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章 放棄晉城

帶著受傷不輕不重的六人回了晉城,唐笠也沒就這麼放過他們,又讓他們在軍中做了一次公開檢討。

郝通五人自打見到唐笠和鄭大的那一刻,也都想明白了自己惹了多大的禍。大帥和校尉大人都親自追來了,禍事能小的了嗎?

而且對於任何人來說,就算再不識字再沒見識,也都知道當逃兵是要掉腦袋的!何況盤古軍的軍規是他們每一個人,尤其是老兵都早就背熟了的,這是唐笠的強制要求。

最重要的是,還連累了校尉大人和自己一起受罰。心裡愧疚之下,終於能聽進去為什麼不能北上的勸解了,公開檢討做的算是心服口服。

這次小小的風波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唐笠和其核心團隊已經正式作出了放棄晉城的決定。

年後雪停,唐笠立即按計劃下令,將城中經過精密計算後多出的糧食全部分批運送進山。並在之前山中諸多密營的基礎上,儘可能的擴建和增設秘密補給點。

事情果然也沒出乎唐笠所料。

秦歷一千三百一十八年,剛進二月,天氣尚未轉暖。一直在北面活動的李程斥候營就傳回訊息----消停了一陣子的胡人有了異動,有再次南下的跡象。

唐笠不知道敵人的具體計劃,保險起見只能提前採取行動,立刻開始組織城內軍民分批進山。

二月初。

冰雪剛剛開始融化,上黨過冬的遼魏聯軍拔營南下。

收到這個訊息沒過半天,唐笠又得到了同生道緊急傳來的另一個壞訊息----洛陽附近的後秦軍開始北上渡黃河了,人數至少三萬。

後秦軍的目標沒有任何可猜的。自洛陽方向向北,渡河後穿過山道就是晉城,當初梁昌帶著一千多殘兵就是走這條道南返洛陽的。

收到這個情報的唐笠並沒有更加慌張。

且不說渡河不易,只穿越南邊的太行山道就需要不少時間。無論如何高估後秦軍的行軍速度,也必定是南下的遼魏聯軍先到。

此時城中百姓已經撤離了一半,唐笠當即下令加快速度。

遼魏聯軍拔營南下第一日,晉城的百姓已經撤光,只有唐笠親自帶著親衛營和第一營兩千多人還在城中。

送走最後一批百姓後,唐笠立即親自下場,和眾人開始撤離前的最後工作。包括但不限於堵塞水井、打掃糧倉武庫、焚燬機要文書、掩藏秘密通道。

城內所剩不多的房屋包括郡府、倉庫倒是沒拆也沒燒,因為在唐笠和所有人心裡,總有一天自己還是要再打回來的!

遼魏聯軍距離晉城還剩一日路程,鄭大的第一營撤離晉城。在敵人數次狂攻下死守了下來的晉城中,就只剩下了唐笠和他身邊的親衛營二百騎。

他要在此堅守到最後一刻,儘量為剛進山的百姓爭取到更多時間。

秦歷一千三百一十八年二月初十,遼魏聯軍抵達晉城,唐笠率兩百親衛提前一個時辰撤離。

其實對手早就知道盤古軍放棄了晉城,畢竟近十萬人進山的動靜那麼大,怎麼可能不被斥候探知。

耶律古和拔延那環也派出過騎兵試圖攔截,卻是晚了一步。部分小隊莽撞的追進山去,又被早已設下埋伏的盤古軍打了一下,也就暫時放棄了大規模進山追剿的心思。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胡人眼裡,久攻不下的晉城要遠比幾萬逃民重要。

在這裡唐笠很準確的猜到了對手的心理。

突厥人認為自己是在替契丹人打仗,契丹人想的也是一樣。加上兩邊不久前剛剛發生了衝突,正是互相怨恨且防備的時候。

若不是覺得實在丟不起臉的兩國朝廷嚴令催促,他們是斷然不願在這大冷天裡就提前拔營南下的。

於是優先拿下晉城,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第一目標。畢竟拿下晉城後,最大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至於後續要不要進山圍剿?三拖兩拖的怎麼著也到天氣轉暖了。

