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承恭和趙毅再次開始沉思。
他們還是答不上九素的問題,但這一次,他們所思考的答案肯定要比一開始的時候要更深入。
好一會兒,魏承恭才說道:“還請姐姐指教。”
“境界,是衡量人類在某個領域所取得成就的標準衡量系統,”九素給出了境界的標準定義,“說起來,這個詞其實還是從修真界來的,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詞,是由‘境’‘界’兩個片語成的一個複合詞,而這兩個詞某種意義上還是反義詞……”
說到這裡,她笑了笑,說道:“‘境’是指所能到達之處,能自由活動……用我們修真者的話來說,是能‘逍遙’‘自在’的範圍;而‘界’是指能看到……能感受到,卻不一定能達到的範圍,或者雖然能到達、但是不能自由活動的範圍。所以,用不太準確的話來總結,能見為界,而心生嚮往;能至為境,而逍遙其間,所以,境界就是‘能及能見之地’。
這兩個詞互為依託,互為參照,組合到一起,卻又成了衡量修行成就的詞——不覺得很有意思嗎?”
魏承恭&趙毅:“……確實很有意思。”
九素繼續道:“而修行,就是不斷變‘界’為‘境’,把本來不能自由活動的區域變成可以自由活動區域的過程。遠古的人類只能在地面活動,地面就是他們的‘境’,他們能看到一樹之高,心嚮往之,這就是他們的‘界’;然後,他們透過努力,來到了這個曾經的高度,這裡就成了新的境,而界也延伸到了天空;然後,他們透過努力,把天空變成了新的境,而把天頂作為界;等來到了天頂,就把無盡星海作為了目前所知的最終之界……最後更是把這裡變成了最終之境。”
無語了片刻之後,魏承恭又問道:“那境界的具體劃分到底是怎麼樣的呢?總得有一些具體的稱呼吧,金丹,元嬰,分神,合體啥的——總不至於就這樣直白地稱之為樹梢,飛空,天頂,星海啥的吧?”
“其實還真就差不多是這樣,”九素笑道,“至於說金丹元嬰啥的,無非是名字不一樣罷了,願意的話,稱之為一二三級,或者阿爾法貝塔伽馬級,那也不是不可以——話說,你隨口就來了這麼一套樹梢天頂星海啥的,不錯啊。”
魏承恭不屑:“嗛!”
用阿爾法貝塔伽馬這些名字,來命名修真境界……以後怎麼跟同道聊天?幾個人一見面:幸會幸會,我金丹,我元嬰,然後你跑過去說一句,我德爾塔……根本聊不到一塊兒嘛。
“我們這些遠古修真者對境界的劃分命名,沒有現在劃分得這麼細,什麼築基煉氣,金丹元嬰,分神合體,大成渡劫,”九素就像寵溺弟弟一樣的姐姐,說道,“我們的境界劃分,就三個層次: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哦,還可以加一個入門,算是四個層次吧。
修行的第一步,是開天眼和易筋伐髓,開天眼能見靈氣,易筋伐髓能用靈氣——不過換一個角度,也可以說是開天眼得見天地廣大,易筋伐髓脫離肉體凡胎,從此正式踏入修仙之道。
這之後,就進入了煉精化氣——這是一個從修真界傳入普通人中間的術語;不過在普通人中間,這個術語的意思顯然是被傳歪了,以為是要修行者禁慾什麼的。但其實,這裡說的精並不是什麼元陽精血之類,而是指萬物生靈的生命之精華,或者用道家的話來說,是水谷精華之氣。煉精化氣,其實指的就是食用萬物,取其精華煉化為靈氣。”
“不是說靈氣是‘有德之智’嗎?”趙毅插嘴問道。
“那是在老子之後才有的認識,”九素說道,“在那之前,靈氣濃度雖然一直在降低,但是相對於普通人產生的星星點點的靈氣而言,這個濃度依然極高,高到靈氣的產生很難被察覺的地步,就像你如果呆在海里,你能感受得到海平面下降,某些暗礁露出海面成了島嶼,你也能感受到酸鹼度的變化,這會讓你感到身體不舒服;但是,某條江河的水量增加或者減少,或者酸化鹼化,你是很難察覺的。你也不可能搞清楚你身邊的水是從那條河流到海里的。
順便一提,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老子之前,修真界都沒有真正發現靈氣產生的過程,更不可能搞清楚靈氣產生的三要素。所以在老子之前,修真界對靈氣的認識,一直都很模糊。甚至,因為各種各樣的看法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流派。其中最為流行、最為讓修真者接受的看法就是所謂‘天地靈氣’,‘日精月華’。
