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氣好晴朗,處處好風光,蝴蝶也忙,蜜蜂也忙,風兒也忙啊,雲兒也忙。
春日的陽光格外溫暖,城外的柳枝也開始發新芽,大地開始復甦,萬物重新生長,這樣充滿勃勃生機的景象,看得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渾身舒暢。
春光日不可辜負,春光不可辜負,趁著良辰美景,店裡特意給所有人放了一天假,願意出去玩的可以出門遊玩,願意回家探親的也可以回家探親。
林嬌也帶著一家人到郊外春遊。
到了地方,才發覺郊遊的不止他們一家人,還有其他人,大多都是年輕男子,也有攜家帶口的。
果然,吃喝玩樂是刻在每個人骨子裡的DNA,任何時代都不例外。
“這裡風景真好。”
看著眼前清清的水、綠綠的草、挺拔的樹,還有隨風飄蕩的柳枝,連空氣都透著陽光和清新,林嬌盡情在春光裡舒展著四肢。
張二柱雖然不知道林嬌嘴裡的風景是什麼,不過看著眼前的場景,累了許久的身體也開始放鬆,心情也格外的好,他們家如今也過上了可以出門玩耍的日子了,張二柱倍感欣慰。
“那邊沒有人,我們去那邊坐吧。”林嬌指了指遠處的一塊空地,靠近小溪邊。
“好。”張二柱沒有不應的。
今天他們出來踏青,帶了不少吃的,裝了滿滿一大籃子呢。
沒過多久,本來美好的春日踏青畫面被一個突然出現的人打破了。
來人是一個衣衫破爛的和尚,一手拿著酒壺,一手拿著豬腳,也找了一塊空地坐下。
能夠有心情出來踏青的,大多都是些家裡略有些資產的人,又或者是讀書人,多多少少有些講究,看到如此邋遢之人,心情難免受到影響,脾氣好的就另外找一個地方,遠離邋遢和尚,脾氣不好的,難免呵斥幾句。
不管旁人呵斥也罷,嫌棄也好,和尚都不予理會,這大好春光是他呢那些所謂的體面人的,也是屬於他這個邋遢和尚的,世人大多眼光淺顯,只知道先敬羅衣後敬人,和尚也是走南闖北,見過世面的人,並不將世人的俗言俗語放在心上,只管憑著自己的心情一邊喝酒吃肉,一邊欣賞春日美景。
和尚選的地方離林嬌他們的地方也很近,張二柱也跟其他人一樣,看到邋遢和尚心情莫名的不爽,只覺得邋遢和尚在這裡,就讓這裡本來美好的風景變得不堪。
“娘,你看,那個和尚還吃肉哎,和尚不都是吃素的嗎?”大寶指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和尚,對林嬌說道。
大寶也是好奇,平日裡很少看到和尚,就算是看到的和尚也和眼前的這個和尚完全不一樣,雖然和尚也會挨家挨戶的化緣,但是人家都穿得很整齊,而且也不吃肉喝酒。大寶現在已經讀了一年多的書了,也懂了一些道理,知道眼前的這個和尚的行為舉止是不對的。
“大寶,不準這麼沒禮貌的指著人說話,更不能直接開口喊和尚,要叫聖僧,這樣的才是得道高僧呢,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我們看人看事都不能只看表象。”林嬌趕緊對大寶的行為進行指正。
畢竟是看過《濟公傳》的人,雖然也不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濟公存在,但是難免心中有所敬畏,再說了,都是生而為人,他們能吃肉喝酒,和尚就不能吃肉喝酒了?人的信仰是否純粹、敬仰是否虔誠,並不僅僅是看是不是吃肉或喝酒,有的人一輩子吃齋唸佛但是卻殺人如麻,這樣的人是一個慈悲的人嗎?有的人雖然吃肉喝酒但是卻樂善好施,這樣的人是一個惡人嗎?
