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手機,這價格。
陳浪要是真買了,就被是當肥豬宰了,成色要是還行,這價格也許還湊合。
但主要是這部手機,一月份已經不限量開放購買了,首發價799,這次開放購買加上降價100變成現價699,也進一步衝擊了這部手機二手市場。
陳浪來之前還是做過了攻略,參考了一下當下的市場價格,再加上本身具備的一些經驗,還是遊刃有餘。
好鋼用在刀刃上,現在的他還沒有揮霍的資本,但手機對他來說又是必須的,無論是通訊,還是一些行情的獲取,甚至是直接參與市場的交易,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那你說好多。”手機店老闆把出價權交還給了陳浪。
“100。”陳浪豎起一根手指,宛如舉起了一把屠龍刀,揮舞著砍了過去。
把價格直接打了個腰斬再腰斬。
“出不了出不了。”老闆連忙把頭搖得跟個撥浪鼓似的,同時擺擺手拒絕到。
“你這價,我本都回不了,虧本生意做不了。”
“起碼你得給我個兩張吧?”老闆豎起兩根手指,靈活的晃動起來。
這時候就進入到了正常的交易博弈環節。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市場常態。
聽他這口氣,好像還有的談。
“這樣,150,我就用一個月,可能還不到。”
“一個月之內,如果小黑點沒擴散,其他地方也沒什麼變化,一個月之後我50再回收給你。”
“這一個月也沒有什麼新的手機發布,一個月也跌不了什麼價,你淨賺一百,下個人可能賣的比我還貴點。”陳浪給了一個新的方案。
“差不多是租了。”
“你看怎麼樣?”
老闆眯著眼睛,來回細細的打量了陳浪幾眼。
“租你?你怎麼保證你會還回來,你拿什麼保證?你拿著手機跑了怎麼辦?”顯然是不太相信陳浪的說辭。
空口無憑,承諾倒是簡單,隨口一說。
“那我確實沒什麼辦法保證。”陳浪聳聳肩,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什麼證件押在這裡,承諾是真的,因為他確實是這麼想的,這個手機要是買了,肯定要換的,不會長用。
一旦賺到了錢肯定是會換的,更新換代之後,再回收給這老闆是最簡單的選擇
“唉,不行就算了,我去別家看看。”看老闆不讓步,陳浪嘆了口氣,把手機放下推回了回去。
倒不是那種常見的降價時刻以退為進,陳浪是真打算再去別的地方看看。
“等等等等。”在陳浪右腳即將離開門店的時候,被老闆叫住了。
“我瞧你你這校服,你是南中的?”老闆忽然指了指馬路對面不遠處的校門,哪怕現在此刻已經是當地第五中學的牌子。
“對啊。”陳浪點了點頭,不知道為什麼這老闆突然問這個問題。
“你們搬去新校區習慣不,那裡的食堂怎麼樣,好吃嗎,宿舍怎麼樣?”
