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章 秦海清

第一他個子高,第二他太年輕。

好在能出現在這裡的都不是一般人。

他們都很好控制了對於胡楊這年輕人的好奇心。

所有參會的人都只帶了一個隨從,只有羅鵬程帶的不是自己的秘書。

聊一陣子,徐洪磊突然把話題轉向胡楊:“聽說小胡在外語方面很擅長,我女兒也喜歡外語。

明年她就考大學了,但還沒決定學習哪種。

小胡你有什麼建議嗎?”

胡楊思考了片刻之後才說道:“如果真的有語言天賦,我會建議首先學拉丁語。

拉丁語屬於印歐語系。

分支包括拉丁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羅馬尼亞語,波蘭語等等。

掌握的拉丁語之後,這些語種都非常容易上手。

英語的學習難度要低很多,可以輔修.”

徐洪磊笑著說道:“聽著好像很有道理,回頭和我那個姑娘說說。

他要是有興趣,就讓他學拉丁語。

那小胡的拉丁語說的怎麼樣,”胡楊謙虛道:“普通,很普通.”

就在此時,艙門開啟一個精神矍鑠的老人走了進來。

所有人立刻噤聲起立,幾乎同聲喊道:“首長好.”

大領導目光掃過人群,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極短暫卻由足夠的停留。

這一首就體現出了領導的功力。

“大家坐.”

秦海清擺了擺手:“客套話也不說了,今天找你們來,就說幾件事。

第一個呢,新部門的成立已經上了日程。

正式定名是重大裝置引進辦公室。

這次我和小羅搭班子.”

羅鵬程應聲站起身來:“感謝組織和領導的信任,我一定盡心竭力做好工作.”

發言很短,因為這並不是正式場合。

而且聽者們與他關係也都比較近,所以這個長度恰到好處。

點點頭,老人家繼續說道:“這第二件事,就要你們都來說一說了。

關於眼下這次大乙烯專案的引進和國產化,但也不侷限於這個專案.”

接下來,幾個人都分別發了言。

從他們發言中可以聽得出,他們都是有所準備。

而在羅鵬程發言之前,基本內容和思想都差不多。

對於這次大乙烯的引進以及國產化都保持樂觀的態度。

當然,他們都沒有忽視這個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胡楊一路聽下來的感受,就是盛名之下無虛士。

通俗的說,就是學習好的都會找學習好的做朋友。

他們都是優秀,甚至可以說非常優秀的。

唯一可惜的,就他們的視野受到了時代背景和大環境的侷限。

從他們現在的視角中,看不到未來二三十年中會發生的科技大爆炸。

他們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過去幾十年的“緩慢”之中。

這真不是一兩個人的問題。

羅鵬程是最後發言的,他一開口就提出了與其他人全都不同的看法:“大乙烯專案的引進沒有問題,但國產化方面我不併不樂觀,短期內恐怕還是難以實現.”

接下來羅鵬程就把他和胡楊的討論,歸納總結之後說了出來。

尤其是其中胡楊從基層技工和科研人員口中得到資訊,讓在場其他人很警醒。

他們不是完全不知道,而是第一次這麼正式聽到。

如果換做是一個正式的場合,大型的會議中,接下來肯定是要大談思想教育,思想建設,覺悟,責任……但在這並沒有人提那些,都是聰明人知道這些問題不僅是思想的問題。

甚至往大了說,算是社會的現實問題。

秦海清誇讚道:“走到人民群眾中去,我們這個老傳統真的不能丟啊。

小羅這次做的不錯,就應該多聽聽基層的聲音.”

羅鵬程卻說道:“這個功我可不能自己領,我的這些資料都是胡楊同志在基層聽到看到的.”

胡楊心裡一愣,這個時候把他提出來好像不太合適吧。

但話已經說出來了,胡楊也不能拆自家領導的臺。

趕緊站起來,扮出一副不知道這個時候要說什麼好,手足無措的樣子。

秦海清說道:“胡楊,這個名字不錯。

你也來說說,隨便說不要有負擔.”

察言觀色胡楊是專業級的。

他幾乎有八成以上的把握確定,秦海清肯定不是第一次聽說自己的名字。

胡楊看了眼羅鵬程,後者給了一個鼓勵的眼神。

胡楊深吸一口氣,像是壯著膽子說道:“我同意羅主任的看法。

國產化短期內恐怕不太容易實現。

不僅是大乙烯專案,所有重大專案的國產化都面臨相同的問題.”

秦海清笑著說道:“說下去,別有負擔。

想到什麼說什麼.”

領了尚方寶劍,胡楊便說道:“現在問題是基層科研人員情緒懈怠。

因為他們看不到明確的希望。

不光是待遇問題,還有科研成功的歸屬權和使用權。

歸根究底都是訴求得不到滿足。

有物質上,也有精神上的。

而這些都不可能像過去一樣,僅憑意識形態來解決。

既然有了改革開放,那就要對思想上變化有所準備。

我覺得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胡楊嚥了口唾沫,瞄了一樣羅鵬程和秦海清。

沒有發現任何明確的,想要阻止他的意思。

那他就繼續說道:“我的政策開放了,我們市場部分開放了,但管理者的思想卻都沒有開放。

這一點上,我覺得是需要檢討的。

在做任何決定之前,都應該充分的考慮各種影響,正面的負面的,還有長遠的.”

秦海清問道:“長遠……多長算長?”

胡楊肯定的說道:“最少十年。

二三十年也算正常。

將來如果科技進步了,最好是五十年起步.”

原本還很嚴肅的幾張臉,聽到後面都有了些許笑意。

他們也都清楚遠見的重要性,但這一張口三五十年,在他們看來的確有點理想化了。

預測未來的各種變化,這可不是算命摸骨,需要大量嚴謹的計算。

大量這個詞並不準確,應該是海量才對。

羅鵬程說道:“那小胡你有什麼具體的建議或是方案嗎?”

胡楊說道:“我還真有一個建議,就是太大了,我怕沒人敢接.”

這話明顯是對秦海清說的。

後者直接點頭:“說出來聽聽”胡楊故作猶豫的說道:“那我就真說了,你們可要做好準備啊。

我認為,應該炸掉南京長江大橋.”

“你瘋了!”

羅鵬程瞪圓了眼睛,其他人也都和他一樣的反應。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