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3章 規途荊棘

張瑤揉著眉心,新規則草案上的文字彷彿變成了扭動的蚯蚓,看得她頭暈目眩。

舊規則就像一團打了死結的毛線球,牽一髮而動全身,許多條款相互矛盾,甚至有些條款已經與現實情況完全脫節。

比如,關於基因增強力量的限定,舊規則只籠統地規定了上限,卻沒有細化到不同專案、不同型別的基因改造該如何界定。

這就好比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運動員,無論是跳高運動員還是舉重運動員,都用同一個標準,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張瑤感覺自已像是走進了一個佈滿陷阱的迷宮,每一步都可能踩到雷。

“這簡直就是一團亂麻!”她忍不住抱怨出聲,煩躁地將草案扔到桌上。

“指揮官,彆著急,慢慢來。”李教練見狀,連忙安慰道。

他遞給張瑤一杯熱茶,“您已經成功說服了周官員和那些運動員,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細化規則確實是個複雜的工作,需要時間和耐心。”

張瑤接過茶杯,輕抿了一口,苦澀的味道在口中蔓延,卻沒能緩解她心中的焦慮。

她知道,細化規則是建立公平公正的基因運動體系的關鍵,也是她肩負的責任。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

“進來。”張瑤說道。

門開了,趙運動員走了進來,手裡拿著一疊檔案。

“指揮官,這是我們收集的一些基因改造運動員的反饋,他們對新規則有一些建議和意見。”

張瑤接過檔案,快速地瀏覽了一遍。

這些反饋涵蓋了各個專案,涉及到力量、速度、耐力等多個方面,對細化規則非常有幫助。

“太好了!”張瑤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這些反饋非常寶貴,謝謝你們。”

趙運動員笑了笑,“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都希望能夠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張瑤點點頭,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她覺得自已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還有這麼多人支援著她,和她一起努力。

她重新拿起規則草案,翻到剛才讓她感到困惑的那一條。

仔細研讀後,她發現這條規則與另一條關於基因恢復速度的規則存在衝突。

如果按照這條規則執行,那麼擁有快速恢復基因的運動員將獲得不公平的優勢。

“李教練,你來看看這條規則……”張瑤指著草案說道。

李教練湊過來,仔細看了看,眉頭也皺了起來。

“確實有問題,這條規則需要修改……”

他們的討論聲漸漸低了下去,辦公室裡瀰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

突然,張瑤的手機響了,她看了一眼來電顯示,臉色微微一變。

“是周官員……”她低聲說道,然後接通了電話,“喂,周官員,您好……”

電話那頭傳來了周官員略帶不悅的聲音:“張指揮官,關於利益分配的問題,我需要和你再談談……”

張瑤握緊了手機,深吸了一口氣……

周官員在電話裡毫不掩飾他的不滿,語氣強硬地暗示著如果利益分配不能讓某些“相關組織”滿意,新規則的推行將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阻力。

張瑤強壓著怒火,據理力爭,逐條駁斥周官員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她深知,妥協只會讓更多人得寸進尺,公平的競技環境絕不能建立在暗箱操作之上。

結束通話電話,張瑤的臉色鐵青,辦公室裡的空氣彷彿凝固了。

李教練見狀,走到她身邊,輕聲說道:“指揮官,周官員的那些條款,看似冠冕堂皇,實際上漏洞百出。”他從桌上拿起一份檔案,指著其中一段說道:“你看,這裡關於基因強化劑使用劑量的規定,明顯偏袒某些特定廠商,這與我們追求公平公正的原則背道而馳。” 李教練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教練,他從過去的案例中找到了類似的情況,並詳細分析了當時是如何巧妙地化解危機,維護了競技的公平性。

張瑤的眼睛一亮,彷彿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她立刻召集趙運動員、孫裁判和吳記者,將李教練的發現和分析和盤托出。

眾人一聽,紛紛義憤填膺,表示堅決支援張瑤,絕不讓周官員的陰謀得逞。

孫裁判更是拍案而起,怒道:“我當裁判這麼多年,最痛恨的就是這種暗箱操作!我一定要把這件事曝光出去!” 吳記者也表示會持續跟進報道,將真相公之於眾,讓公眾的力量來監督和制約這些不公平的行為。

周官員原本以為憑藉自已的地位和人脈可以輕鬆擺平這件事,沒想到張瑤竟然如此強硬,而且還得到了這麼多人的支援。

他氣急敗壞地再次撥通了張瑤的電話,語氣中充滿了威脅:“張指揮官,你最好考慮清楚,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

張瑤冷笑一聲,毫不畏懼地回擊道:“周官員,我想你搞錯了,現在不是我求著你,而是你應該好好想想,如何向公眾解釋你的那些‘特殊條款’!”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一個陌生的聲音從門外傳來:“請問張瑤指揮官在嗎?我是基因改造監管部門的……”

基因改造監管部門的到來讓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更加緊張。

來人出示證件,是一位名叫林峰的調查員,他此行的目的是調查基因運動中是否存在違規使用強化劑的情況,並特別點名要檢視周官員經手的相關檔案。

周官員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他支支吾吾地解釋,試圖掩蓋自已的行為,但林峰調查員不為所動,堅持要按照程式辦事。

隨著細化工作的推進,張瑤發現不同型別的運動員,比如力量型、速度型和耐力型,他們對基因改造的依賴程度不同,因此對新規則的訴求也截然不同。

力量型運動員希望放寬力量上限,速度型運動員則更關注速度增強的公平性,而耐力型運動員則希望對恢復基因進行更嚴格的限制。

這些複雜的利益訴求交織在一起,讓張瑤感到頭疼不已,她感覺自已就像一個走鋼絲的人,稍有不慎就會跌入深淵。

就在張瑤一籌莫展之際,孫裁判提出了一個分層級的規則框架。

他建議將基因改造運動員按照改造程度和專案型別進行分層,不同層級之間採用不同的規則,這樣既可以保證公平競爭,又能兼顧不同型別運動員的利益訴求。

張瑤眼前一亮,覺得這個方案切實可行,她立刻召集團隊成員,對孫裁判的方案進行完善和細化。

經過幾天的努力,一份全新的規則草案終於出爐了。

新規則草案的出臺,讓張瑤看到了希望,她彷彿看到了一條通往公平公正基因運動的光明大道。

然而,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

一些在舊規則下受益的小組織,他們的利益在新規則下受到了損害,他們並不甘心就此失敗。

這些小組織暗中聯合起來,準備在即將召開的規則討論會上給張瑤一個下馬威,讓她知難而退。

規則討論會的前一天晚上,張瑤的辦公室裡燈火通明,她正在和團隊成員們做最後的準備。

突然,辦公室的電話響了,張瑤接起電話,一個陌生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張指揮官,明天…呵呵,我們等著你……” 電話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