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章 萬萬不能出去

樂兒搖搖頭,她只是個侍女,能打聽到這些已然不錯了,至於朝堂上的事兒,她還真不清楚。

趙漫語沉默了一會兒,“替我更衣。”

樂兒臉色頓時一變,“郡主,您還在月子裡,萬萬不能出去啊!”

“我說替我更衣!”趙漫語聲音沉了幾分,眼中的堅定絲毫未變。

樂兒還想再勸,趙漫語已經自顧起身,拿了衣裳自個兒穿上了,樂兒只好上前幫忙。

“阿寧,就知道你會衝動。”

趙漫語剛出院子,便見沈玉迎面而來,她拉住趙漫語道:“你不是想知道怎麼回事兒嗎?進去說吧!”

趙漫語咬了咬下唇,收回了腳步,轉身回屋,樂兒鬆了口氣,感激的看了眼沈玉。

“快坐,樂兒上茶。”一坐下,趙漫語一雙眸子便緊盯著沈玉。

沈玉失笑,知道她著急,也沒打趣她,正色道:“我還是從父親那兒聽來的,擔心你不知緣由跟著擔心,你可還記得父親在北境時失蹤那段時日?”

趙漫語點點頭,“自然記得。”

那段時間,她每日都自責,覺著是自己害了父親,又怎會忘記?

“其實父親是故意的。”沈玉頓了頓,起初聽聞此事,她也頗為詫異,“父親與先太子是至交好友,他早就知曉晏扶卿的身份。”

“所以,父親去北境是早就與晏扶卿商量好的?”趙漫語想起那日趙國先那般氣憤的模樣,她竟然絲毫都沒有看出來這是一場做戲。

“父親藉著生死不明的機會暗中混入敵軍內部查探,費了一翻功夫才查出當年與南蠻勾結的幾位大臣。”

所以,晏扶卿今日殺的是這幾位與南蠻勾結的大臣,可她想不通,這幾個人與先太子之事又有什麼關係?

沈玉看出她的疑惑,繼續說道:“當年便是因為先太子發現了這三人的秘密才會丟了性命,先太子仁厚,知曉此事後給了幾人改過自新的機會,但沒想到,他們三人竟然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謀害先太子。”

“今日大殿之上,晏扶卿一一宣佈了他們的罪證,甚至拿出了證據,才將三人就地正法的。”

“此舉雖然太過極端,但錯也不全在晏扶卿,你且安心。”

沈玉拍了拍趙漫語的肩頭,她心裡清楚,就算趙漫語口中如何與晏扶卿撇清關係,但若晏扶卿出了事,最在意的還是趙漫語。

“與我何干?我與他早沒關係了。”趙漫語垂下眸子,她這會兒冷靜了下來,神色語氣都帶著幾分冷淡,彷彿方才那個誰也阻攔不了的人不是她。

“既然如此,那你就莫要為了她再傷了自己的身子。”沈玉嘆了口氣,苦口婆心道:“月子可是女人最重要的時候,你這會兒不養好身子是要落下一輩子的病根的!”

若非如此,趙家也不會如此著急的叫她過來開解趙漫語了。

沈玉只希望趙漫語能把自己的話聽進去哪怕一半。

“我知道了,三嫂嫂,你就莫要擔心了,我又不傻。”趙漫語笑著寬慰她。

沈玉搖搖頭,有些無奈,“希望如此吧!”

“我看我還是留下來陪你吧!”沈玉不放心道。

“三嫂嫂,你還要去沈家呢!留下來陪我,你就不怕你那姨娘被沈家人欺負啊?”趙漫語笑道。

沈玉擰了擰眉,還是有些猶豫,“可是……”

“別可是了,去吧!”趙漫語拍了拍她的手背。

沈玉只好點頭,離開前還是不放心,叮囑了樂兒幾句,樂兒點點頭,小心翼翼的伺候著趙漫語,生怕她一個想不開,又不顧自己的身體衝動。

但趙漫語自從沈玉離開後,就一直坐在窗戶前,小阿瑜乖得很,只要躺在趙漫語身旁就能自己玩自己的,根本不會哭鬧。

樂兒見此,心裡的擔憂也稍稍放了下來。

晚上用過膳食,趙漫語抱著阿瑜在屋子裡走了幾圈,便哄著他睡著了。

“小公子真是乖,不哭不鬧的。”

基本上除了吃喝拉撒他才哼哼兩聲,旁的時候小阿瑜都乖得不可思議。

“你去歇息吧!今晚就不用守夜了。”趙漫語吩咐道。

樂兒皺了皺眉,又覺得自己多心了,點點頭道:“那郡主有事隨時喚奴婢。”

趙漫語點頭,垂著眸子溫柔的看著阿瑜,樂兒收回視線,自己真是想多了,三少夫人勸過郡主,郡主應當是想開了吧!

樂兒放心的退了出去,趙漫語坐在榻旁看著小阿瑜,眸色溫柔,好一會兒,她才起身,自顧走到桌旁,倒了被茶,

“坐吧!”

她淡淡的聲音落下,便見一道身影利落的進來,自然端起茶盞抿了口。

趙漫語垂著眸子,看著自己手裡的茶盞,“不是說沒關係了麼?今日來是為了什麼?”

“我還欠你個解釋。”晏扶卿目光定定看了她一會兒,“之前……”

“不必說了。”趙漫語輕輕打斷他的話,“我都知道,不重要了。”

晏扶卿張了張唇,還沒來得及說什麼,趙漫語便已經抬頭看著他道:“若沒有旁的事,我就不了送。”

“阿寧,我……”晏扶卿起身,看著她的身影,明明,他離趙漫語不過幾步之遙,可忽然,他就覺得自己再也走不到她身旁了。

“走吧!”趙漫語輕聲說道,沒有回頭看他。

她站在原地始終不敢回頭,怕回頭,那些刻意偽裝出來的不在意便通通被發現了。

是啊!

不得不承認,即使是到了現在,她心裡還是在意晏扶卿,還是會因為他的一句話而亂了心神。

可是晏扶卿的世界裡從來沒有她啊!

“小阿瑜,孃親自私做了這個決定,你莫要怪孃親可好?”

在大殿之上斬殺三位閣老,此事鬧得太大,縱然趙漫語身在宅院,也總攔不住耳邊有人議論此事。

滿朝文武,以太子為首,一半都在開口討伐晏扶卿,還有一小半保持中立,另一小半責認為晏扶卿的行為雖然衝動了些,但也是事出有因,況且他們三人謀害的是先太子,也算是死有餘辜。

此事牽扯太大,又涉及晏扶卿的身份,李璟修無法做主,便責令晏扶卿在府中閉門思過,等聖上醒來再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