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川河兩岸,兩軍對峙,喊殺聲在河流北面迴盪,黑壓壓的人群也如同走獸般四處衝撞,金器相擊,熱血四濺,長空晴日也沒有這明晃晃的兵刃刺眼。
隨著戰鬥的持續,長川河內也堆積了大量的屍體,導致河水斷流改道。
石拓不禁心中凜然,雖然有些時日未上戰場了,但是著實沒想到這前太子來勢如此兇猛。
他不禁望向副帥篤玉,恰好篤玉一眼瞥了過來,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少有的恐懼,但那一絲恐懼轉瞬即逝。
石拓知道,仗這不能輸,要是輸了,那個可怕的“天后”不會放過自己,家人可能都難保全,這前太子報復來襲,甚至比異族入侵更為可怕。
石拓舉起手,示意篤玉騎馬前去,連同其他幾個將領,迅速在陣前商議了一番,馬上改變戰術,分化陣列,見這叛軍頭陣勢頭正猛,將陣列從正面硬碰改為側翼圍攏,卸了叛軍的勁,再大力反攻。
鼓點密集,人馬奔走,各小隊緊跟鼓聲迅速集結轉向。
雖然在之前的衝幾次衝殺下,雙方的兵力都有所折損,但齊言志還有 10 餘萬的大軍, 敵軍人數還是很多,己方剛帶來的 40 幾萬大軍,因為有一部分是緊急徵召,沒有多少戰力,所以也損失過半,還有 20 幾萬。
前部又已交鋒,難以一時之間抽開身來,膠著許久,直到夜色降臨,才有了轉機。
那齊言志一方的人馬因久戍邊疆,也未曾調入到內地,所以對長川河的地形也不瞭解,並且近年來邊境也無戰事,對日常的訓練也很怠慢,主將有的時候也會開小差,便習慣了日落而息,此時個個都有幾分倦困,齊言志便也下令停止了進攻……
在石拓的帥帳內,石拓和眾將領跪在地上,正前方的一個穿著錦衣華服的女官宣讀著聖旨
“奉天承運,陛下詔曰,請石拓將軍迅速殲滅叛軍,為期2個月,如若不能,便自刎謝罪吧”
“臣接旨”石拓接過聖旨,那名女官便回去覆命了,看到這樣的聖旨,石拓嚇得癱坐在椅子上,因為他是是易出汗體質,一緊張就會冒汗,所以這會他頭上的汗直往外冒,一滴一滴掉在了桌子上,小水滴慢慢聚整合了很大一灘。
石拓看著自己的汗滴在桌子上,腦海中忽然想到了一個辦法,此地靠近長川河,我可以借勢啊,想到這裡,石拓也是冷靜了下來,招呼各位將領圍了過來,他指著沙盤裡長川河的上游說道
“此地地勢較高,但是其上卻空間很大,形成了一處天然的凹地,能夠儲水,我們可以用水攻之計”
眾將聽到後,也眼前一亮。
“朱龍濟,聽令,率領2萬人馬在長川河上游,修建簡易水壩,切記不能夠將水完全堵死”
“是”
“鄭恆,你說你3萬人馬過河,明天與叛軍交戰之時,只可敗不可勝,引誘他們過河”
“遵命,元帥”
“馮天凌,這回你率5萬輕騎,在長川河上游偷渡,渡河之後,你運動至敵軍側翼便開始休整,切記不要被他們發現。明天在敵軍過河之後,你便趁勢殺出,直擊後方”
“是,元帥”
篤玉這會兒也不可思議地看著石拓,興奮地說道
“元帥,此計甚妙,如若計成,那敵軍必大敗之,更甚還可將其全殲”
石拓嚴肅地說道
“好了,少拍馬屁,都下去準備吧”一群人便退了出去,石拓又看著沙盤繼續推演……
而在另一邊,齊言志的帥帳之中,齊言志問韓基德
“敵軍今夜沒有動向嗎”
“沒有”
齊言志又不放心地說道“往常石拓都會帶兵夜襲,不夜襲也會派兵來騷擾,奇怪,今天為什麼這麼安靜呢”
緊接著又對韓基德說
“傳令全軍修整,但不可放鬆警惕,增加巡邏的人數,防止對方來夜襲”
“是,我立馬下去安排”韓基德接到齊言志的命令之後,也便退出了帥帳,去吩咐手底下的人了
齊言志看著地圖沉思著
太靜了,靜的不對勁,隨後,他又看向長川河,自言自語道
“希望是我多慮了吧”……
第二天,兩軍交戰之時,鄭恆也是按照計劃佯敗而逃,韓基德看到此幕,興奮的喊道
“敵軍終於敗了,追,我們打過河去!”