手下將兵都是這樣想的,兩位主帥也不好太過違逆民意,何況他們自身也更傾向於先拿下晉城再說。

不過唐笠的撤離時間卻有些刺激到了這二位,覺得對手是在挑釁的兩位主帥,幾個月來難得的達成了一致,各自派出兩千騎兵追擊。

唐笠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早就做好準備的他們每人三馬,帶著是自己二十倍數量的敵人在晉城東北方向兜起了圈子。

胡人擅騎,平原上追逐,就算是唐笠的親衛營也不是對手。何況盤古軍中最好的騎兵也並不是他們,而是李程的斥候營。

不過唐笠也不擔心玩火尿炕。行軍的路線一直都靠近大山,實在危險的時候就遁入山林。

胡騎要是追進山,那可就到了盤古軍的主場了!騎術上的優勢在山林裡可是發揮不出來的。

有機會就打個伏擊,找不到機會就一路向深山裡跑。

胡騎要是不追,他們就在林子裡藏一陣子,換個地點重新出來。說不定還能有機會突襲一下。

這都是唐笠早就想好的。按照盤古軍的傳統,每個親衛也都是清楚的,一時之間還真把騎兵起家的胡人耍的團團轉。

到了晚上,胡人見對手進山後很久都沒再出來,以為終於消停了。結果天剛黑透就被突襲了一次。

這下領兵的胡將終於怒了,攆著盤古軍的屁股就是緊追不捨,一路越追越深。卻不知道一擊得手的唐笠剛一進山就下令分兵了。

一路五十人由他親自帶隊吊著對手往深山裡跑,另一路由小剪子鄭勇帶隊,兜了個圈子再次出山來了個二次突襲。

追進山的胡騎雖然只佔了總數的一半,可留下來的一半卻是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對手還能殺個回馬槍。

毫無防備的他們被盤古軍殺到眼前時,沒有一個來得及著甲上馬。

暫時驅散了胡兵的小剪子也不戀戰,放了一把火後就帶著能帶走的所有戰馬撤了。

得到報信的山中胡將得知此事後,知道自己中了調虎離山之計,立刻就下令撤退。結果好不容易在黑夜裡摸出山的他們,見到的是被燒成一片焦土的營地。

食物方面暫時不用擔心,每個騎兵身上都帶著一些乾糧,撐個一兩天沒啥問題。可帳篷沒了可就要命了,要知道此時夜裡氣溫還是挺低的。

無奈之下,這支出發前信心滿滿,覺得完全是殺雞用牛刀的騎兵大軍,次日天剛矇矇亮就灰溜溜的撤退了。

他們這邊吃了大虧,主力那邊的心情也沒好太多。

面對一座大部分被毀的空城,無論是耶律古還是拔延那環,能高興得起來才算是怪了。

兩位沙場宿將齊齊在心裡大罵盤古軍真不是東西,當真是一丁點兒啥也沒給自己留下啊!

舉個例子,遼魏聯軍在晉城糧倉裡打掃了一個時辰,愣是連一粒散落的穀粒兒都沒找到!

按照胡人習性,遇到這種連屠城都沒機會的情況,肯定就是一把火把這座空城徹底燒個精光,好歹也能洩洩憤。

可惜晉城原來的主人羌人趕到了,一心想著收復失地的他們哪裡會同意?

其實也不是就趕得那麼巧,一南一北的兩邊本就是計算著時間趕路的。

不然遼魏聯軍面對一路平坦的南下路程,為啥足足走了七天?就是在等又得翻山又得過河的羌人啊!

自己先到,然後死人打下晉城,最後和姍姍來遲的羌人平分戰果?

那還三家聯盟幹啥?

從這個小小的細節看來,無論是突厥人還是契丹人,長時間的好日子早已讓他們沒有了曾經的單純和一往無前。

當然,羌人也不比他們強。真要是急行軍,也不會此時才到。

而這一切,唐笠雖然並沒有親眼所見,但從種種情報中,也是清醒且敏銳的看到了對手的問題。

結合李傳曾經比較客觀的描述中南下初期胡人的野蠻善戰,唐笠確定,這些佔據了華夏北方的各族胡人,戰鬥力已經大大下降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