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7章 紫氣

兩人不再置身於凹槽中,而是站在一條金碧輝煌的道路上。

抬頭向前看,金色的道路盡頭有一個階梯形的高臺,高臺上放置著一把金色的椅子——龍椅!

龍椅象徵著無上的皇權,龍椅隱含了“第一把交椅”的意思,“坐龍椅”就是指當皇帝。

龍椅的設計考究,上雕刻有威武龍騰,飾以金漆,以顯示皇帝的尊貴和高尚的地位,其正統名稱叫髹金雕龍木椅。

相傳魏徵曾問過唐太宗:“您知道為什麼您是皇帝嗎?”

唐太宗說了很多,結果魏徵都不認同,唐太宗就問魏徵:“那你說是為什麼?”

魏徵說:“因為您坐在這把龍椅上。”

龍椅在華夏古代皇權中的象徵,是和玉璽具有等同地位。

這個地方怎麼會出現一把龍椅呢?

龍椅這東西,可不是誰想坐就能坐的,在華夏古代,龍椅唯有真命天子能坐。

非真命天子坐上龍椅,將會染上殺身厄運。

傳說某代之時,朝廷腐敗不堪,民不聊生。加之又逢百年不遇大旱,終於導致起義四起,群雄逐鹿,天下陷入大亂之中。

某夏日晚間,河西村數人在村前大樹下乘涼,忽見遠處龍王廟上空金光閃閃,照得人幾乎睜不開眼睛。

一會兒金光暗了一些,隱隱之中但見一條十丈金龍飛旋於半空。

此龍舞爪張牙,嘯吟如雷,好不威風。

村民驚呆之時,但見它如閃電般扎入廟中,夜空瞬間恢復了黑暗。

二日,村民呼男喚女相伴前往龍王廟察看。

進廟中,但見塑像前的地面有一處一丈見方的鬆土。

村民上前挖之,土盡處,一座九龍金椅出現在人們面前。

村民見之興奮不已,將這座龍椅抬回了村裡供奉著。

第二年,盜寇出身的某“起義軍”首領得知此事,便帶領隊伍來到了這裡,用武力奪走了這座龍椅。

看到此物,他簡直是興奮得不行,一天到晚都要坐在上面,就連晚上睡覺都不肯下來,唯恐被人給偷走。

其下屬的一個小頭目看出了老大的心思,便聯合眾人勸他稱帝。

再說這位首領,本來對皇帝這個位子就夢寐以求,而大家勸他稱帝他卻不願意了,說自己無德無能,不敢稱帝。

然而還是那位小頭目瞭解他,老大這是在裝啊!

於是他跟其他頭目商量,強行把老大抬來,為之黃袍加身。

再看穿著龍袍,坐在龍椅上的這位老大,滿面春風的同時,口中還喊著:“你們害苦了我!”

事情果然如他所言,他的確被害苦了。

全國各地比他強太多的起義軍隊多如牛毛,別人都不敢稱帝,他卻做了,終於成了眾矢之的,諸雄群起而攻之,終因寡不敵眾兵敗被殺。

言歸正傳,龍椅的出現,依舊沒有讓李不凡感受到任何的龍脈之氣。

難道這一切都是幻覺?

但為何不僅肉眼真真實實的能看見,就連在精神力的感應之下,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實?

金色的道路,直通向高臺上的龍椅,這意味著什麼?

短時間的思量猶豫之後,李不凡拉起江映雪的手。

兩人對視一眼,誰都沒有說話,心中卻已瞭然,邁開步子,一步一步地慢慢向著前面的石階高臺走了過去。

就在兩人同時走到第九步的時候,一股強大的波動瞬間在石室中爆發開來。

波動以李不凡和江映雪為中心,直接將兩人包圍在其中。

隨即,一股淡紫色的氣息出現了,隨同波動一起,將兩人完全的籠罩起來。

這種情況發生之快,根本沒有給李不凡任何的反應時間。

異象雖然突兀的出現,不過並沒有給兩人造成任何的傷害。

相反的,看著縈繞在身邊的淡淡的紫色氣息,心神有一種靜穆的感覺。

“這……難道是……紫氣!”

李不凡心中的震驚當真是不可言喻。

這個石室中存在如此多的紫氣,絕對是世所罕見,如若被外界的修行者知道,足以讓他們為之瘋狂。

關於紫氣,華夏漢語中就有“紫氣東來”這個成語。

此成語出自道教的創始人——老子。

“紫氣東來”這個成語的由來,是源於這樣一個故事。

尹喜,字公文,原是周康王朝中的一位賢大夫。

他少時好觀天文,習占星之術,能知前古而見未來。

周昭王二十三年,眼見天下將亂,他便辭去大夫之職,請任函谷關令,以藏身下僚,寄跡微職,靜心修道。

尹喜上任後,在關旁結草為樓,稱之為樓觀,每天在這裡觀察天象。

有一天夜裡,尹喜在樓觀上凝視,忽見東方紫雲聚集,長達三萬裡,形狀猶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

他十分驚喜,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裡,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駕車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

知有大聖人將從此經過,他便立刻召見守關兵卒孫景,吩咐道:“傳令下去,九十天內將有大聖人路經此關,汝等要時刻留意,如有形容奇特、車服異常者從東而來,要求度關,切勿放行,立即稟報,不得有誤。”

同時,他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尹喜自己也天天沐浴,日日齋戒,淨身等待。

七月十二日午後,日已偏西,光華東射,關卒孫景不敢懈怠,仍在關上守望,忽見行人中有一青牛之車,其牛大而車小,車板薄而載人重。

車上坐著一位白髮老翁,紅顏大耳,雙眉垂鬢,鬍鬚拂膝,身著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

孫景飛奔下關稟報,尹喜聞報大喜,迎接在牛車數丈前,跪拜道:“關令尹喜叩見聖人!”

老子有意試其神智,故意說道:“吾乃一介貧賤老翁,如此非常之禮,不知有何見教?”

尹喜道:“請大聖人暫留神駕,到關中小住,指點修行之道。”

老子說:“老夫家居關東,田在關西,今往田中取點柴禾,怎麼會是聖人呢?”

尹喜道:“尹喜早得神明示象,已掃路焚香、沐浴淨身,在此恭候多日,誠望聖人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