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林克的手機鈴聲響起。
一看電話,是蘇比庫警督打來的。
林克馬上接通電話,蘇比庫警督告訴他晉升考試的案件已經確定。
曰本方面選擇了這起穹頂山殺人事件作為考核案件。
蘇比庫警督還隱晦地表示,似乎曰本方面已經解開了這起案件的真相……
結束通話電話,林克的心懸了起來。
這麼快就解開謎題了?
蘇珊同樣接到了舅舅蘇比庫警督的電話,也知道了目前的情況。
“林克,完蛋了,好像曰本方面已經解謎了……”
蘇珊一臉驚訝。
“不得不承認,曰本是推理大國,可能我還是小看了他們。”
林克眉頭緊皺。
“那還考核個P啊!他們都知道真相了,警司名額肯定是曰本人的啊!”蘇珊怒了。
林克搖了搖頭:“曰本人就這樣,愛耍小聰明。這次晉升的考核案件由曰本人說了算,等於在別人的主場。”
“那他們會不會出錯呢?”蘇珊抱著一絲期望。
林克眼睛深邃了起來:“可能性不大。”
蘇珊洩氣了,嘟嘴道:“真沒意思。走,我們回大瑪國,不跟他們玩。”
“你忘記了,穹頂寺的財寶還沒弄走呢!”
“哎呀,我都氣糊塗了!不行,咱們一定要把財寶帶走,不能留給他們。”
林克點點頭,默然不語。
就算晉升泡湯,能帶走財寶也算沒白來一趟。
這時,窗外又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
隨後,雨勢漸大。
穹頂山,真是一個多雨的地方。
林克推開窗戶,看著外面雨中的庭院,陷入了思索之中。
蘇珊走了過來,靜靜地陪在他身邊。
“林克,案發那天也是下大雨,那幾個大學生說是去找曰本獼猴……”
林克點點頭,目光鎖定在院子中。
“呀——猴子!”蘇珊一聲驚呼。
只見一隻曰本獼猴從院子中躥出,踩翻了院子中的盆栽,有竹子、蘭花、梅枝、菊花等等,隨後“嗖——”地一聲竄上了房頂,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
“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
林克笑了。
蘇珊一愣,立刻追問:“你也揭開案件真相了?”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曰本人這次要吃癟!”
林克掏出一顆綠葉牌口香糖,放入嘴中。
“你的意思是,曰本人推理錯誤?”
林克點點頭。
“太玄了吧?你知道曰本人怎麼推理的?”蘇珊不信。
“八九不離十。我從曰本人的性格分析,他們一定會誤入歧途。”
“也就是說,你預判了曰本人的預判?”
“對。”
林克眼睛微眯,嘴角上揚。
……
大阪警視廳大樓。
明智警視辦公室。
明智永輝三十歲出頭,一米七八左右的身高,長相非常英俊。
林克晉升跨國刑警警司職位的競爭對手,就是明智永輝
此刻,穿著一身藍色警服的明智永輝,正畢恭畢敬地站在辦公室裡。
辦公室裡有兩個人,明智永輝是站著的,而另外一人則是坐在沙發上。
坐著的人叫上杉定信,年紀比明智永輝大得多,約摸五十歲上下的年紀。
上杉定信個子不高,穿著一身便服。
“永輝,你調查的情況怎麼樣了?”上杉定信端起茶几上的茶杯,淡淡地喝了一口。
明智永輝神情一凜:“老師,我已經向東京大學相關教授請教過了,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並且,我還特地找了專業人士,到時候可以在穹頂寺重演案情,複製這一出‘密室殺人’的關竅。”
上杉定信微微一笑,欣賞地看了明智永輝一眼:“不愧是我的學生,做得好。如果能夠重演案情,那自然是最好的了。這個案子兇手是誰並不難,難的是兇手如何完成密室殺人……”
明智永輝無比欽佩地看了上杉定信一眼:“老師,你怎麼那麼肯定,兇手就是那個人呢?”