“都還行吧,環境還可以,教室也是新的,都換成了多媒體,食堂也還行,比老校區的好。”
不知道這老闆為什麼這麼問,陳浪就根據自己的體驗,還是實話實說道。
“這樣啊。”男人點了點頭,手指敲了敲桌面,想了一會兒。
還是把這部手機推到了陳浪的面前。
“行了行了,150就150,管你來不來回收,拿去拿去,就當我做好事了。”
“嗯?”陳浪有些不解了。
他不知道為什麼男人的態度頃刻之間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轉變。
“今年我家娃兒也搬過去了,他也是住校,比你矮一級,你們是校友,那優惠給了就給了。”老闆隨口解釋著。
好像因為這樣,老闆與顧客之間建立起了一點微薄的聯絡,拉近了些許關係,給了一個降價的理由。
“你說,他們是吃飽了撐了搬這個校區?我們家就住鳳凰廣場,他不搬走五分鐘就能上學了,非要搬到那麼偏的地方過去。”說到這裡,老闆突然有些許不忿,吐槽抱怨,起來。
“誰說不是呢?”陳浪附和著。
原來的校區就在鳳凰廣場的馬路對面,如果保持原樣,不搬就很方便。
陳浪對這一片都很熟悉。
只是木已成舟,再怎麼反對都沒用,只能接受現實。
南山中學的搬遷也是筆難算的賬,折騰老師折騰學生折騰家長。
據說是某個商人整了個私立中學,結果學校辦得不太行,師資力量薄弱,招不到生,年年入不敷出,資金鍊斷裂,被判了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雖然師資力量不行,但是硬體還不錯,前些年南山中學就在各方面的牽頭下,花了兩億把這個私立學校的校址拍了下來。
某種程度上變成了維穩的接盤俠。
年年說搬,年年不搬,到陳浪上高中的時候動真格的搬了。
最慘的就是他們這兩屆,老校區上了一兩年年搬去新校區,相當折騰。
而且因為剛搬過去,管理出現了諸多漏洞。
搬過去之前,校領導宣告是全封閉,學生集體住校。
結果因為有的家長又提前去新校區附近租了房子去陪讀,錢都交好了,合同也簽了。
去找學校裡管事的,去鬧,去扯皮。
最終還是改成了半封閉管理,大部分住校,租房陪讀的。
中午下午,部分學生可以靠出入卡回家吃飯。
這一屆因為是才搬過來的學生第一批才能例外,下一屆新入校的學生開始的規定嚴苛許多,就算自家在學校對面也得住校。
陳浪是住校的,但是家的位置不算遠,恰好也在可走讀的極限範圍之內,於是也想辦法申請了張出入卡。
像他這樣的學生也不少。
有的是在寢室保留了床位,中午休息在寢室,晚上再回家。
頗為玄學的是,2012年那是最後一屆完整在老校區度過三年的學生。
也是最巔峰的一年,也就是這年出了個理綜299的理科省狀元,在這之後許多年再沒有出過一個省級狀元。
搬過去之後便每況愈下,成績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宣傳的口徑從省狀元,市狀元,再到單科狀元,再到top2錄取人數。
當地甚至還有流傳甚廣的迷信,不少家長都討論說是不是搬了校區把風水搞壞了,這種說法甚囂塵上。
也是關於這所中學很有意思的一點插曲了。
總之,託這身校服的福,陳浪還是用理想的價格獲得理想的手機。
“謝謝老闆。”最後陳浪真心實意的道了個謝。
當然陳浪很清楚,說得再好聽,虧本生意是不會做的。
無非就是少賺點。
“對了,老闆,我還要個充電頭和資料線。”
又是討價還價了一波,花了二十塊買了個雜牌充電頭和初代microusb線,望著著梯形的介面,百感交集。
懷念Type-C的第一天,想他。
但縱使有千般萬般不好,還是存在亮點的。
畢竟3.5mm的耳機孔還是讓陳浪體驗到了什麼叫做外星科技。
買完手機和配件,陳浪又去營業廳辦了對應套餐,一些通話時長和流量,又去了幾十塊塊錢。
直到此時此刻,握住了手中的手機,他才算是感覺到恢復了一點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通訊問題解決了,下一個要解決的是行頭。
上一世的陳浪對於自我審美的覺醒是上了大學之後,直到那會兒,才會像孔雀開屏一樣想著捯飭自己,吸引異性的注意力。
在大學之前,高中的生活,由於吃穿用度基本上都是他的母親張琴在一手包辦。
而且陳浪自己也沒什麼想法,都是聽之任之,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幾套校服換著穿,所以這就導致了,陳浪基本上沒有幾件能夠穿的出去的衣服。
或者說可以穿出去,但給人的感覺就是特大號童裝,那種極度的不協調感,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他是個高中生。