林嬌教子的話聲音不大,卻也不小,恰好被一旁的和尚聽了去。
“倒是難得遇到一個明事理的人呢。”和尚笑著讚揚道,他沒想到這裡這麼多的讀書人,竟然還沒有一個小女子明白這人世間的道理。
“聖僧過譽了,我是頭髮長見識短,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別人聽見自己的話,林嬌倒也不羞怯,反正她又沒有說什麼不能說的話。
“介不介意和尚找你們化點緣?”和尚自己的豬腳吃完了,又看到林嬌他們面前擺放了很多的吃食,便不客氣的開口問道。
和尚嘛,本就是以化緣為生,自然是走到哪裡就化緣到哪裡,如今他走到了這大好的春光裡,自然是要在這大好的春光裡化緣的。
張二柱聽到假和尚不要臉的話,恨不能當場將和尚攆到一邊去,哪裡可能還給吃食,這樣的人,也就能騙一騙他媳婦和兒子罷了,分明就是一個假和尚。
“遇到就是緣分,說不準還是我們的福報呢,再說了,不就是一點吃食,反正我們自己也吃不完,分給聖僧一點也沒什麼關係的。”林嬌看著張二柱生氣的樣子,趕忙勸道。
張二柱也是很無語,平日裡也不是沒有乞丐或和尚到他們店裡去化緣或者乞討的,也沒有見著他媳婦每回都這麼大方呀,偏偏這回對著一個邋遢的騙子,竟然大方起來,不過到底是自己的媳婦,他也只能依著了。
林嬌將他們的吃食每樣都拿了一點,用布包起來,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和尚面前。
“聖僧,都是些普通的吃食,若不嫌棄,就一起享用吧。”林嬌說得真誠。
“不嫌棄,不嫌棄。”有吃有喝,和尚怎麼會嫌棄呢。
“你這個女子,是個有福氣的人,不像其他人,只會以貌取人,能夠透過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和尚難免說幾句夸人的話。
不管是不是真話,也不管是不是真的管用,聽到說自己有福氣的話,林嬌是高興的,就像去上香的時候抽到了一個上上籤一樣,有種撥雲見霧的感覺。
“謝謝聖僧的祝福。”她以後就要做一個有福氣的女子了。
算命這些所謂的封建迷信的東西其實是很神奇的,雖然不是每個人都相信,但是如果對方說的是好的,內心有極大地可能會相信,並促使自己的言行和預言的結果靠近。
得了聖僧的祝福,林嬌的心情更好了,連看大丫都很順眼起來,本來這段時間她因為大丫的行為看大丫就不高興,出門遊玩也不想帶著大丫,但是他們不帶著的話大丫又沒有去處,只得帶著,因為聖神的機緣,今日一切皆宜。
可惜這裡沒有手機,否則的話林嬌真想把這裡的風景都拍下來,雖然不能留住春天,不過這裡的風景一直在這裡,每年春天他們都可以來這裡,倒也沒有不能留下美景的遺憾。
林嬌拉著大寶和大丫去一旁看別的風景的時候,和尚特意跟張二柱叮囑了幾句話。
“你的一切好運和福氣皆來自於你的妻子,若是有一天她離開了你,你的好運和福氣也就到頭了,好好珍惜現在的一切,別落得一個勞燕分飛的結局。”畢竟是吃了人家的,和尚也就多了幾句嘴,和尚言盡於此,聽與不聽,不是和尚需要關心的事情。
以張二柱的文化水平,是不知道勞燕分飛是什麼意思的,不過他覺得是和尚在詛咒他,吃了他的東西竟然還詛咒他,果然和尚都是騙子,除了生氣,倒也沒有把和尚的話放在心上,在張二柱看來,林嬌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他當然會對自己的妻子好,他們兩個生生世世都是要在一起的,現在會在一起,死了還會埋在一起,是不可能分開的。
“聖僧走了嗎?”林嬌回來的時候,沒有看到聖僧了,問道。
“誰知道又去哪裡騙吃騙喝了。”在張二柱的心裡,這個和尚就是騙吃騙喝的騙子,也就他媳婦心腸好,周圍這麼多人,也沒見著和尚騙得了其他人。
不過未免影響林嬌的心情,也就沒有把和尚單獨跟他講話說給林嬌聽。
“人家沒有騙我們什麼,吃的也是我們主動給的,不許這樣說聖僧。”林嬌制止張二柱胡說八道,不過也不強求知道聖僧的去處,人與人之間的相逢講究的就是一個緣分,這只是意味著她和聖僧只有一面之緣罷了。