上杉定信冷哼了一聲,似乎有些自得:“能完成這個密室殺人詭計的,只有那個人,不是嗎?”
明智永輝略一思索,表示認可:“嗯,確實如此。我先前只是覺得他可疑,但是我也不敢說一定是他,因為我一直無法破解這個密室殺人的犯罪手法。”
“所以你向我求助?”上杉定信笑了。
明智永輝點點頭,討好道:“嗯,您畢竟是我的老師!”
“北海道警察水平太低,居然認為是自殺。”上杉定信冷笑一聲。
明智永輝道:“那個大瑪國的林克警官,似乎也沒有提出異議。”
上杉定信微微皺眉:“那個林克可不簡單,我看過履歷了,推理能力一流,不在你之下。好在我幫你敲定了用穹頂寺案作為考核案件,到時候我們先發制人,直接揭秘。”
明智永輝有點不忿:“就算讓他先揭秘,他也不可能揭開真相吧?”
“難說。”上杉定信搖搖頭,“關於自殺,北海道方面是怎麼說的?”
明智永輝低頭看了一下資料,開始解釋“自殺說”。
穹頂寺寂雲大師死亡案件,北海道警察的判斷是“自殺”。
判斷自殺的依據主要有兩個。
第一,整個穹頂寺是一個所謂的密室。
透過現場勘查得出的結論是,案發現場門鎖正常,而且沒有翻牆出入的痕跡,如果有兇手的話,他是怎麼逃出去的呢?
第二,透過吉川線確認。
吉川線是曰本警察的專業術語,俗稱抓痕。
它是指脖子被勒住時,受害人下意識用手把勒住脖子的繩子向外拉而導致的抓傷。可作為他殺的判斷證據之一。
“吉川線”由曰本大正時代的警視廳鑑識課長吉川澄一發現並以其名字命名。
再詳細一點解釋,一般情況下自己用指甲抓脖子的痕跡不會很明顯。
但在將要被絞殺或扼殺時,被害人為了呼吸或脫離犯人的控制而劇烈掙扎,指甲便在脖子上留下很深的血痕印,這些痕跡便是“吉川線”。這時指甲抓的疼痛就比不上無法呼吸的痛苦了。
由於用力會很大,抓痕中一般會留有被害人很多指甲、血液和面板的碎片。
因為這種“抓痕”只會出現在兇殺案中,所以吉川線經常被作為區分自殺和他殺的判斷基準。
寂雲大師脖子上有勒痕,死因是機械系窒息死亡,並且透過法醫檢驗,是屬於生前造成。然而下田晴彥發現,寂雲大師脖子上沒有“吉川線”。
沒有“吉川線”,那不就是自殺麼?
如果是他殺,寂雲大師怎麼會不反抗?
怎麼會不用手去抓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繩索?
綜合“密室”和“沒有吉川線”這兩點原因,下田晴彥打了一份報告給北海道警察局高層,判斷穹頂寺寂雲大師死亡事件是“自殺”。
“北海道方面太笨了,只會教科書上的條條款款。”上杉定信不滿意的說道。
明智永輝也點點頭:“他們確實水平太低。”
“吉川線”作為判斷自殺和他殺的依據,從來都是“之一”,而不是“唯一”。
也就是說,有沒有“吉川線”只能作為證據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吉川線”是曰本警察發明的,他們自然對“吉川線”的研究也非常透徹。
例如這起穹頂寺的這起案子,受害人寂雲大師是一名老年人,而且還是油盡燈枯、身體比較虛弱的老年人。
一般來說,“吉川線”適用物件是青年和中年人,對於老人和兒童是不適用的,另外還有病人、殘疾人、身體特別虛弱的女人等等都不適用。
道理是很淺顯的,有沒有“吉川線”主要是看兇手與受害人的力量對比。
如果兇手身強力壯,而受害人年老體衰或者是兒童,那麼受害人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
這樣的情況下,受害人將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被兇手制服乃至勒死,根本不會出現所謂的“吉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