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章 華夏農機

第二天,簡友德開車在入城唯一一條公路上,等到了從北京來的項凌江。

項凌江租了一輛東風大卡車,算上司機一共四個人。

項凌江一個人在後面壓車,把舒服的駕駛室留給兩個技工。

兩天下來,冷臉帥哥的帥臉上也掛滿了疲憊。

胡楊張開雙臂就準備給項凌江一個擁抱,卻被他無情的拒絕。

項凌江拍了拍車門,兩個技工從車上跳了下來。

兩個人年紀都不大,估計剛參加工作不久。

項凌江介紹道:“這是趙磊,戴眼鏡的是周旭。

這個是真正的老闆,胡楊.”

胡楊主動伸手,熱情的和兩人打了招呼。

或許是看胡楊年紀比他們還小,兩人也沒太拘束。

只是在這個稱呼上,略有一點分歧。

按照胡楊的想法,就叫小胡就可以了。

他現在的年齡的確是小,大家都這麼叫。

另外三個人都覺的這樣不妥,應該有一個稍微正式的稱呼。

排除了幾個諸如頭兒,boss,老大,大哥,董事長,總經理之類的稱呼之後,最終還是選擇老闆作為統一稱呼。

兩個技術員都是技校畢業,在校辦工廠實習了兩年。

高頻感應堆焊爐的研發過程,他們倆都是全程參與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人都是溫國勝推薦的。

既然是溫工推薦的,那項凌江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他沒問題,胡楊自然也沒有任何問題。

多了一輛車,自然就不需要再擠了。

兩個技工師傅座胡楊的吉普車,項凌江則終於有機會坐進了東風卡車的駕駛樓。

振安區農機廠在一個名字稍微有點怪異的鎮子上,這叫蛤蟆塘鎮。

據說,真的有個挺大的池塘裡,每年雨季都會有非常多的蛤蟆聚集在這裡。

蛤蟆的數量非常多,一起叫起來的時候聲音大到,整個鎮子都能聽到。

還別說,去廠子的路上還真路過了一大片池塘和和爛泥地。

搞不好就是那傳說中的大型蛤蟆聚集地。

丹東的地形主要是丘陵,振安區農機廠就在一個小山包的半坡上。

一個膚色的偏黑的長臉男青年,帶著一群人早早的就等在了大門口。

這個人青年叫魯正偉,是現任振安區農機廠的的廠長兼書記。

這個魯正偉是個正經的大學生,學的也是輕紡對口的專業。

本來回來之後直接了丹東紡織廠。

但因為得罪了廠領導,不到一年就被調到了振安區農機廠。

到這個廠子之後他也沒有消沉,他為這個廠子做了不少努力,提出很多積極改革方案,但可惜廠子先天缺陷太多,再加上他本身專業不對口,所以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起色。

今年是魯正偉任職的第三年,稜角和心氣都已經被磨的差不多了。

眼瞅著就要變成那些他過去不屑為伍的人,一個機會突然砸在他的面前。

管衝帶著協議找上門來的時候,魯正偉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

但說服別人是管衝的專業,只用了幾分鐘魯正偉就從櫃子裡翻出了藏起來的好煙和好茶。

魯正偉胸中剩下的那一丁點小火苗,就這麼被管衝點燃了。

能這麼順利的辦完所有手續,魯正偉的積極配合功不可沒。

雖然都是第一次見,但感覺上都不算是陌生人。

項凌江已經提前打過招呼,不要搞任何無意義的歡迎儀式。

並著重強調了,鞭炮,小學生,鑼鼓隊絕對不可以有。

儀式可以簡化卻不能完全沒有,魯正偉還是帶著廠子所有員工等在了廠門口。

至於鎮政府方面,則來了一個叫王書寬的副鎮長。

這人長了一臉福相,而且總是笑眯眯的,看起來非常和氣。

說起來,項凌江身上還真有所謂領導的氣質。

他們一共六個人,人家直接就找上了他。

魯正偉熱情的伸出手:“您就是項經理吧,一路上辛苦了,歡迎歡迎.”

項凌江伸出手:“我是項凌江,您是?”

魯正偉趕緊說道:“哦,都忘了自我介紹了。

我是魯正偉,這位是蛤蟆塘鎮的副鎮長王書寬.”

簡單的介紹之後,項凌江提議先把車開進廠子。

魯正偉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

胡楊的身份現在是華夏科技的業務經理和簡友德一樣。

雖然是個區辦的小廠,但基本裝置還是齊全的。

這一點管衝已經調查的很清楚了。

歡迎儀式可以精簡,但全體大會以及之後的聚餐是肯定不能省的。

東風卡車就成了鄰市主席臺,百十來人圍成一個扇形開起了全體大會。

第一個發言的肯定是副鎮長王書寬:“秋風送爽,我們又迎來了……”這種開場式報告,成功的讓所有人都進入了開會狀態。

洋洋灑灑一千多字的報告說完,他便在熱烈的掌聲中跳下卡車。

魯正偉跳上車,大聲說道:“下面,由華夏科技總經理項凌江同志上臺講話,大家熱烈歡迎.”