這是完全不能夠接受的,他現在需要一個足夠成熟的身份。
不要求完全抵消這種第一印象,但是至少要足夠的模糊。
看著好像是個大學生。
於是在這樣的目標引導之下。
陳浪隨後一頭扎進了一家國產運動品牌專賣店。
實際上,陳浪的心目中比較合適的經濟適用,設計不錯的穿搭單品,還是優衣庫。
閉著眼睛買沒什麼大問題。
奈何這十八線小縣城地方太小,優衣庫連鎖根本沒開到這地方。
他們這裡見得最多的門店牌子是蜘蛛王,紅蜻蜓,意爾康等等。
所以在這裡買一身行頭算是最優解了。
至於什麼三葉草圖示,勾勾圖示啊現在完全不在考慮範圍內,預算不夠是永遠的痛。
很快,陳浪在門店裡隨意挑了兩件換上,整個人氣質很快便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落地鏡前,陳浪看著鏡中的自己,灰色衛衣上的字母印花給他增添了幾分活力感和街頭的風格,黑色的束腳褲緊繃而利落,搭配上一雙白色的運動鞋,整個人顯得非常的清爽帥氣。
177的身高在南方地區已經足夠出挑扎眼,引人注目。
不需要追求什麼奢侈品,一些簡單的搭配就足以達成許多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兩個字,看臉。
現在指著陳浪說他是個大學生,幾乎不會有人懷疑。
這時候就連一旁導購小姐姐也是發自真心的誇讚起來:“帥哥,這身真適合你。”
“那姐姐,這麼合適能不能給我少點。”陳浪則是順嘴講了個價。
很遺憾,嘗試失敗,回應他的是導購的無奈拒絕,最多多拿了個帽子當贈品。
授權專賣店,確實也講不了幾個價,於是陳浪麻利的付款走人。
最後,在附近隨便找了家理髮店快剪,剪了個幹練清爽的髮型,出來之後整個人更加顯得精神乾淨。
至於剛才置辦好的那一身行頭已經被陳浪摺疊好塞進了書包裡,現在顯得鼓鼓囊囊的。
而這一切的準備,要留到幾天之後。
撬動人心的槓桿,需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
錢總是不經花的,把存款花了個七七八八之後,陳浪看了一眼自己的戰損版手機,現在下午兩點。
離晚自習開始有三四個小時的時間。
陳浪轉悠了一圈,決定選擇附近的新華書店,打發週末的最後一點閒暇時間。
一進書店,一個擺滿了書的環形書架就映入陳浪的眼中,最上面掛著個牌子,寫著暢銷書幾個大字。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佔據C位的一本書在陳浪這個重生者的角度看起來過於抽象。
書的名字叫《虛實之間》,作者成芮,知名記者。
說實話,要不是在書店,陳浪差點繃不住當場笑出聲。
這本書頓時又瞬間刺激了他回想起了不少記憶。
既是他們高中四班班上的經久不衰的四大傳世經典之一。
也是每次聚會必聊的談資。
記得就是當時有個同學買了這本書,自己看完了之後,還安利別人四處傳閱,班上當時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高中生嘛,學霸崇拜,而且這人還挺帥的。
平心而論,他確實是個能人。
把他當榜樣學習也沒啥問題。
什麼叫奧觀海,意呆利總理,霓虹國前首相,南非前總統,也魯大學校長等等人物。
這位記者能和他們談笑風生。
還有個同學說在一次聊夢想相關的事情的時候,表明以後也要和這個哥們考一個學校,努力學外語,成為和他一樣的記者,還把他當偶像來著。
而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水滸傳好就好在詔安,現實偶像懷就壞在會塌房。
似乎就是在14年的七月份,這哥們進去了。
《虛實之間》轉眼之間變成了牢獄之間,得捕牢內。
令人感嘆。
也算是高中時期的一樁趣事。
那位最崇拜他的同學最後也沒有去搞外交相關工作,而是高考填了個魔都的師範大學,畢業後當了老師。
回憶結束,陳浪繼續往書店的裡層走,走著走著來到了金融分類的書架當中,尋尋覓覓,最終在一個書架上停了下來。
目光鎖定到了一本灰色色調封皮的書上,上面印著一個人的側臉人像,人像上方寫著幾個大字: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而陳浪看著這封面與此同時喃喃低語起來:
祖師爺啊祖師爺。
同樣的拍攝風格,基本一樣的角度,同樣的側臉,同樣的色調。
你的髮際線有點高太多了。
完全不如普朗克那張照片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