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曳,殿中一片寂靜。
李皓宸坐在椅子上,突然感覺殿外吹來的風都涼了幾分。
已然深秋時節,落葉無依而落,落地時的嘆息之聲似乎都聽得到。
他那一刻想了太多太多,神色間帶著幾分悲傷之意,他並不關心傳國玉璽究竟在何處,只是玉璽再次失竊,只怕是很快又會引起新的血雨風波。
風波看似因玉而起,實則還是因為人!
這點他看得比誰都要明白,他緩緩的閉上眼睛,只想讓自已靜一靜,但他想起一件事情似與這件事情有點牽扯,想起響水集的往事,睜眼道
“太子去響水集難道是因為傳國玉璽?”
徐陵失聲道
“先生如何知曉?”
他如此反應,顯然證明李皓宸所言非虛。
吳明徹卻是目光炯炯,一字一字道
“先生如何知曉?”
他言語中,更多的卻是咄咄逼人的意味。
二人說的是相同的六個字,但其中的意味卻天差地別。
李皓宸不急於回答,只是又閉上了眼,喃喃道
“我是如何知曉的呢?”
很多話,是靈感一閃,是信口拈來,也或許是縝密推斷後得出的結論,李皓宸沒想如何去回答二人的問題,只是想著另外一件事情。
當初,蕭摩訶一直向他索要一物,卻絕口不提是何物。李皓宸當時非常不解,可現在想想,蕭摩訶索要的應該就是傳國玉璽。
蕭摩訶護送陳叔寶到響水集,當然是為了尋找傳國玉璽,可他們如何認定傳國玉璽在響水集?
當時,蕭摩訶是看了裴矩送的那封信後,才將目標鎖定在李皓宸身上的,而裴矩那時是和王鶴合謀的。
如此推斷,傳國玉璽失竊一事,多半和王鶴有關,引陳叔寶、蕭摩訶到響水集的,想必也是王鶴,不然,張裕為何恰好攔截住陳叔寶等人,擊退蕭摩訶,擒住了陳叔寶?
又是王鶴!
有他的地方,就會有風波,可王鶴這次興風作浪的目的又是什麼?
李皓宸剎那間的功夫,想通了一些事情,可更多的疑惑湧上了心頭。
響水集的風波看起來非但沒有結束,而且似乎是剛剛開始。
徐陵、吳明徹追問答案,見李皓宸並未言語,恨不得伸手進去掐住他的脖子,逼他吐露一些他們想知道的事情。
幸好李皓宸很快又睜開眼睛,終於回道
“道理很簡單,傳國玉璽失竊一事,事關重大,貴國天子若知曉此事,只怕會龍顏大怒,太子雖有些魯莽,但應該很孝順……”
徐陵開口道
“不錯,太子的確是至孝之人,聽到玉璽失竊,見天子震怒,一心想為天子排憂解難,因此這才去了響水集,可卻差點因此送命,天子知道了這件事情,很是惱怒,已經訓斥太子一天了。”
他以為自已聽明白了李皓宸的言外之意,徑直說明事件經過。
很多事情最難的就是開口,既然開了口,剩下的事情就如竹筒倒豆子一般順溜。
徐陵若有期待道
“李先生聖手仁心,既然知道太子並無過錯,顯然會幫他了?”
李皓宸有些奇怪
“我不過是個外人,如何幫得了太子?”
“只要先生答應,就肯定能!”
徐陵開口說道。
這是他今天第二次說這句話,竟如此肯定李皓宸的能力,讓李皓宸也頗感意外,但李皓宸更想知道另外一件事情。
“太子雖然魯莽,但卻不傻,他看似冒失行事,定然是因為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傳國玉璽就在江北響水集,不知太子之所以去響水集找尋傳國玉璽的理由是什麼?”
徐陵聞言,立即向吳明徹看去,似有難言之隱。
吳明徹眼中閃過幾分古怪,似也不想多說什麼。
李皓宸見此二人依舊遮遮掩掩,心中微有不悅,但轉瞬一笑了之,他知道,很多事情逼問是沒有用的,他不急,急的就會是徐、吳二人了。
果不其然,見李皓宸滿臉笑意,吳明徹立即問道
“李先生笑什麼?”
“我只笑傳國玉璽雖然貴重,但不過是個死物罷了。”
李皓宸略帶諷刺道
“區區一個死物,卻讓太多活人為此奔波,不知這是傳國玉璽之幸,還是……人本身的悲哀?”
吳明徹無暇去想李皓宸言語中的深意,凝聲道
“傳國玉璽不是死物。”
李皓宸似是有些發呆,半晌才道
“不是死物難道是活物?”
“也不是活物。”
吳明徹言罷停頓許久,見李皓宸竟能忍住不問,不由感嘆,此人醫術他並未見識過,但此人心性之沉穩,只怕是少有人及。
“傳國玉璽本是靈物。”
李皓宸臉上迷霧頓起,遮擋了他的表情。
吳明徹目光如兩把銳刀,刺入那迷霧之中
“方才李先生高談闊論,將傳國玉璽的來龍去脈說了個清楚,但不知為何,卻漏掉了幾處細節。”
李皓宸淡淡的說道
“或許不是漏掉,只是在下見識淺薄罷了。”
吳明徹有些意味深長的笑道
“李先生並非見識淺薄,只是不想說罷了,可有些事情,也並非只有李先生才知道。”
李皓宸臉上迷霧更濃,喃喃道
“不錯,很多事情,很多人自以為是知道的。”
他說話的時候,望向殿外。
殿外夜色已濃,濃的如同那真相之上的塵封。
他的聲音壓的很低,吳明徹並未聽清,也沒有追問,只是開口說道
“傳國玉璽在始皇帝時就曾丟失過一次,不知先生是否知曉呢?”
見李皓宸不語,吳明徹愈發地冷靜
“傳說中,秦王政二十八年時,始皇帝曾坐龍舟經洞庭湖,本是青天白日,突然風浪四起,龍舟將傾。群臣皆言水下有蛟龍作亂,當以傳國玉璽鎮之。”
徐陵接著說道
“是呀,此事老夫也有過耳聞,始皇帝無奈之下,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不想果真風平浪靜,吳將軍所說傳國玉璽有靈一事看來並非虛言。”
“可事情的關鍵並非在此。”
吳明徹緩緩開口說道。
徐陵眨眨眼睛,問道
“關鍵在哪裡呢?”
這二人一唱一和,看起來更像是在演一齣戲,只不過徐陵的演技太過笨拙,如傳國玉璽一般厚重。