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清晨,陽光灑在大地上,帶著絲絲暖意。汪小妞早早地收拾好,帶著丈夫向志偉和兒子向濤,踏上了回汪家村給養父母拜年的路途。
向志偉騎著那輛有些老舊的摩托車,一家三口擠在上面。摩托車在崎嶇的道路上顛簸著,揚起一路的塵土。路並不好走,坑坑窪窪,每一次顛簸都讓汪小妞緊緊地抱住兒子。向濤似乎也感受到了路途的艱難,乖乖地趴在媽媽懷裡,不吵也不鬧。
他們一路前行,穿過一片片田野,路過一個個村莊。隨著離汪家村越來越近,道路也變得越發崎嶇難行。那是最偏遠的汪家村,彷彿被世界遺忘的角落。經過好久的顛簸,終於,汪家村的輪廓出現在他們眼前。那熟悉的山水,那寧靜的村莊,讓汪小妞心中湧起一股熟悉感。她雖不喜歡這裡,也不喜歡養父母和弟弟,但畢竟在這生活10多年,該有的禮數還是得有。
汪大兵和馮翠花雖然沒有把汪小妞當親生女兒,但看在向志偉婚前給的那筆錢的份上還是熱情的歡迎汪小妞一家的到來。正在上高中的弟弟汪大寶知道姐姐姐夫要回來也出來迎接他們,因為每次看到姐夫,姐夫都會給他零花錢。
汪小妞一家來到養父母家門口,向志偉停下摩托車,扶著汪小妞和兒子下來。汪大兵和馮翠花滿臉堆笑地迎了上來,儘管他們的熱情中帶著幾分功利,但在表面上卻也顯得頗為熱絡。
“哎呀,可算把你們盼來了。”馮翠花說道,眼睛卻不時瞟向向志偉,期待著他能像往常一樣有所表示。汪大兵則接過向志偉手中的一些禮品,假惺惺地說著客氣話。
汪大寶興奮地跑過來,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向志偉,等著他給自已零花錢。向志偉會意,笑著掏出一些錢遞給汪大寶,汪大寶立刻喜笑顏開說:“謝謝姐夫。”
一家人走進屋內,屋裡的陳設依舊簡陋。汪小妞面無表情地看著這一切,心中毫無波瀾。向志偉則努力地找著話題,試圖緩和氣氛。然而,汪小妞與養父母之間的對話卻顯得格外生硬和客套。
“最近過得怎麼樣啊?”馮翠花問道。
“就那樣吧。”汪小妞淡淡地回答。
“在向家做保姆工資肯定很高吧,伙食也肯定很好吧。”馮翠花又接著問道。
“工資能有多高?我不過是個下人,他們吃得好,我又不能上桌吃飯。”汪小妞知道馮翠花肯定說話有目的,趕緊懟了回去。
整個拜年的過程充滿了尷尬和疏離,只有向志偉和汪大寶之間偶爾的互動帶來一絲輕鬆的氛圍。但在這個看似團圓的場景下,每個人心中都有著自已的盤算和心思。
中午時分,一家人圍坐在簡陋的桌前,準備吃午飯。儘管每個人心中都不情願,但為了維持表面的和諧,還是不得不坐在一起。
桌上擺著簡單的飯菜,沒有什麼豐盛的佳餚。汪小妞面無表情地坐著,看著眼前的食物,毫無食慾。向志偉則努力保持著微笑,試圖緩解尷尬的氣氛。汪大兵和馮翠花也顯得有些不自在,偶爾假笑著說上幾句話。
只有兩歲的向濤,不明白大人們之間的尷尬和疏離。他睜著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人,時不時做出一些可愛的動作,逗得大家偶爾笑得合不攏嘴。他天真無邪的笑容彷彿是這沉悶氛圍中的一道陽光,暫時驅散了些許陰霾。
然而,笑聲過後,尷尬又再次籠罩著整個屋子。大家默默地吃著飯,心中各自想著自已的事情。這頓午飯,吃得無比艱難,卻又不得不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