茫茫人海,能夠有一面之緣已然是了不得的緣分,如果再強求,就真的是奢望了。
林嬌他們直到天色漸暗才回家。一回到家,本來大好的心情立馬就消失殆盡,無他,他們的店門口坐著張老爹、張大柱和張三柱三個人,三個人整整齊齊的坐在他們店門口,看到張二柱他們回來,幾人立馬起來。
“爹,你們怎麼來了?”張二柱疑惑的問道,還來得這麼整齊,還真是稀客啊,說起來,張二柱也是有段時間沒有見到張家人了。
“你們去哪裡了,今天下午怎麼沒開店?”張老爹問道,他們在這裡等了一下午,偏偏問了周圍的鄰居,都不知道張二柱他們去哪裡了。
其實,也不是周圍的人不說,只是周圍的人都認識張家人了,知道張家人一旦來這裡準沒有好事,張二柱兩口子平日裡為人處世都還可以,大家也就不多嘴給張二柱兩口子找麻煩,誰能想到張家人愣是在門口等了一下午呢,而且不把人等回來絕不離開。
“我們出去踏青去了,爹,你找我們有什麼事情?”無事不登三寶殿,張二柱也是知道,如果沒有什麼事情,張家人也是不會來找他了。只是他也猜不出來是什麼事情,畢竟,張家人如今連店都開起來了,還有什麼事情需要找他的呢。
“二柱,我們進屋去聊吧,這裡大街上人多嘴雜,不是說話的地方。”張大柱提醒道。倒也不是什麼大街上不是說話的地方,只是大街上人來人往的,畢竟也不是什麼好事情,若是被人聽了去,少不得又是一場風波。
不過這倒是張大柱多慮了,不管張家有多大的事情都掀不起風浪,最多算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張二柱開門,將人請進了屋。
“爹,有什麼事情,你說吧。”張二柱看著他爹吞吞吐吐了半天都沒有開口,實在是沒了耐心,直接開口問道。
“如果你手頭寬裕的話,想找你借點銀子。”張老爹艱難開口道。
聽到自己親爹又來借銀子,張二柱嘆了一口氣,果然,他的爹孃也只有要銀子的時候才會想到他,一旦銀子到手就翻臉不認人了。
“你們不是也開了傢俱店嗎,怎麼還要找我們借銀子?”張二柱並不提銀子,而是問起了他們的店,如今他們都是開店的,沒道理繼續找他借銀子啊。
“二柱,放心,這次是借,算是我們父子三人找你借的,給你打借條,肯定還你。”張老爹也是無奈,當爹的當到他這個份上也是沒臉了,心裡不是不後悔當初分了家,要是當初沒有分家的話,不管誰掙的銀子都是張家的銀子,他作為張家的大家長,張家的銀子也就是他的銀子。
只是他從來沒有想過,如果當初沒有分家,也不會有如今的張二柱,更不會有張家如今的吃飽了沒事幹的鬧騰。
不管是張老爹借銀子,還是張家人一起借銀子,其實差別不大,總歸是要找他借銀子的,而且借不借與打不打借條也沒有關係,就算是他們真的打了借條,張家人還不上他還能怎麼辦?總不能沒了銀子,一家人鬧到公堂上去吧。
“你們總得告訴我你們為什麼借銀子吧?”張二柱已經記不得這是張家人第幾次來借銀子了,每次都有不同的理由。
“你娘和你三弟妹闖了禍,人家鬧上門去了,要我們賠看大夫和吃藥的錢。”張老爹沮喪的說道,他們哪裡想得到,大李氏和小李氏竟然這麼能闖禍,結果她們自己收拾不了,還得他低三下四的求兒子借錢。
“闖禍?闖什麼禍了,娘有沒有事,怎麼回事,你們倒是給我說清楚啊。”聽到大李氏闖禍,還是不小的禍,張二柱也是急了,畢竟是他親孃,不可能不擔心親孃的安危。
“二柱,別擔心,你娘沒事,她好著呢。”聽到張二柱關心大李氏,張老爹懸著的心總算是有點安穩了,只要當兒子的還關心他娘,這個銀子就不難借。
“大哥,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你說。”張二柱聽著他爹說了半天都說不到正題上,也懶得在和他爹糾纏,直接問張大柱事情的來龍去脈。
想起事情的原委,張大柱也十分為難,這個事情說來說去,也是大李氏和小李氏她們自己行事不妥所致,只是大李氏畢竟是他的親孃,兒不言母過,就算是大李氏真的做錯了,他這個當兒子的也沒有資格去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