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章宮闈風雲起

在大雍的宮廷深處,雍鈞與佩蘭婚後的生活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湧。

雍鈞每日天不亮便前往朝堂,與同僚們商議國事,為大雍的邊防穩固出謀劃策。他提出加強軍隊訓練、重新規劃邊疆佈防等建議,一心想要讓大雍的邊疆堅不可摧。而在城中,他積極推動商貿改革,鼓勵商人與外族開展公平貿易,期望能為大雍積累財富。

佩蘭在後宮之中也未曾停歇。她著手改善宮女的待遇,為宮女們開設學堂,傳授知識和技藝。宮女們從最初的膽怯羞澀,到逐漸被佩蘭的真誠和善良所打動,紛紛積極參與學習。佩蘭還組織起有手藝的宮女們製作精美的手工藝品,這些融合了大雍特色文化的物件,不僅在國內受到貴族們的喜愛,更是透過貿易渠道流傳到他國,為大雍贏得了聲譽和財富。

然而,一些保守的大臣們對佩蘭的行為極為不滿。他們認為女子參與這些事務是牝雞司晨,有違祖制。為首的張大人,在朝堂上德高望重,一直秉持著陳舊的觀念。他覺得佩蘭的舉動是在挑戰男權社會的秩序,更擔心雍鈞會因為佩蘭而做出更多離經叛道之事。

於是,張大人暗中聯絡其他對佩蘭不滿的大臣,他們時常在深夜的密室中聚會商討。“那佩蘭如今在後宮興風作浪,蠱惑人心,若不早日將她扳倒,我大雍恐將陷入混亂。”張大人皺著眉頭,語氣沉重地說道。其他人紛紛附和,有人提議從佩蘭組織宮女這件事入手,誣陷她濫用宮資;有人則計劃在佩蘭製作的手工藝品上做文章,汙衊她通敵賣國。

他們買通了一個負責運輸手工藝品的小吏,讓他在一批即將運往他國的手工藝品中偷偷藏入一封偽造的信件。信中的內容是佩蘭與敵國密謀,以手工藝品為掩護傳遞大雍機密情報,並且承諾事成之後給予豐厚報酬。

當這一訊息在朝堂上被爆出時,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引起軒然大波。皇帝聽聞後龍顏大怒,下令徹查此事。

雍鈞和佩蘭得知此事後,並沒有慌亂。雍鈞首先冷靜地分析局勢,他深知這是大臣們的陰謀詭計。他開始暗中調查那個運輸小吏的背景和近期的行蹤,發現他突然之間多了許多錢財,且與張大人府上的一個僕人有過密切接觸。

佩蘭則召集了參與制作手工藝品的宮女們,讓她們詳細記錄每一個製作環節、所用材料的來源以及經手之人。她帶著這些記錄去面見皇后,向皇后坦誠自已一心為大雍,絕無通敵叛國之心。皇后對佩蘭本就有幾分好感,聽了她的話後,決定在皇帝面前為她求情,並協助調查真相。

雍鈞在朝堂上直面張大人等人的質疑,他義正言辭地說道:“僅憑一封來歷不明的信件就誣陷佩蘭,實在是居心叵測。佩蘭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雍,這些手工藝品為我大雍帶來的利益和聲譽諸位有目共睹。”他請求皇帝給他一些時間來查明真相。

在調查過程中,雍鈞發現信件上的字跡與一個曾經被張大人懲罰過的幕僚的字跡極為相似。他順藤摸瓜,找到了那個幕僚,幕僚在威逼利誘下,終於承認是受張大人指使偽造信件。

與此同時,佩蘭透過宮女們的記錄找到了手工藝品製作過程中的關鍵證人,一位老工匠。老工匠證實所有材料都是經過嚴格篩選,並且全程都有專人監督,根本不可能有傳遞情報之事。

面對雍鈞和佩蘭找出的證據,張大人等人仍不死心,繼續在朝堂上狡辯。但皇帝此時已經開始懷疑他們的動機,下令將涉事的小吏和幕僚打入大牢,進一步審訊。

雍鈞和佩蘭並沒有因為暫時的勝利而放鬆警惕。他們知道,大臣們不會輕易善罷甘休。於是,他們決定主動出擊。

雍鈞聯合了一些支援他的年輕官員,在朝堂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這些措施不僅有利於國家發展,還能從根本上杜絕類似的誣陷事件再次發生。他提議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對官員的言行進行規範,同時加強對宮廷事務的管理。

佩蘭則在後宮中繼續開展她的活動,但更加註重保密和規範。她邀請一些朝中正直的大臣夫人入宮參觀宮女們製作手工藝品的過程,讓她們親眼看到一切都是在公正、透明的環境下進行。

大臣們看到雍鈞和佩蘭的應對措施,心中更加惱怒。他們再次密謀,想要從雍鈞改革措施中的一些細節入手,進行歪曲解讀,煽動其他不明真相的官員反對。

然而,雍鈞早有防備。他提前與皇帝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詳細解釋了每一項改革措施的目的和意義。皇帝對雍鈞的忠誠和能力更加信任,對張大人等人的行為愈發不滿。

佩蘭也沒有坐以待斃。她透過皇后舉辦了一場宮廷義賣活動,將宮女們製作的手工藝品進行義賣,所得錢財用於救濟災民。這一善舉贏得了百姓的讚譽,也讓更多人看到了佩蘭的善良和無私。

在這場宮廷鬥爭中,雍鈞和佩蘭相互扶持,憑藉著智慧和勇氣,一次次化解危機。他們的感情在困境中愈發深厚,而他們為大雍努力的決心也從未動搖。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大人等人的陰謀逐漸敗露,他們在朝堂上的勢力也逐漸被削弱。雍鈞和佩蘭繼續為大雍的繁榮發展貢獻著自已的力量,他們的故事成為了大雍宮廷中的一段傳奇,激勵著更多的人。

未來的道路或許依舊充滿挑戰,但他們堅信,只要彼此攜手,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他們的愛情與大雍的命運緊密相連,共同書寫著屬於他們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