熱烈的掌聲中,項凌江酷酷的走了上去。

當然,這個年代還沒有酷這個概念。

大約就可以概括成偉光正吧。

項凌江這幅皮囊不去演電影其實還真有點可惜。

畢竟是上過戰場的人,這點小陣仗還不至於讓項凌江緊張。

他一出場,身上就帶著一股強烈的軍人氣質。

十分強勢的環視一週之後,他才說道:“你們好,我是項凌江,華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要宣佈的第一件事,就是振安區農機廠從現在開始正式更名為華夏農用機械有限公司。

你們中的部分中的大部分人,都將是本公司的第一批簽約工人.”

雖然大部分都開始鼓掌,但其中還是有一些聰明且敏感的人,注意到了項凌江說的是“大部分”而不是全部。

這是與自己的利益切實相關的問題,所以他們立刻勇敢的提出了問題。

“不是說好了全部接收的嗎?難道你想反悔!”

“那我們可不答應。

大夥說是不是啊.”

“不答應,不答應.”

眼看在這幾個聰明人的煽動下,大會的風向就要變,項凌江卻依然面不改色的站在卡車上。

眼前這個眼看就要亂起來的局面,有人會比他更著急。

魯正偉站了出來,大聲的喊道:“大家都靜一靜,靜一靜!不要胡亂猜疑。

這個問題,還是讓項經理仔細說一下.”

看得出魯正偉在廠子裡還是有一定威望的。

剛剛開始喧鬧的人群,逐漸的平靜了下來。

那幾個帶頭的聰明人,眼看響應的人越來越少,也有些不甘願的把聲音降了下來,卻兀自不願意徹底閉嘴。

胡楊看到項凌江看過來的眼神,輕輕的點了點頭。

這幾個人他都已經記了下來,以後自然會仔細觀察。

待到人群徹底安靜之後,項凌江才再次開口:“之前談好的條件不會變。

華夏農機有限公司會接收所有在職及退休職工,並且原有工資待遇不變。

這一點不需要有任何懷疑。

已經簽署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我們違約你們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去法院告我們.”

說到這裡項凌江頓了頓,目光掃過人群。

給他們半分鐘竊竊私語的時間,然後才開始說但是。

“但是,我們會選擇你們中一種部分,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工資待遇至少翻倍.”

翻倍這個詞,立刻讓人群發生了一陣騷動。

而魯正偉則替他們問出了心裡最關係的問題:“那麼選擇的標準是什麼?”

項凌江伸出兩個手指:“很簡單,就兩條。

技能和態度。

稍後會有詳細的規章張貼出來.”

說完他就從車上跳下來,示意魯正偉繼續。

魯正偉安撫了騷動的人群之後宣佈了三件事。

第一件,所有技術人員集合準備安裝裝置。

第二件,其他人開始全廠大清掃。

第三件,前兩件事都在午飯之後開始。

兩個技術員還有兩個司機負責卸車,胡楊和項凌江跟著魯正偉進了會議室。

合同雖然已經簽了,但還有很多需要交接的事情。

項凌江是有準備的,剛一坐下就立刻開始。

這種雷厲風行的作風倒是讓魯正偉和班子成員有點意外。

說是班子,其實一共也就兩個人。

魯正偉自己是廠長兼書記,還有一個分管銷售的副廠長,叫餘明。

四十來歲,矮胖身材,是從這個廠子建廠就在的老人。

人少,談事的效率就會很高。

胡楊幾乎沒有說話,拿了個本子好像是在認真記錄的樣子。

另一邊也只有魯正偉一個人發言。

也因此看出,這個人還是有點水平的。

上過大學,也待過基層,對生產也不陌生。

胡楊在心裡暫時給他打70分。

在項凌江的要求下,午飯就在會議室裡解決。

一人一個大鋁飯盒,再加上一大茶缸子熱茶水。

這頓工作餐就算解決了。

午飯後也沒有休息,兩個人一口氣把所有工作都解決。

匯總之後交給了王書寬副鎮長。

讓他帶回去,走完剩下的手續。

在這個過程中,王書寬副鎮長也給胡楊還有項凌江留下很好的印象。

無論是連續討論,邊工作邊午飯,還是放棄午休,他都沒有任何意見。

從都到尾都是那副笑眯眯的表情,沒有任何一點變化。

如果不是城府深如海,那就是一個脾氣極好的人。

這種人,如今真的是太少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