意,嫂子務必收下!我還有事,趕緊的走了!”然後趙立青出門溜了出來。算是把羊肉給李隊長送下了。

最後,魏莊村村民按戶口每人出錢,湊了部分通電的錢,雁鋪煤礦出了一部分錢,由雁鋪煤礦扶貧工作隊策劃通電事宜。

雁鋪煤礦扶貧工作隊聯絡電業局和組織人員安裝魏莊村的用電裝置及接電入戶。

魏莊村終於通了電,村民們告別了祖祖輩輩靠點油燈熬過漫長的日日夜夜。

老支書赫丕業樂的合不攏嘴,總算是為村裡人辦了一件大好事,為魏莊村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魏萬濤曾祖母一生未走出過這個小山村。常聽人暢想未來的日子是“點燈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一直不理解,這都不用,那用啥呀?

後來魏萬濤的曾祖母聽說城裡人已用上了電,還有電視。一輩子未曾見過電視,聽從城裡回來的人說,自己又想象那電視是不是花紅的,可是魏萬濤的曾祖母最後到死沒能實現了看到電視的願望。

魏莊村通電的日子,還特意讓赫雲飛這個半仙給翻了翻老黃曆,選了個好日子。等好日子好時辰到來時才合上了那期盼已久的變壓器前的跌落開關,村民們稱“羊腿棒子”。

魏莊村通電後,村裡的男女老少高興的不得了,比過大年快樂多了!通電的頭一天晚上,在夜幕下整個魏莊村沸騰了,人們歡呼雀躍,徹夜未眠,家家戶戶燈火通明,窯洞內鋥光瓦亮,大家在慶祝通電成功!自從魏莊村村民的祖先們來此披荊斬棘,刨山開荒以來,夜晚從來沒有這麼亮堂過!

魏莊村通電了,以後就能看電視了;糧食磨面,脫皮等深加工再也不用趕著驢車到其他村了;再也不用拉著土豆到其他村磨了,也不用深更半夜手工“哧呼,哧呼”的磨土豆了;婦女們再也不用黑燈瞎火的點盞煤油燈熬油縫針線了,電燈多亮堂啊!還有好多好多事都沒那麼費勁了!

電通了,人們就想的能看個電視有多好啊!可是魏莊村由四面大山包圍著,天線根本無法接收到訊號。

有幾家買了臺二手電視機或親戚替換下的電視機,拿回村裡來,弄了個天線,不管怎麼擺佈天線,電視機上總是“雪花”一片,聲音“嚓嚓”的。

天線接收不到訊號,想看電視只能買很貴很貴的衛星電視訊號接收器,訊號接收器在屋外的裝置像一個巨大的鍋,村民們稱作“衛星鋁鍋”,簡稱“鍋”。

起初,趙二虎、白耀文和赫榮三家合資買了一個衛星電視訊號接收器。

三家的電視連著一個鍋,接收裝置放在趙二虎家,看哪個電視臺全部由趙二虎家控制,要看哪個電視臺,三家的電視都是哪個臺!

全村人晚上早早吃罷晚飯,聚集在趙二虎、白耀文和赫榮這三家人家裡一起看電視。

這三家村人們還是去趙二虎和張英家多些,尤其是年輕一點的喜歡趙二虎家。

上了年紀的老人們喜歡去赫榮家,同時代人相對有共同話題。

村裡的光棍們偏好去白耀文家,也許是為了多看看黃寶娥。

趙二虎兩口子熱情好客,和善友好,很少看到兩口子惱怒。平時村人們也總愛到趙二虎家聚集,不管是串門,打牌,還是閒聊。

趙二虎老婆侉子張英每天晚上早早吃完飯收拾後,魏莊村的村民們已經陸續前來,有早的張英還沒吃飯就來了,遲的電視劇開播了才拖拉著鞋跑進來站立在門口瞟著電視。

每晚趙二虎家看電視的人有蹲的、坐的、站的,靠的,有在炕上的、地下的、炕沿上的、窗臺上的、鍋臺上的,木板凳上的,滿滿的一窯洞人。地下看電視村民的鞋巴子足有幾籮筐。大家在黃金時間的劇場播完後才陸續的回家睡覺。

看電視有人說笑,有人對電視裡的人物評頭論足,有人嘻嘻哈哈,有人逗樂,大家在一起看電視熱鬧非凡啊!

張英總是坐在炕頭上熱情的關注著前來看電視的每一位魏莊人。

電視劇廣告時間村人們還能聊聊各家的瑣碎事和玩笑話!

村裡有了電視,為了看電視,有時村人忘了放牛,忘了耕種,忘了除草,忘了圈羊,忘了......

在田間勞作早早歸來為了看電視,日常聊天也是聊著近日播放的電視連續劇的內容。慢慢地魏莊村人透過電視機的熒屏對外面的世界瞭解了許多。

逐漸衛星電視訊號接收器便宜了,村人們鍋買的多了,電視也陸續多了起來,村民們在各自的炕頭上能看自家的電視了,換臺也隨意了,不再齊聚在一起看電視了,但沒有剛通電時看電視的熱鬧場面和欣喜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