說罷,韓基德便領著8萬精銳追過了長川河,而這時,齊言志志也騎馬來到了長川河邊上,看到河流的水位比昨天的低了很多,便預感不妙
“傳令兵,傳令兵,快過來”
一個背部插著紅旗的騎兵飛奔了過來,不等那名騎兵開口,齊言志著急的說
“快去給韓將軍傳令,讓他停止追擊,快快撤回!”
那名小兵說了句遵命,便策馬揚鞭跑了出去……
忽然“轟隆隆,轟隆隆……”齊言志感覺大地都在顫抖,看向長川河的上游,洪水無情地撕扯著河床,瞬間將之變成了一片混沌。
波濤洶湧,翻滾著巨大的水霧,彷彿有無數的魂靈在其中哀嚎,直擊齊言志的心靈,看到這一幕,齊言志對著身後的人大聲喊道
“快撤,快撤,洪水來了”
就這樣,齊言志身後的大軍也四散向外奔逃,這時,一名斥候也趕上了齊言志
“大帥,我軍後方出現一支騎兵,正向我方這邊趕來”
齊言志聽到後,頓時猶如晴天霹靂一般愣在了原地,完了,完了,前有伏兵,後有洪水,已成死局,必敗無疑了。
隨著馮天凌率領的騎兵衝進人群,鐵漢碰擊,死不旋踵,猙獰的面孔,帶血的刀劍,低沉的嚎叫,瀰漫的煙塵,整個山原都被這種原始搏殺的慘烈氣息所籠罩所湮滅.....
那風中獵獵招展的‘齊’字纛旗,已然殘破襤褸,就像是齊姓王朝一樣,搖搖欲墜。騎兵路過之地更是死屍伏地,血流不止,濃濃的血腥味與汗氣味相互夾雜著,充斥在空氣中,刺鼻難聞。
兵敗如山倒,齊言志也在倉皇逃跑過程中摔下馬來,被騎兵濺踏的面目全非,血肉模糊。
韓基德在帥領 8萬精銳渡河之後,也便發現了長川河的洪水將他和後軍分割,而自己也被石拓親自率領大軍圍控在長川河南岸。
自知大勢已去,便轉過身去看著這一張張因為戍邊而飽經滄桑的臉,年輕的也才只有 10 幾歲,他們又是誰家的兒郎,年長的有 四五十歲的,他們又是多少家庭的頂樑柱。
想著,便朝著眾人說
“我韓基德戎馬半生,對不住大家了,本想帶著大家在統一三國的戰鬥中,建功立業,拜相封侯,但因為我的錯誤選擇,讓大家陷入內戰的泥潭之中,讓你們父子相殺,手足相殘,降了吧!”
說罷,韓基德抽劍出鞘,拿劍自刎了,
少年將軍馬蹄疾,英勇無畏展雄姿。
韓基德已經在邊軍任職 7 年,軍紀嚴明,體恤下士,在軍中有很高的威望。
將士們看到這一幕,也是單膝跪地,悲壯的大聲喊道
“將軍,一路走好…”
副將嚴浩大喊
“按將軍命,我們降了!”
眾人聽到後,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石拓在聽到韓基德自刎後,也是倒了一碗酒,感慨道
“戍邊老將,沒有死在抵禦外敵的場鬥中,而是死在了這本不該有的內戰當中,真是可笑,可笑啊”,石拓像是在嘲笑自己,也像是嘲笑朝廷…
一碗熱酒入肚,大喝道
“韓兄,一路走好!”
生經白刃頭方貴,死葬紅花骨亦香。
此役之後,天盛境內對秦天娥的反抗勢力,也被逐漸絞殺殆盡,秦天娥的統治也愈發的穩固,天盛境內百姓也逐步迴歸安穩的生活,秦天鵝雖然任人唯親,但是也嚴整吏治,嚴懲貪汙腐敗的官員,而且頒佈詔令,將以人頭納稅改成了以土地數量納稅,雖然不能根除土地法的弊端,但是也得到了百姓們的一致好評,老百姓們也逐漸的承認了這位“天后”的統治……
秦天娥派出使臣出使寧遠和東旭王朝,並且兩國也承認了秦天娥的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