總之,那個時候對靈氣的認識不夠,不過能確定的一點就是,在入門之後,需要吸收積累靈氣,也就是煉精化氣,用於進一步改造身體。
這個時候的修真者已經可以運用靈氣,有了一些神通,在普通人的世界中,已經可以被稱為仙人。‘仙’這個字也很有意思,仙是山中人……現在這個字是‘人’在‘山’旁,寫作‘仙’,不過在古時候,可是‘人’在‘山’上寫作‘仚’的……”
伴隨著她的話,四人圍坐的桌子上方空中,又出現了由靈氣組成的‘仚’字。
“當仙人成功渡過一次天劫,就進入了修行的下一個階段,也就是煉氣化神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標不再是改造身體,而是鍛鍊神魂,為生命真正超越肉體做準備,這一階段的修真者被普通人稱為‘金仙’。”
伴隨著她的解說,桌子上的“仚”字旁邊又加了一個“金”字,而且兩個字都變得金光閃閃。
“用‘金’字來修飾仙人這個稱呼,有兩層含義,”九素繼續說道,“一是形容修真者經過天劫淬鍊,身體堅固,就像是金屬——那個時代人類最強的攻擊手段無非是刀劍之類的銳器以及火燒,金屬對這兩種攻擊方式都有很好的抵禦效果,乃至於徹底免疫,說修真者身體像金屬,意思就是修真者已經不會再被人類的手段所傷。從此可以逍遙行走於‘人’世。
另一個含義則是指修真者身份高貴,就像是被世人追捧尊崇的黃金。
當然這都只是普通人的看法和說法,修真者才不會認為黃金之類有什麼可寶貴的。各國神話中,神仙總是住在金玉寶石之類貴重物品堆砌成的宮殿中,但這不過是普通人把他們的價值觀強加到修真者身上罷了——如果有需要,那些東西我們隨時都能成百上千萬噸地製造出來,所以我們根本不會認為那些東西跟石頭有什麼不同。在修真者眼中,唯一可寶貴的東西,只有靈氣。”
“……那我們修真者如何命名這個階段呢?”
“太乙,”九素答道,“所以金仙又被稱為太乙金仙。‘太’這個字有原初的意思,而且一般只用於闡述宇宙演化,比如說‘先天五太’;‘乙’通‘一’——事實上,應該反過來說‘一’通‘乙’,漢字剛開始出現的時候,是沒有‘一’這個字的,那時候,大家認為字應該是‘一塊塊’的,不能是簡單的一劃,那樣不夠莊重,所以發明了‘乙’這個字。只不過‘乙’這個字寫起來肯定不如隨手一橫方便,而‘一’又是個高頻字,所以不用很久,‘乙’就成了‘一’,而本字則用在了其它地方。
不過用在‘太乙’這個詞……確切地說,是用在談論宇宙變化這種話題的時候,‘乙’的意思迴歸本義數字一:這是萬數之始,是從‘無’到‘有’這個重大變化之後的第一個產物,由此開始,可至於無窮,所以用太乙為境界名……應該不用多解釋了吧。”
“素姐,”魏承恭問道,“如果‘一’就是‘乙’的話,那麼太一豈不是就成了……”
“不錯,太一的本義就是太乙,”九素點頭道,“也就是我們遠古天庭那個笨蛋太一,應該也是你們所說的東皇太一,而且也極有可能是哪吒的那個師傅太乙真人……普通人對修真界的以訛傳訛實在是太多了,最近的洪荒小說中不是又把東王公獨立出來成了一個人麼?”
魏承恭:“……”
“順便一提,現在的人們一般把十天干與1-10逐一對應,甲等是第一等,乙等是第二等之類;但其實,十天干要與0到9逐一對應,”九素說道,“‘甲’通‘假’,意思是這不是真實的數字,很明顯,0相比其它數字確實有本質上的區別,說是‘假數’自有其道理。
乙就不多說了,‘丙’通‘並’,就是兩個個體的意思。‘丁’這個字稍微有些特別,它原本的字形有點像‘丫’,就是頭靠在一起的三根棒子,後來逐漸演化成了今天的模樣。所以說‘甲乙丙丁’其實是‘零一二三’而非‘一二三四’。之所以稱為‘天干’,其實也是暗合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意思在內。”
眼看魏趙兩人對這個話題似乎不感興趣,九素把話題又拉了回來,“煉氣化神這個階段修煉到頭,就面臨第二次天劫。而如果渡劫成功,就會成就大羅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